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野菜“没有污染”,野菜是“零污染”,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野菜毕竟也是生长在整个大环境中的,并非绝对的“绿色食品”。绿色植物对于大气具有净化作用,不但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和固体悬浮物,而且对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和化学成分具有过滤作用。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情况下,生长在靠近污染源处的野菜,不仅吸附了空气中的灰尘,也吸附了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和气体,成了带有相应毒物、病菌和寄生虫卵的污染体。如果食用了这些野菜,就会在无意中将有毒物质及致病微生物吃进了体内,给健康带来隐患。因此,应当尽可能地去那些污染程度较轻或无污染的区域,采摘那些相对较为洁净的野菜。
一些野菜在人体内可分解出一种光敏性物质,人食用后,体内的光敏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裸露的面、手等部位皮肤经阳光照射,可导致光敏性物质代谢障碍,由此诱发“野菜日光性皮炎”。该病以20-40岁女性为多,而且发病较急,一般在进食野菜后5~20小时导致面部红肿、丘疹等。最典型的是马齿苋、槐花等,吃后皮肤在太阳下暴露,可诱发日光性皮炎,在面部、颈部及手臂等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水疱,过敏部分甚或留下瘢痕。专家建议,最好在晚上吃野菜,吃后要多喝水,加快排泄可以缓解过敏。极易在“敏感性”群体身上诱发皮炎的光敏性蔬菜包括:马兰头、马齿苋、槐花、荠菜、芹菜、莴苣、油菜、菠菜、小白菜等。野菜性“野”,植物纤维多较粗,寒性较大,过量食用可伤人脾胃。
采摘野菜时要仔细辨认,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千万不要食用,以免中毒。野菜取材要新鲜,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无机盐的损失。久放的野菜最好不要食用,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在烹饪时,最好先把野菜在水里焯一下,去除对人体不利影响的物质,但不需要过度加工,以免造成营养成分流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