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饮酒除损害肝之外,其他危害也很多,可造成多种疾病。
1.过量饮酒对食管的影响 首先使食管产生一过性的食管运动功能降低。有人曾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食管内压力做过试验,发现这些患者在吞咽时,由于食管运动功能的降低及食管括约肌的松弛,从而导致了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的降低。在日本一些医学家也发现有些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也有所降低,产生这种功能异常可能有多种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是酒精对末梢神经的损害所致。酒精对食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可发生以下疾病:
(1)食管炎:饮酒者产生食管炎的原因,主要是酒精对食管黏膜的直接刺激,使黏膜受损,再加上胃酸、胆汁酸反流于食管等都可对食管黏膜造成损害。另外,在产生食管炎的同时,患者也多合并有胃的病变。本病主要的症状是胸骨后疼痛,有时甚为剧烈,患者常描述为“胃灼热”。因有食管的急性炎症,所以常有吞咽困难和呕吐,有时食管黏膜血管破裂,可引起呕血,甚至产生大出血。
(2)食管静脉瘤:本病是由于酒精性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症所致。如果静脉瘤破裂,可引起严重的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3)贲门破裂:又称为胃、食管撕裂综合征、食管贲门黏膜裂伤出血、呕吐源性食管黏膜破裂综合征、食管黏膜撕裂症等。因本症由 Mallory和Weiss于1929年首先描述,所以也称为Mallory-Weiss综合征。有人曾统计了102例酒精摄取者,其中酒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有54例,占53%。至于为何会引起贲门破裂,有人认为是由于腹腔内压力及胃、食管内压力急剧上升,使食管和胃的接头处附近产生纵行的黏膜裂伤而引起出血。
2.过量饮酒对胃的影响 饮酒后, 20%~30%的酒精在胃内被吸收,其余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酒精可使胃的排出功能降低。由于胃的排出功能受酒精的浓度、数量及种类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胃的排出功能测定比较困难。酒精也有促使胃酸分泌的作用,有人曾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即一边给受试者静脉注入4%、8%和16%的酒精溶液,一边观察胃酸的分泌功能,结果发现酒精的摄入量与胃酸的分泌成正比。
酒精为何能促进胃酸的分泌呢?一是由于酒精刺激了胃幽门前庭部黏膜促使胃泌素分泌;二是酒精被吸收到血液里后,直接发挥壁细胞的作用。但由于摄取酒精的种类、浓度和数量不同,其结果也有差异。
随着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酒精对胃黏膜的影响已经明确。有学者曾做过试验:即在饮酒前、后观察胃黏膜的变化,发现饮酒后胃黏膜充血发红、水肿、有点状出血、糜烂、黏液附着等变化,而这些变化在1周后才消失。在医院门诊中,因饮酒出现剧烈症状而来院就诊者,经胃镜检查,常常发现有急性胃黏膜损害。
酒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使胃黏膜血流降低,胃酸分泌增加,引起胃黏膜充血、渗出、糜烂、出血,而使胃的屏障作用降低。而慢性胃溃疡患者饮酒后,往往引起溃疡病的急性发作,甚至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可见饮酒和溃疡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过量饮酒对小肠的影响 酒精经口摄取后,常使与消化吸收有关的各种黏膜酶的活性降低。同时,由于肠内三磷腺苷含量减少,使葡萄糖、脂肪、氨基酸及水、电解质的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另外,D-木糖、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的吸收也降低。
酒精摄取后常引起腹泻,其发生机制有:①水、电解质、糖、脂肪、氨基酸的吸收障碍;②肠液分泌亢进;③肠黏膜内的腺嘌呤环化酶活性增强。
嗜酒者由于脂肪吸收不良易产生脂肪便。电镜观察可见空肠、回肠绒毛的线粒体变形、肿大,滑面内质网增生,粗面内质网减少。
肠黏膜细胞遭受酒精长期的刺激,以致使细胞结构和形态上发生显著的异常,从而使其消化、吸收、运转代谢等功能产生障碍,于是紧接而来的是继发性全身性营养不良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