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被致病性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以沙门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为主,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根据病原体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将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三类。
一、沙门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体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病原体是沙门菌属的微生物,如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
(二)中毒机制
大多数沙门菌食物中毒是由沙门菌活菌对肠黏膜的侵袭而导致的感染性中毒。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通过对小肠黏膜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抑制小肠黏膜细胞对Na+的吸收,促进Cl-的分泌,使Na+、Cl-和水在肠腔潴留而导致腹泻。
(三)流行病学特点
1.流行特点
虽然全年皆可发生,但季节性较强,多见于夏、秋两季,5—10月份的发病起数和中毒人数可达全年发病起数和中毒人数的80%。发病点多、面广,暴发与散发并存。青壮年多发,且以农民、工人为主。
2.中毒食品
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者很少。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一般为4~48h,长者可达72h。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开始表现为头疼、恶心、食欲减退,随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腹泻一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体温升高,可达38℃~40℃,轻者3~4d内症状消失。沙门菌食物中毒有多种临床表现,可分为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其中以胃肠炎型最为常见。
(五)诊断和治疗
1.诊断
按《沙门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WS/T 13—1996)进行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结合细菌学检验可做出诊断。
2.治疗
轻症者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对症处理为主,对重症、有菌血症和其他并发症的患者,须用抗生素治疗。
(六)预防措施
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三个环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防止沙门菌污染食品
(1)加强对肉类、禽蛋类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及家畜、家禽屠宰前的兽医卫生检验,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2)加强家畜、家禽屠宰后的检验,防止被沙门菌污染的畜禽肉(尸)、内脏及蛋进入市场。
(3)加强卫生管理,防止肉类食品在储藏、运输、加工、烹调或销售等各个环节被沙门菌污染,特别要防止熟肉类制品被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带菌的容器及生食物污染。
2.控制食品中沙门菌的繁殖
影响沙门菌繁殖的主要因素是储存温度和时间。低温储存食品是控制沙门菌繁殖的重要措施。食品生产企业、副食品商店、集体食堂、食品销售网点均应配置冷藏设备。生熟食品应分开保存,防止交叉污染。此外,加工后的熟肉制品应尽快食用,或低温储存,并尽可能缩短储存时间。
3.彻底加热,以杀灭沙门菌
加热杀灭病原菌是防止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但必须达到有效的温度。经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的肉块不应超过1kg,并持续煮沸2.5~3h,或使肉块深部的温度至少达到80℃,并持续12min,使肉中心部位变为灰色而无血水,以便彻底杀灭肉类中可能存在的沙门菌并灭活毒素。加工后的熟肉制品在长时间放置后应再次加热后才能食用。禽蛋类须将整个蛋洗净后,带壳煮或蒸,煮沸8~10min以上。
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体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主要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
(二)中毒机制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属于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摄入一定数量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数小时后,可发生肠黏膜细胞及黏膜下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并可产生肠毒素及耐热性溶血毒素。大量的活菌及耐热性溶血毒素共同作用于肠道,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
(三)流行病学特点
1.地区分布
我国沿海地区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区。近年来,随着海产食品大量流向内地,内地也有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季节性及易感性
7—9月份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
3.中毒食品
主要是海产食品,其中以墨鱼、带鱼、黄花鱼、虾、蟹、贝、海蜇最为多见,如墨鱼的带菌率可达93%;其次为盐渍食品,如咸菜、腌渍的肉禽类食品等。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40h,多为14~20h。发病初期主要为腹部不适,尤其是上腹部疼痛或胃痉挛;继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体温一般为37.7℃~39.5℃。发病5~6h后,腹痛加剧,以脐部阵发性绞痛为特点。粪便多为水样、血水样、黏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重症者可出现脱水、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病程3~4d,预后良好。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五)诊断和治疗
1.诊断
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WS/T 81—1996)进行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结合细菌学检验可做出诊断。
2.治疗
以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为主。
(六)预防措施
与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预防基本相同,也要抓住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尤为重要。各种食品,尤其是海产食品及各种熟制品应在低温下贮藏。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应煮透。凉拌食物清洗干净后在食醋中浸泡10min或在100℃沸水中漂烫数分钟即可杀灭副溶血性弧菌。此外,盛装生、熟食品的器具要分开,并注意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三、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体
变形杆菌属肠杆菌科,为革兰阴性杆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我国常见的食物中毒之一,引起食物中毒的变形杆菌主要是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二)中毒机制
主要是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
(三)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生,大多发生在5—10月份,7—9月份最多。
2.中毒食品种类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以及内脏的熟制品。变形杆菌常与其他腐败菌同时污染生食品,使生食品发生感官上的改变,但熟制品被变形杆菌污染后通常无感官性状的变化,极易被忽视而引起中毒。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2~16h,短者1~3h,长者60h。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头晕、头痛、乏力、脐周阵发性剧烈绞痛。腹泻物为水样便,常伴有黏液,恶臭,一日数次。体温一般在37.8℃~40℃,但多在39℃以下。发病率较高,一般为50%~80%。病程较短,为1~3天,多数在24h内恢复,一般预后良好。
(五)诊断和治疗
1.诊断
按《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WS/T 9—1996)进行诊断。内容包括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等。
2.治疗
一般不必用抗生素,仅需补液等对症处理。对重症者可给予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
(六)预防措施
同沙门菌食物中毒。
四、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体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因摄入被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中毒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属毒素型食物中毒。摄入含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而无肠毒素的食物不会引起食物中毒,摄入达到中毒剂量的肠毒素才会引起中毒。肠毒素作用于胃肠黏膜,引起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等炎症变化及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出现腹泻,同时刺激迷走神经的内脏分支而引起反射性呕吐。
(三)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
全年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季。
2.中毒食品种类
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很多,主要是营养丰富且含水分较多的食品,如乳类及乳制品、肉类、剩饭等,其次为熟肉类,偶见鱼类及其制品、蛋制品等。近年来,由熟鸡、鸭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增多。
(四)临床表现
发病急骤,潜伏期短,一般为2~5h,极少超过6h。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疼痛、腹泻等,以呕吐最为显著。呕吐物常含胆汁,或含血及黏液。剧烈吐泻可导致虚脱、肌痉挛及严重脱水。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病程较短,一般在数小时至1~2d内迅速恢复,很少死亡。发病率为30%左右。儿童对肠毒素比成年人更为敏感。故其发病率较成年人高,病情也较成年人重。
(五)诊断和治疗
1.诊断
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0—1996)进行诊断。
2.治疗
按照一般急救处理的原则,以补水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为主,一般不需应用抗生素。对重症者或出现明显菌血症者,除对症治疗外,还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采用有效的抗生素,不可滥用广谱抗生素。
(六)预防措施
1.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
(1)避免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要定期对食品加工人员、饮食从业人员、保育员进行健康检查,有手指化脓、化脓性咽炎、口腔疾病时应暂时调换工作。
(2)避免葡萄球菌对畜产品的污染。应经常对奶牛进行兽医卫生检查,对患有乳腺炎、皮肤化脓性感染的奶牛及时治疗。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时,其乳不能食用。在挤乳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卫生要求操作。健康奶牛的乳在挤出后,除应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外,还应迅速冷却至10℃以下,防止该菌在较高的温度下繁殖和产生毒素。此外,乳制品应以消毒乳为原料。
2.防止肠毒素的形成
食物应冷藏,或置阴凉通风的地方,放置时间不应超过6h,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食用前还应彻底加热。
五、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体
李斯特菌属是短小的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包括格氏李斯特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默氏李斯特菌等8个种。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这种细菌本身可致病,并可在血液琼脂上产生被称为李斯特菌溶血素O的β溶血素。
(二)中毒机制
李斯特菌引起食物中毒主要由大量李斯特菌活菌侵入肠道所致,也与李斯特菌溶血素O有关。
(三)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
春季可发生;在夏、秋季,发病率呈季节性增高。
2.中毒食品种类
主要有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水产品、蔬菜及水果,尤以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肉制品最为多见。
3.易感人群
孕妇、婴儿、50岁以上的人群、因患其他疾病而身体虚弱合并功能低下状态的人均为易感人群。
(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侵袭型和腹泻型。侵袭型的潜伏期为2~6周。病人开始常有胃肠炎的症状,最明显的表现是败血症、脑膜炎、脑脊膜炎、发热,有时可引起心内膜炎。孕妇可出现流产、死胎等后果;幸存的婴儿则易患脑膜炎,导致智力缺陷或死亡;免疫系统有缺陷的人易出现败血症、脑膜炎。少数轻症病人仅有流感样表现。病死率高达20%~50%。腹泻型的潜伏期一般为8~24h,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发热。
(五)诊断和治疗
1.诊断
(1)流行病学特点:符合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在同一人群中短期发病,且进食同一可疑食物。
(2)特有的临床表现:侵袭型的临床表现与常见的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差别,突出的表现有脑膜炎、败血症、流产或死胎等。
(3)细菌学检验: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GB/T4789.30—2010)进行操作。
2.治疗
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用抗生素治疗时可选择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六)预防措施
由于李斯特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且对杀菌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因而从食品中消灭李斯特菌不切实际。食品生产者和加工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减少李斯特菌对食品的污染方面,即必须按照严格的食品生产程序生产,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进行监控。
六、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体
埃希菌属俗称大肠杆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该菌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属于肠道的正常菌群,通常不致病。在大肠埃希菌中,也有具有致病性的。当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食入被大量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活菌污染的食品时,便会发生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主要有O157:H7、O111:B4、O55:B5、O26:B6、O86:B7、O124:B17等。目前已知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括如下5个型:(1)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病原菌。(2)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较少见,主要感染少儿和成年人。(3)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的病原菌。(4)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是198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的引起出血性肠炎的病原菌,主要感染5岁以下的儿童。(5)肠黏附(集聚)型大肠埃希菌:是新近报道的一种能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能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偶有血便)。
(二)中毒机制
其中毒机制与致病性埃希菌的类型有关。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引起毒素型中毒;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感染型中毒。
(三)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
多发生在夏秋季。
2.中毒食品种类
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与沙门菌相同。
(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因致病性埃希菌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急性胃肠炎型
主要由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引起,易感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和旅游者。潜伏期一般为10~15h,短者6h,长者72h。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体温可达38℃~40℃。
2.急性菌痢型
主要由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潜伏期一般为48~72h,主要表现为血便或脓黏液血便、里急后重、腹痛、发热。病程1~2周。
3.出血性肠炎型
主要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引起。潜伏期一般为3~4d,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腹泻,先水样便,后血便。病程10d左右,病死率为3%~5%,老年人、儿童多见。
(五)诊断和治疗
1.诊断
按《病源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1996)进行诊断。
2.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部分重症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生素。首选药物为亚胺培南、美洛匹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六)预防措施
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预防同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预防。
七、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体
肉毒梭菌为革兰阳性、厌氧、产孢子的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特别是土壤中。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即肉毒毒素所引起的。肉毒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对人的致死量为10-9mg/kg体重。
(二)中毒机制
肉毒毒素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神经核、神经肌肉的连接部和自主神经末梢,抑制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和神经功能障碍。
(三)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4—5月份。
2.地区分布
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及海洋中,且不同菌型的分布存在差异。
3.中毒食品种类
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因地区和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异。以家庭自制植物性发酵品为多见,如臭豆腐、豆酱、面酱等,由罐头瓶装食品、腊肉、酱菜和凉拌菜等引起的中毒也有报道。在新疆察布查尔地区,引起中毒的食品多为家庭自制谷类或豆类发酵食品;在青海,主要为越冬密封保存的肉制品。
(四)临床表现
以运动神经麻痹的症状为主,而胃肠道症状少见。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一般为12~48d,短者6h,长者8~10d。潜伏期越短,病死率越高。临床特征表现为对称性脑神经受损的症状。早期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走路不稳,以后逐渐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等神经麻痹症状。重症患者则首先表现为对光反射迟钝,逐渐发展为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30%~70%,多发生在中毒后的4~8d。国内由于广泛采用多价抗肉毒毒素血清治疗本病,病死率已降至10%以下。患者经治疗可于4~10d恢复,一般无后遗症。
婴儿肉毒中毒的主要症状为便秘、头颈部肌肉软弱、吮吸无力、吞咽困难、眼睑下垂、全身肌张力减退,可持续8周以上。大多数在1~3个月自然恢复,重症者可因呼吸麻痹而猝死。
(五)诊断和治疗
1.诊断
按《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3—1996)进行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特有的中毒表现以及毒素检验和菌株分离结果做出诊断。为了及时救治,在食物中毒现场则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不需要等待毒素检验和菌株分离的结果。
2.治疗
早期使用多价抗肉毒毒素血清,并及时采用支持疗法及进行有效的护理,以预防呼吸肌麻痹和窒息。
(六)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宣教,建议牧民改变肉类的贮藏方式或生吃牛肉的饮食习惯。
(2)对食品原料进行彻底清洁处理,以除去泥土和粪便。家庭制作发酵食品时应彻底蒸煮原料,加热至100℃,并持续10~20min,以破坏各型毒素。
(3)加工后的食品应迅速冷却并在低温环境中贮存,避免再污染和在较高温度或缺氧条件下存放,以防止毒素的产生。
(4)食用前对可疑食物进行彻底加热是破坏毒素从而预防中毒发生的可靠措施。
(5)生产罐头食品时,要严格执行卫生规范,彻底灭菌。
八、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孢杆菌为革兰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在发芽的末期可产生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肠毒素,包括腹泻毒素和呕吐毒素。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发生的季节性明显,以夏、秋季,尤其是6—10月份为多见。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繁多,包括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蔬菜、米粉、米饭等。在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以米饭、米粉最为常见。食物受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机会很多,带菌率较高:肉及其制品为13%~26%,乳及其制品为23%~77%,米饭为10%,豆腐为4%,蔬菜为1%。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为大量活菌侵入肠道所产生的肠毒素所致,临床表现因毒素的不同而分为腹泻型和呕吐型两种。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按《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82—1996)进行;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症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预防以减少污染为主。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企业必须严格执行食品操作规范。此外,剩饭及其他熟食品只能在10℃以下短时间内贮存,且食用前须彻底加热,一般应在100℃下加热20min。
(二)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空肠弯曲菌属螺旋菌科,革兰染色阴性,与人类感染有关的菌种有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其中与食物中毒密切相关的是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部分是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部分与热敏型肠毒素有关。
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5—10月份,以夏季最多见。中毒食品种类主要为牛乳及肉制品等。潜伏期一般为3~5d,短者1d,长者10d。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突然腹痛和腹泻。腹痛可呈绞痛,腹泻物一般为水样便或黏液便,重症者有血便,腹泻次数达十余次,腹泻物带有腐臭味。体温可达38℃~40℃,特别是当有菌血症时,常出现发热,但也有仅出现腹泻而无发热者。此外,还可出现头痛、倦怠、呕吐等症状,重者可致死亡。集体暴发时,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而在散发的病例中,小儿较成年人多。
可先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发病与食物的关系,再依据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然后依据实验室检验资料进行病因诊断。实验室检验包括:①细菌学检验: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空肠弯曲菌检验》(GB 4789.9—2008)进行操作;②血清学试验:采集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同时采集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进行血清学试验。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患者恢复期血清的凝集效价明显升高,较健康者的高4倍以上。
临床上一般可用抗生素治疗。空肠弯曲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霉素敏感。此外,尚需对症和支持治疗。空肠弯曲菌不耐热,乳品中的空肠弯曲菌可在巴氏灭菌的条件下被杀死。预防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要注意避免食用未煮透或灭菌不充分的食品,尤其是乳品。
(三)志贺菌食物中毒
志贺菌属通称为痢疾杆菌,依据O抗原的性质分为4个血清组,即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群、鲍氏志贺菌群、宋内志贺菌群。痢疾志贺菌是导致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对敏感人群很少数量就可以致病。目前对痢疾志贺菌的毒性性质了解得较多,而对其他三种志贺菌中毒机制的了解甚少。一般认为,志贺菌食物中毒是由于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
志贺菌食物中毒多发生于7—10月份。中毒食品主要是凉拌菜。
潜伏期一般为10~20h,短者6h,长者24h。患者常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呕吐及频繁腹泻,并伴有水样便,便中混有血液和黏液,有里急后重、恶寒、发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有的可出现痉挛。
根据志贺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患者有类似菌痢样的症状,粪便中有血液和黏液,可做出诊断。细菌学检验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菌检验》(GB 4789.5—2003)进行操作。血清凝集试验:宋内志贺菌凝集效价在1∶50以上有诊断意义。治疗一般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同沙门菌食物中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