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冬季预防冠心病

冬季预防冠心病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冠心病目前已是“人类健康第一杀手”,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国内中老年人疾病第一致死原因。此外,冬季也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容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一旦发生也会影响心脏,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加强冠心病人的冬季防护十分重要。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对缓解病情十分有益。一般说来,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我们知道,心脏跳动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它就像体内的“泵”一样,不断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带动血液循环,把营养及氧气带到全身各处。其实,心脏自身也需要营养,就像汽车发动机需要机油一样。供应心脏血液的动脉血管冠状动脉,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出现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或者心肌坏死。冠状动脉之所以能够发生狭窄或阻塞,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这种粥化的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使冠状动脉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如同自来水管或水壶嘴被长年逐渐堆积的水垢堵塞或变窄一样,从而导致了心肌的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因此,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目前已是“人类健康第一杀手”,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国内中老年人疾病第一致死原因。据统计,每100位40岁以上的人中就有4~7人是冠心病患者,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因此,让更多人了解冠心病如何有效防治,已成当务之急。

入冬,冷空气活动频繁,严寒、低气压、温差大的冬季气候,会使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冠心病患者对这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因为寒冷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加重心脏负担,从而间接地引起冠心病发作。统计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每年有两个高峰期,就是11月至次年1月、3月和4月。同时,寒冷的刺激还可以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

此外,冬季也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容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一旦发生也会影响心脏,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加强冠心病人的冬季防护十分重要。

第一,要防寒保暖,寒冷天气最好不要外出。冠心病人比一般老人更须注意防寒保暖,在气候骤冷时,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整着装保暖御寒。要加强自身保护,尽量改善自身周围的环境,避免直接暴露在过冷的环境中。

寒流和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时,要多穿衣服,以防止身体着凉受冻。选择着装时,必须遵循轻便的原则,要选择柔软、轻便、保暖性好的冬衣(如羽绒服)。否则,过重的衣服和鞋子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病情,对病人不利。裤子应宽大些,最好是不扎腰带的背带式,防止腹压增加。对身体的暴露部位(头颈部),血液循环末梢部位(手足与耳)及对冷刺激敏感部位(鼻)的局部防寒尤为重要。但也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天气比较暖和时,不宜穿得过厚,否则会使人出汗增多,既加大体力消耗,增加心脏负担,又容易受凉感冒。

第二,注意起居。寒冬腊月气候恶劣,老人外出活动减少,居家时间增多,应重视室内环境的布置。有条件者可安装取暖设施。要定时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避免室内污染。室内应禁止吸烟,防止被动吸烟对老人的危害。被子应松软轻便暖和,入睡前电热毯通电或热水袋取暖。心功能不全者宜高枕而卧,采取右侧卧位的睡姿。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易发生在安静的夜间,故老人不宜独睡一室,同室者夜间应警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冬季洗澡一定要有保暖措施,防止受凉感冒,不要在空腹或餐后立即沐浴,也不宜在热池中浸泡过久。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的刺激。冠心病患者不要骤然离开温暖的房间,进入寒冷的露天空间。如要离开最好先在楼门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以适应冷暖的转换。此外,虽说患者居室要温暖,但室温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

第三,要坚持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对缓解病情十分有益。运动以室外运动为好,但由于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在去户外运动前,应先在温度低于室内而又高于室外的地方(如走廊)过渡一下,运动结束后进屋时也应如此,以免骤冷骤暖的刺激。时有心绞痛发作的病人,也不必完全禁止运动,一般来说,这样的病人晨起散步2000~3000步,既可达到锻炼效果,又不致使病情加重。要学会控制合适的运动量,运动量适宜的标准是,活动时的心率应为170减年龄,心率超过这一数值,就表明运动过量。当天气晴朗、气温不太低时,可增加室外活动和室外逗留时间,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降低对寒冷的敏感性。此外,在气温骤降、风大、下雪时不要进行室外锻炼,以免发生意外。在寒冬,冠心病病人不宜过早出户锻炼,当心寒气犯人。清晨冠心病病人突然接触冷空气,常常会促使心绞痛发作。有资料指出,阴雨寒凉等天气时易诱发病人患心绞痛。

第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说来,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目前比较明确的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信号有:血脂异常,特别是血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据调查,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5倍);遗传因素;体力活动减少和肥胖;酗酒;性情急躁、争强好胜;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等。这些高危因素中,绝大部分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或药物治疗来纠正的。所以,发现“易病信号”的人,无论是否得了冠心病,均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戒烟戒酒。其次,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生活需规律化,避免精神紧张,还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再次,饮食控制。每日进食总量最好不超过300g,并按早、午、晚3餐50g,150g,100g分配,饮食过量,饥饱不均,都会直接加重心脏负担,对控制病情不利。注意饮食的质,尽量减少食用各种油腻食物、蛋黄、动物内脏等,摄入适量蛋白质,总的原则是低脂,低胆固醇,低盐(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6g)。鲜奶中胆固醇的含量比奶粉低,最好喝鲜奶。要保证一定的蛋白质摄入量,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鸡蛋每日吃1个即可,多吃时应仅吃蛋白,不吃蛋黄。花生中含有的脂类较高,不要吃得太多。宜多吃粗粮。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每日果菜与粮食之比保持在2∶l为宜。特别是可以多吃一些芹菜、白菜和萝卜等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这对促进消化,降低血脂有积极意义。另外,冠心病有一定遗传性,尤其直系亲属年龄较轻(男性≤45岁,女性≤55岁)就发生心肌梗死的家庭,更应该引起注意。

第五,积极防治。冠心病造成人类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易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虽然目前还不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做到准确预测,但有些信号可提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性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重视这些信号,包括:新出现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或新出现的活动耐力的下降,或原有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心绞痛较原来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或休息时也出现心绞痛发作。出现上述高危信号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尤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要定时去医院检查,不论本人是否感觉到病情发生变化,都要做到这一点,最好能固定去一个医院检查,以便医生系统监测病情,及时发现问题。要按照医嘱系统服药,坚持长期综合治疗。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减缓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预防冠心病加重有一定效果。有高血压的病人要注意控制血压,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高压)130~150mmHg,舒张压(低压)80~90mmHg。但服用降压药时要注意避免使血压降得过低。最近感到病情加重的患者(如心绞痛次数增多、无明显诱因的心绞痛等),应及时请医生处理,认真服药治疗,适当休息。经过休息和认真治疗病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应根据情况,尽可能争取住院治疗。要提高对饭后不适、疲倦等不典型症状的警惕性,这些常常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冠心病加重的征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