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长长的寻找自我的过程,这个自我会使人从此岸跨到彼岸去。
此岸和彼岸是打比喻,实质是讲人的思想境界,在此岸的时候,人还会有私心杂念、有贪欲;而到了彼岸时,人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活着,心灵的世界已变的宁静了,举足动念都正确。
如何到达这种境界?铁老说,读中华经典。老子、孔子、孟子以及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直指人心,让人修真养性,让人修心。心怎么修才能正而不邪呢?多读传统文化的经典,经典会教导人,让人的所行所为合情合理,符合人的生命运动规律,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样的一生,人的身心才能得到正确修养,才能度一切苦难,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看这些经典,多长多短都没关系,老子五千言、孔夫子的《论语》、佛学的《金刚经》,哪怕只记住几句话,哪怕只按照这几句话的要求去修养自己,就一定能使自己快乐起来,就会利己利他,爱己爱人,就会生灭不增减(指杂念)、不垢而净,这样自己就会先踏实起来。而跟人吵架,伤了他人的心也会伤自己的身体。所以不正确的言行,不要去做,这就是正心。总之,人的一生必须要修才能正而不邪,按照现代成功学的语言表述,就是人的一生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从京师汇文学校毕业后,铁老到了财政专科学校学财政商业,这是青年会主办的一所学校。
工作之后,年轻的铁恩方为了自己的身心更健康、生活得更美好而不断跳槽。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央防疫处做记账员;第二份工作,是在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给一位英国小姐做秘书。当时,英国小姐告诉他转正之后协和医院管你一辈子,生老病死都给包了。但是,他又辞职不干了,到一个英国人开的洋行当华人经理(大体相当于现在外资企业的本土经理),同时兼任该洋行经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台长;后又与他人合资在青年会礼堂办电影院等。年轻的铁恩方意气风发,但他不贪多,经济上独立了之后,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溜冰、打球、唱京戏、练八卦掌上了。当时,他的身体很好,多热的天也不感觉热,多冷的天也不感觉冷。
“身体就一直这么健壮,为什么?还不就是每天锻炼吗!我从来没放弃过锻炼,八卦掌的走转好像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环节,每天非得转它不可,成了一个习惯。”
过了几年,年轻的铁恩方关了电影院到中央信托局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他加入当时中美合作的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直辖空运队(陈纳德航空队),担任西北某地主任,并在银川走进了儒、释、道、耶、回五教合一的西北道院。在那里,他更深入地研究了八卦掌的走转及儒、释、道、耶、回的经典著述,同时进修了“静坐”。
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养生的根本他就是在那个时候体会到的。比如,不要骄傲,不要生气,喜怒哀乐来了,要恰到好处,等等。就这么练了六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被当地的教育部门聘为万慈学校的校长。做了5年校长之后,他又返回了北京。1956年他重新就业,在一所夜校当教员。此时,他依然每天走转,他对锻炼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所谓的“锻炼”,就是把生活中失去的平衡找回来。如何找是锻炼的方法,找的过程就是锻炼的过程。
划“右派”的时候,因铁老说了一句“当‘右派’挺好,可以改造思想”的话,于是他就被划为“右派”下放到化工厂劳动改造。这一改造,亲友之间的来往就少了。也许是因祸得福,他把所有劳动之余的时间都用在练八卦掌的走转上了。当时,化工厂的工人干一年就上西山休息一个月,排排毒。“我是‘右派’不让我去。可是我始终没有染上任何毒,这得益于我练八卦掌的走转,以及把八卦掌与劳动相结合。正是这种归一的‘锻炼’,身体也就‘不养自养’了。”
自古以来文化的发展就是为了谋求人的幸福,就是为了和疾病、和苦难作斗争。有了这样的认识,退休以后的铁老更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研究孔子的学说、老子的五千言、达摩的坐功,以及《金刚经》、《易经》等方面了,有的片段他还摘出来背诵,从而“悟其理、明其义,修我身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幸福美满,于是,昔有秦始皇派人下海求仙丹以图长生,今有琳琅满目的保健品和养生方法迷人眼;但是,如果不从安身立命的高度来认识养生的根本意义,则会陷入舍本求末的尴尬境地,不仅于养生无益,反而离真正的健康越来越远。
如果能像铁老一样从经典中认识身心修养的根本要义,则什么方法都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