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日本旧石器时代化石人、绳文人、弥生人、古坟人、现代日本人和阿伊努人。
为了进一步探索日本列岛各时代古代居民的起源问题,本书拟从一名大陆人类学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将出土于日本列岛各个时代居民的人骨测量数据,与中国、朝鲜半岛、蒙古和俄罗斯等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人骨材料进行比较。本书通过运用计算欧氏距离系数和平均数组间差异均方根函数值(组差均方根值),以及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各种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并与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期对颅骨资料进行综合的考察和系统的研究。本书旨在探讨日本列岛以大和民族为主体包括阿伊努人在内的人类群体的种族成分及其体质特征,以及日本列岛上的古代居民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地区古代居民的亲缘关系,从而更深入的探求日本列岛各时期古代居民的来源和去向。
从人类学角度看,日本列岛上的人种类型是比较复杂的。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一样,日本人同样是由许多不同来源的人群在长期混血、融合中逐渐形成的。本书拟从东亚的视角整体看待和考察日本人种的起源与发展问题,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和研究。本书将最大限度地挖掘与论题相关的考古学及人类学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推论。希望根据远古的线索为近代的问题寻求答案,同时也希望能够为21世纪国际考古学与人类学的合作研究,以及多视角思考考古学文化等课题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注释】
[1]张立新、孔繁志:《日本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
[2]徐逸樵:《先史时代的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23页。
[3]叶渭渠:《日本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4]康拉德·希诺考尔、大卫·苏瑞、苏珊·盖伊著,袁德良译:《日本文明史》(第二版),群言出版社,2008年,第7页。
[5]小林行雄著,韩钊、李自智译:《日本考古学概论——连载之三》,《考古与文物》1997年1期,第90~92页。
[6]叶渭渠:《日本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7]韩康信、松下孝幸:《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体质特征研究及与西日本弥生时代人骨比较概报》,《考古》1997年4期,第41页。
[8]韩康信、松下孝幸:《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体质特征研究及与西日本弥生时代人骨比较概报》,《考古》1997年4期,第41页。
[9]韩康信、松下孝幸:《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体质特征研究及与西日本弥生时代人骨比较概报》,《考古》1997年4期,第42页。
[10]徐逸樵:《先史时代的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78~80页。
[11]叶渭渠:《日本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31页。
[12]肖平:《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的语言学视界考略》,《外国问题研究》1993年2期,第55页。
[13]张中一:《从考古学角度看中日文化交流》,《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2期,第108页。
[14]贾兰坡:《中国猿人及其文化》,中华书局,1964年,第141页。
[15]黄慰文:《日本旧石器考古新进展》,《人类学学报》1989年1期,第87页。
[16]王令红:《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人种上的关系——颅骨测量性状的统计分析研究》,《人类学学报》1987年1期,第10~15页。
[17]胡孟圣:《“渡来人”和日本文化》,《日本研究》1999年3期,第82页。
[18]韩康信、松下孝幸:《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体质特征研究及与西日本弥生时代人骨比较概报》,《考古》1997年4期,第42页。
[19]韩康信、松下孝幸:《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体质特征研究及与西日本弥生时代人骨比较概报》,《考古》1997年4期,第39页。
[20]潘其风、朱泓:《日本弥生时代居民与中国古代居民的人种学比较》,《华夏考古》1999年4期,第67页。
[21]Dodo Y.,“Supraorbital Foramen and Hypoglossal Canal Bridging: The Two Most Suggestive Nonmetric Canial Traits in Discriminating Major Racial Grouping of Man”, J Anthropol Sco Nippon, 1987, 95, pp.19~35.
[22]谭婧泽:《中国古代人骨眶上孔和舌下神经管二分发生率的调查与日本人起源问题的讨论》,《人类学学报》2002年1期,第21页。
[23]尚虹、韩康信、王守功:《山东鲁中南地区周—汉代人骨研究》,《人类学学报》2002年1期,第9~10页。
[24]Hanihara K.“Dual Structure Model for the Population History of the Japanese”,Japan Review, 1991, 2, pp.1~33.
[25]筱田谦一等著,张全超译:《通过线粒体DNA序列分析古代日本社会》,《北方文物》2002年3期,第108~112页、第105~109页。
[26]徐逸樵:《先史时代的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3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