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饮咖啡的功过

饮咖啡的功过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研究资料证实,咖啡容易导致膀胱癌、胰腺癌。随后又发现大部分膀胱癌患者是饮用咖啡者,只有极少数患者很少饮用或不饮用咖啡。经常饮用咖啡者患胰腺癌的可能性是不饮用者的3倍。咖啡因在体内可破坏B族维生素,即使少量咖啡因也会发生这种作用。鉴于咖啡有可能导致膀胱癌和胰腺癌,所以建议不要过量饮用,更不要饮用过浓的咖啡,购买时要选用含咖啡因量低的产品。长期大量饮用咖啡因可产生依赖性,劝君应少饮咖啡。

茶、咖啡和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后两种以西方国家饮用较多。人类饮用咖啡已有四千年历史,特别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人们饮用咖啡很盛行。近些年来,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饮用咖啡的量正逐年增加,尤其受到白领阶层和追求时髦人士的青睐,大有与茶争夺高低之势。

咖啡营养很丰富,含有脂肪、蛋白质、咖啡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对人的大脑皮层起兴奋作用。特别是疲倦的时候,喝上一杯咖啡,可马上使人精神振奋。有人为了争取时间,努力工作,常借助于高浓度的咖啡来刺激大脑和神经,以求提神驱困。其实,这样做弊多利少。据研究,人在饮高浓度的咖啡后,体内肾上腺素骤增,以致心跳频率加快,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紧张不安、焦躁、耳鸣及肢体不自主地颤抖等异常现象。因此,长期饮用高浓度咖啡,会影响健康。如果是应考学生或演员、运动员,在进考场、赛场前,喝高浓度的咖啡,则很可能因机体过度兴奋而失败。假如有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疾病,饮高浓度咖啡可加重病情。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的人,容易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所以饮咖啡忌浓度过高,以每杯咖啡的浓度不超过100毫克为宜。据报道,20%~30%的美国成年人每日要消耗500毫克的咖啡因——这是医生认为最大剂量的2倍。一杯咖啡约含136毫克的咖啡因,这就是说,4杯咖啡的咖啡因总数将达到544毫克。咖啡、茶、可乐饮料和各种形式的巧克力都是这种咖啡因的主要来源。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中也发现了咖啡因。过去10年进行的研究显示咖啡因服用者引起的心脏病危险,平均要比一般人高100%。所以有很多理由要求停止饮用咖啡这种麻醉性饮料。咖啡中的咖啡因同属吗啡可卡因和士的宁等化学物的碱族,多饮肯定有害。

很早以前,就有人对咖啡的安全性提出质疑,后来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使问题逐渐明朗。据研究资料证实,咖啡容易导致膀胱癌、胰腺癌

20多年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位专家曾宣称咖啡中有一种未知作用的物质,使消费者和膀胱癌之间构成相关关系,男性25%和女性50%的膀胱癌患者与饮用咖啡有关,即使每天只饮用1杯咖啡的妇女,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比不饮用者高2.5倍。因此,认为咖啡不能饮用。随后又发现大部分膀胱癌患者是饮用咖啡者,只有极少数患者很少饮用或不饮用咖啡。

有学者在美国进行了为期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美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上升趋势,每年死亡的2万多名患者中,至少有50%是因为饮用咖啡所致。经常饮用咖啡者患胰腺癌的可能性是不饮用者的3倍。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咖啡是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饮品。

所有的这些研究和调查结果,在咖啡消费者中引起了震动,并影响到咖啡的制造和销售业。人们要求对咖啡的安全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肯定的结论。美国科学院的饮食、营养与癌症委员会综合了当时有权威的有关咖啡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论文,并公布于世。他们认为,咖啡和膀胱癌之间关系,是否因果关系,难以确定。有3项研究发现,饮用咖啡与胰腺癌发病有关。有些研究发现,其他器官发生癌症也与饮用咖啡有关,但也有研究结果不支持这些结论。有人认为,炒咖啡豆中可能含有中等强度的致癌物。动物实验发现,咖啡中某些成分有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从以上研究报告中不难看出,对于咖啡是否致癌当前的研究还不能下定论。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咖啡因确实是有毒物质,对心血管神经系统肯定有毒性作用。经常饮用咖啡的人血胆固醇含量增加,同时游离脂肪酸血糖乳酸丙酮酸的浓度升高,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并引起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的病情。咖啡因在体内可破坏B族维生素,即使少量咖啡因也会发生这种作用。而科学家已经一致认为:B族维生素对膀胱及其他癌症的预防的有重要作用,这可能是咖啡因引起癌症的方式之一。

有人建议饮用去咖啡因的咖啡,其实除去咖啡因的咖啡也不是理想的饮品,因为在咖啡因减少的同时,又增添了高浓度的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这是威力很大的肝脏致癌物质。而且,种植者在他们的庄稼上使用了很多农药。有香味的烧烤过程将咖啡中的油转换成危险的反式脂肪。

鉴于咖啡有可能导致膀胱癌和胰腺癌,所以建议不要过量饮用,更不要饮用过浓的咖啡,购买时要选用含咖啡因量低的产品。

长期大量饮用咖啡因可产生依赖性,劝君应少饮咖啡。如果您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没有必要赶时髦去尝试。如果感到生活中不饮咖啡不行,不妨喝些绿茶来代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