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吃牛奶的九大误区

吃牛奶的九大误区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缺乏,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长期吃焦糖可诱发癌症。煮沸后牛奶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牛奶中的维生素成分也会因为高温煮沸而大部分损失掉。

1.喝的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 上述观点是不正确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唯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缺乏,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经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2.牛奶加糖越多,越好消化 加糖的牛奶容易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也是一大误区。其实,不加糖的牛奶甜度差了点,但并不影响消化和吸收。为了口感好点,加点糖无可厚非,但必须是小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克糖左右。牛奶里最好加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容易被消化液分解,变成葡萄糖后易被人体吸收。

3.牛奶加巧克力可补充体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两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人体难以及吸收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孩子发育迟缓、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4.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牛奶中添加米汤或稀饭可以起到营养互补作用,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5.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似乎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汁均属于高果酸食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6.牛奶必须煮沸 牛奶对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灭菌目的。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长期吃焦糖可诱发癌症。煮沸后牛奶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牛奶中的维生素成分也会因为高温煮沸而大部分损失掉。

7.牛奶送服药物,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个误区。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用温开水送服者明显偏低。用牛奶送服药物还容易使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最好不要喝牛奶。

8.可以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肠炎。

9.用高温或低温的方式处理牛奶 从营养角度来说,高温会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乳清蛋白变性;如果考虑消毒而煮沸牛奶大可不必,因为正规厂家生产的鲜牛奶都是经过巴氏消毒法消毒的。如果因胃肠功能差,即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弱,不能吃冷牛奶而需要加温者,也应在煮牛奶时,刚煮即停火。牛奶也不宜冷冻储存,因为冷冻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脂肪分层,且解冻后,蛋白质和脂肪沉淀、凝固,既不利于人体的吸收,也会使牛奶的价值大为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