美国心理学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了老年期便逐渐进入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转折期。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社会角色的改变,其心理活动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很容易固守之前的观念和想法,墨守成规,驻足不前。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知满足。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学完,就算把一生几十年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还是很有限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唯有把教育延长为终身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世界在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就必须在思维和认知上具有高适应性,“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和接受新鲜的事物,才能与时俱进,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年轻。
小贴士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西汉经学家刘向
比尔·盖茨讲过一句话:“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在现今的环境里,我们必须用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知足常乐是一种美德,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环境,知足常乐的道理也是如此。在物质生活上,知足者常乐,而在事业上,在学习上,总是知足就会裹足不前,就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所以,要不断学习新事物。
老年朋友要想拥有一个快乐的晚年,就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生活,肯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要时刻注意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因为它不仅仅只属于年轻人,同样也属于老年人。只要展开双臂热情地拥抱生活,生活也一定会给我们最丰厚的回报。
小贴士
活到老学到老
在学习面前永远没有“晚”这个概念。晋平公是春秋末期晋国的君主。他晚年的时候想学一些知识,可是总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有一天,他向乐师师旷求教说:“我现在已经70多岁了,很想学些知识,恐怕太晚了吧?”师旷回答:“晚了,为什么不点蜡烛呢?”晋平公没有听懂他的话,生气地说:“哪有为臣的这样戏弄君王!”师旷解释:“我怎么敢跟您开玩笑!我曾听人说过,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日出的光芒;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太阳升到天空时那样明亮;到老年时还能爱好学习,就像点燃蜡烛发出的光亮。蜡烛的亮光虽然微弱,但同没有烛光在昏暗中愚昧地行动相比较,哪一个更好一些呢?”晋平公听了,恍然大悟:“你说得真好!我明白了,学习是一生的事情。”一个人不论是少年、青年、中年或者老年,在什么时间开始学习都不晚,而一旦停止了学习,就意味着随时有被别人超越的危险,成为落伍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