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冬吃龙眼养心脾

冬吃龙眼养心脾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眼为性质平和的冬季滋补良药,单用即有效。或用龙眼肉5枚,莲子15g,糯米30g,熬粥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龙眼肉5枚、花生米15g,水煎服。龙眼性温,易生内热,素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应慎食,最好忌服。孕妇大多有大便干燥、小便黄、口干咽燥等阴血偏虚、虚热内生的表现,如果用龙眼进补,非但不能产生补益作用,反而会增加内热,发生动血动胎,甚则流产。由于龙眼肉容易被虫蛀,应保存在瓷缸瓦罐中,置于阴凉处保存。

龙眼,主产于亚热带地区,我国南部与西南部均有栽培,福建、海南、广东、广西等地较多。龙眼是我国特有的水果,薄薄的外壳呈黄褐色,果肉晶莹透亮,如同眼球;果核乌黑发亮,如同眼珠。人们通过想象,说它像龙的眼睛,于是给它起了个动听的名字叫“龙眼”,沿用至今。因为它的果肉像圆圆的眼睛,又叫“圆眼”。迟熟的龙眼,是在桂花飘香的时节才成熟,所以又称为“桂圆”。因其味甜如蜜,归脾经,所以又有“蜜脾”的名称。龙眼多在荔枝摘完后上市,因此,又有“荔奴”之名。

中医认为,龙眼性味甘温,无毒,具有开胃益脾、养血安神、壮阳益气、补虚长智、敛汗止泻、润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的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短气以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肠风下血、脾虚泄泻、产后水肿等症。《神农本草经》还认为它可治五脏邪气,安神志,除厌食,祛虫毒,去三虫。久服强体健脑,轻身不老,交通神明。龙眼为性质平和的冬季滋补良药,单用即有效。鲜食肉质鲜嫩,色泽晶莹,香味浓郁,鲜美爽口。还可加工成罐头,龙眼肉、龙眼膏、龙眼干等。亦常配黄芪、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同用。

神经衰弱者,用龙眼肉、酸枣仁各9g,芡实50g,煎汤,临睡前服。

老弱体衰、产后、大病后见气血不足者,用龙眼和白糖蒸熟,开水冲服,可补益气血。或用龙眼肉5枚,莲子15g,糯米30g,熬粥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龙眼肉5枚、花生米15g,水煎服。

龙眼性温,易生内热,素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应慎食,最好忌服。正如《本草汇言》说,龙眼“甘温而润,恐有滞气,如胃热有痰有火者,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所谓“胃热有痰有火者”,指的是痰热咳嗽,症见咳嗽多痰、痰黄而稠,或有臭味,甚则气急以及高热、口干、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等。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有上述症状者,应忌食龙眼肉。所谓“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者”,是指素体阴虚,复感风热,除前述的阴虚咳嗽症状外,还兼有咽痛、恶风发热、头痛等表证。凡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见到此种证候,亦忌食龙眼肉。小儿和体壮者也应少食。孕妇大多有大便干燥、小便黄、口干咽燥等阴血偏虚、虚热内生的表现,如果用龙眼进补,非但不能产生补益作用,反而会增加内热,发生动血动胎,甚则流产。此外,风寒感冒、腹泻、消化不良和舌苔偏厚者也应少食龙眼。选食龙眼以肉厚、质细软、色黄、半透明、气香、味浓甜者为佳。由于龙眼肉容易被虫蛀,应保存在瓷缸瓦罐中,置于阴凉处保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