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榆舒绿柳含青,阵阵东风拂面生。最是儿童行乐事,置身檐瓦放风筝”。这是清代《燕京杂咏》中描写老北京的儿童春日放风筝的竹枝词,生动地写出了丽日晴空,春光明媚时节,儿童放风筝的欢乐场面。
风筝,又名纸莺、风莺,是孩子们的心爱玩具。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据传,第一只风筝是巧匠鲁班受到鹞鹰盘旋的启发,“削竹为鹊,成而飞之”的。由于古时没有纸,制造风筝的原料多为轻质的薄木片,所以最早的风筝称为“木鹞”。汉代时,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糊风筝,自此又出现了“纸鹞”一词。据史料载,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鹞,引线乘风为戏。后在鹞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作筝鸣”,从此才开始叫“风筝”。风筝,早在隋唐时就被民间广为制作,是人们喜爱的娱乐工具。
放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春季民间群体活动,而今风筝活动已风靡全球,成了世界性的文体活动项目。近几年来,我国每年3月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风筝爱好者,成为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竞相媲美的盛会。在东风徐徐的春日里放风筝,翱翔于万里晴空的风筝五彩缤纷,“天女散花”“八仙庆寿”“松鹤延年”“孔雀开屏”“鱼跳龙门”,异彩纷呈,栩栩如生,风铃交响,情趣盎然,让人心情愉悦。同时其还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放飞风筝,牵一线而动全身,收线放线,前倾后仰,时跑时行,时紧时缓,张弛相间,有动有静,手脑眼协调兼用,称得上是一项集观赏、健身、娱乐于一身的高雅娱乐运动。其保健功效体现在:
放风筝从开始到结束,人的肢体各部位都必须适应于风筝起飞降落的各种不同动作而运动,包括上肢、头部、腰部、下肢、呼吸运动等。放飞风筝时要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仰首远望,极目碧空,牵线奔走,跑停有变,动静有序,急缓相兼,有张有弛,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使全身都得到运动,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关节柔韧灵活,肌肉结实而富有弹性,身体变得更加协调,利于强身健体。这种运动,既不过分激烈,又不过于轻微,对于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医治许多慢性疾病,确实大有益处。
风筝的研制和放飞活动可以愉悦神情,陶冶情操,转移心志,消除郁闷,对多种精神及心理方面的疾患均有疗效。人们在研究扎制风筝过程中,充分利用思维与想象力,心态平静,聚精会神,排除杂念,巧妙构思,创造造型各异、制作精良的风筝。当你把“杰作”放飞蓝天、腾空翱翔时,你的心情也变得美妙至极,犹入仙境一般,任何忧虑和烦恼都一起随风飘走,可起到排解忧郁、悲伤等负性情绪的作用。风筝在高空中受到气流影响,会上下翻飞不定,左右摇曳,为使风筝保持稳定,人脑必须反应灵敏,随时对空中的风筝与风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手中的牵线作出必要的调整,这有益于提高大脑反应能力。
古人在《续博物志》中说:“春日放鹞,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泄内热。”《燕京岁时记》中还进一步阐明放风筝对眼睛有好处,“儿童放之(风筝)空中,最新清目”。这是由于在放飞时,必定仰望蓝天,极目远视,远眺作用可以调节眼睛的功能,消除眼的疲劳,而且随着风筝的远近高低,视力也得到较好的调节,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此外,放风筝一般要到空旷的郊野或广场放飞,身处优美的自然环境,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可以直接呼吸到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据报道,放风筝对抑郁症、神经衰弱、近视等视力减退、冠心病、动脉硬化的病人都有保健和养生作用,甚至一些绝症病人也因放风筝而奇迹般地康复了。由此可见应用放风筝作为医疗也是祖国医学史上的创举之一。
综上所述,放风筝具有养神修性,锻炼筋骨,医治百病,健身强魄等多种功能,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长寿及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老幼皆宜,雅俗共赏,确实不失为一项非常有益的体育健身活动。愿更多的朋友们投身到大自然中,去体味放风筝那极为美妙的乐趣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