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弹簧武术。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代表性拳种,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顺乎人体自然规律,主张养练结合,是一种技击方法,也是一种养生方式。养生上,以顺、畅、遂、和为原则,讲究精、气、神的内修;技击上,区别于其他武术的特点是富有弹性,因而接触时给对方外柔内刚的感觉。太极拳以守为攻,注重借势发放。在竞技时,太极拳讲究在保持我方平衡的同时破坏对方的平衡。运拳时动作缓慢,却要练就快速的反应。由于这些特点,太极拳的套路柔和平衡,既有很高的养生疗病价值,又有技术制胜的攻防效果。
招式是承转、准备、发招、定式的有攻防含意的全体运动过程。招式包括前招定式与本招定式间的全部动作和本招定式。例如杨式招式的白鹤亮翅包括图1.1~图1.4间的全部动作过程和本招定式(图1.4)。本招定式(图1.4)很重要,但仅仅是招式的一部分。前招定式(图1.1)并不属于本招,但前一定式对本招的承转有很大影响。
图1.1 野马分鬃
图1.2 跟步
图1.3 后坐分掌
图1.4 白鹤亮翅
定式指一个招式的定型姿势,很多情况下是招式的最后位置,例如杨式起势的按掌位置,见图1.5,野马分鬃的分掌位置,见图1.8。图1.6和图1.7分别为收脚抱球和剪掌出脚。
图1.5 起势按掌定式
图1.6 收脚抱球
图1.7 剪掌出脚
图1.8 野马分鬃定式
定式通常有典型的攻防含义。例如杨式云手的定式是用左手采引对方,见图1.13,但定式不一定是攻防的全部。图1.9~图1.13是云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图1.10、图1.11是以左手掤对方。图1.11、图1.12是我方左手以横力将对方捋向左方。图1.12、图1.13是我方左手翻腕扣住对方并向左下方采引。由此可见攻防含义体现于一个运动过程,定式只是这个过程的结束位置。在套路中做定式要到位。到位才能把全部的攻防含义体现出来。从养身的角度来看,只有到位才能做好动作的全过程。在意念中要想象定式的实现,这样从一个定式到另一个定式,才能把套路做到位。只有把套路做到位,才能把两个定式间的全过程体现出来。但是达到定式时不必停顿,定式不是亮相。打太极拳讲究行云流水。定式到位时应同时启动下一式。从攻防含义上讲,一招结束应同时启动下一招,不留给对方任何可乘之机。
图1.9 云手中位
图1.10 向右
图1.11 左云掤
图1.12 左云捋
图1.13 左云采位
分招是有自己的承转、准备、发招、定式的有攻防含意的运动过程。分招是组合招式的一部分。太极拳有典型的组合招式。例如杨式揽雀尾由四个分招组合而成——掤、捋、挤、按。分招捋包括图1.14~图1.16间的全部动作过程和本分招定式(图1.16)。前分招定式(图1.14)并不属于本分招。
图1.14 掤定式
图1.15 开始捋
图1.16 捋定式
为了练习方便,一个招式常被分成几个分动。分动的定式是该分动的最后位置。分动包括前分动定式和本分动定式间的全部动作和本分动定式。例如杨式左野马分鬃可划分成三个分动,即收脚抱球(图1.5~图1.6)、剪掌出脚(图1.6~图1.7)、弓步分掌(图1.7~图1.8)。分动不一定有明确的攻防含义。例如一分动收脚抱球是一个承转准备过程。分动可以有明确的攻防含义。例如三分动弓步分掌用左脚套住对方,用左臂挒对方。打太极拳讲究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一动无有不动是说动的时候要全身各部分一起动。例如左野马分鬃一分动收脚抱球要同时做体、脚、手、眼的动作:
不但要同时做,还要将各部协调起来做,这是一个过程,见图1.5、图1.6。一静无有不静是说到位时要全身各部一起到位,例如一分动抱球的定式要同时让体、脚、手、眼到位(见图1.6):
分动的定式为本招定义了一系列中间位置,分动本身定义了两分动定式间的运动过程。不同的参考资料把招式划分成不同的分动系列。可根据几个准则来界定分动:
分动实现有意义的动作,如承转、准备、发招等;
分动的名称体现分动的主要特点;
分动的定式是力学上平衡的姿势。
在演练太极拳时,和招式的定式一样,达到分动定式时不必停顿,分动定式不是亮相。打太极拳要行云流水。分动定式到位时应同时启动下一分动。
太极拳的招式及其过程中会有攻防含义。太极拳的战略原则是沾连粘随;战术原则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运行原则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这些原则都符合力学原理。太极拳可用短劲和长劲来攻,攻是试图破坏对方的平衡,不是打伤对方。防是要维持我方平衡,对方攻我方时我方要维持平衡,我方攻对方时我方也要维持平衡。可见攻和防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要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短劲也称为寸劲、弹抖劲等。短劲的力学名称是爆发劲。短劲是由肌肉的突发能量引起后助肢体和攻击肢体的相对运动形成的力量。后助肢体提供反冲动量,攻击肢体获得进攻动量。按照动量守恒定律,总体平衡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后助肢体如胸、胯的质量较大,但速度低;攻击肢体如掌、肘的质量较小,速度却很高。短劲速度快,灵活度高,应变性强,可使对方措手不及。
长劲的力学名称是持续劲,是由支撑面起,依靠肌肉的能量带动肢体的有序运动发出的力量。支撑面通常指地面,也可以是其他适合的稳固反作用力。肌肉释放的能量使攻击肢体和支撑面间产生相对位移。各肢体的有序运动使攻击肢体和支撑面间产生较大的方向合适的运动。长劲根基厚实,速度从容,势所必然,可使对方穷于应对。
散打是将招式灵活运用于对打之中。就其原始意义来讲,散打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徒手搏击。广义来讲,散打可包括冷兵器,如刀剑的运用。狭义来讲,散打是各种拳术运用零散招式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带有防护用具的徒手格斗。太极拳的招式可运用于散打。
推手是将太极拳招式灵活运用于双人徒手对抗的练习。太极拳的战略是沾连粘随,太极拳的战术是五步八法。推手是太极拳战略战术原则的实战运用。推手时要精神集中,仔细观察,通过感觉尤其是通过身体触觉,准确判断对方的攻势。根据对方的攻势而灵活制定攻防措施;对方伸展,我方曲就;对方曲缩,我方伸展;对方急进,我方急应;对方缓攻,我方缓随;对方进攻,我方顺势加力引其攻入空挡;对方向某方向发力,我方以横方向力改变其方向。使对方落于被动后,我方集中优势发力使对方失稳。练推手所得的功夫可运用于散打或推手比赛。推手锻炼人体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灵敏度、平衡感、速度、力量、柔韧性等素质。
套路是用招式组合成的单人连贯运动。套路常是几代武术家研究的结晶,是从实战招式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练习者通过单独训练,领会和参悟其中的含义。太极套路练习为推手散打提供基本功。很大一部分太极拳爱好者不参与推手散打,但练习套路仍能提高自卫能力。套路练习可以完全独立于推手练习,也不必连接于实用散打。套路练习有重要的养身意义,能舒通经脉,养神益脑,提高身体素质,增加平衡感,延年益寿。套路演练还能给人艺术上的享受。
杨式太极拳的掌形是荷叶掌,即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内含,虎口撑圆,见图1.17。荷叶掌富有弹性,掌面大,可以减小压力;掌面柔韧,可以有效地附于对方;掌指舒展,可以应变为按、采、旋等。
图1.17 荷叶掌
陈式太极拳的掌形是瓦楞掌,即五指舒展,拇指与小指向前仰,其余三指依序微向后仰,掌心内含,见图1.18。瓦楞掌能有效地帮助缠丝劲。
图1.18 瓦楞掌
五指里屈,拇指压于食、中指第二节上,握拳松紧适度,拳面要平,见图1.19。虚拳松握,能将小指插入卷曲的四指中。实拳握紧一点,小指不能插入其中,但中间仍有空隙。准备出招时是虚拳,出招过程中逐渐变为实拳,接触到对方或意想攻击到位时是实拳。拳中空是要让拳具有弹性,拳面平是要让拳较好地附着于对方。
图1.19 拳
屈腕,五指指尖自然靠拢,见图1.20。勾的下部可用于啄,勾的侧面可用于敲。自然靠拢,不要硬拢,是要让勾具有弹性。屈腕也要松柔而有弹性。
图1.20 勾手
立掌就是将掌指指向上方,例如杨式金鸡独立定式中前面的掌,见图1.21;搂膝拗步前面的掌,见图1.22。立掌的一个用途是四指上插,所以要掌指向上。立掌通常用于按对方的躯干,掌面要和躯干表面平行。
图1.21 金鸡独立定式
图1.22 搂膝拗步定式
坐腕是将掌面后靠以减小掌面和小臂的夹角而使掌面与用力方向垂直,见图1.23。坐腕时,腕部的形状像一把椅子。
图1.23 坐腕
太极拳中掌的运用大大多于其他手型的运用。和拳及勾相比掌面相对平整,面积较大。掌在接招时能把冲击力均匀分布在相对大的面积上,从而减小平均压力。掌在防御中是上乘的手型。
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守为攻。即使是进攻,太极拳的宗旨也仅止于使对方无反击的能力。哪怕是在对抗中,太极拳师也不想使对方产生伤残。这些武德方面的考虑体现于招式的设计就是多运用掌。我方发力时掌能将力分布于较大的面积上,减小对方受力处的局部变形,因而减少对方受伤的可能性。同时掌能将力传给对方整体,有效地移动对方的重心,使其失稳。
要使掌面和对方有效接触,掌面需要和用力方向几近垂直。例如右搂膝拗步中左掌水平推向正前方,左掌面应与水平方向垂直。这时需要坐腕,见图1.23。
当掌推到远处时小臂趋于水平。这时坐腕,要求掌面与小臂几近垂直。日常生活很少有对腕部这样的要求,因而对初学者可能有一些困难。为此可在热身运动中加入扳腕动作,见图1.24。扳腕可帮助拉松腕部韧带,增加腕关节的灵活度。
图1.24 扳腕
垂肘是太极拳的一个要领。当掌推到远处时肘部要略为下垂,见图1.25。这样掌面的后靠可放松一点,而掌面仍能垂直。事实上掌的坐腕程度应和出掌的远近位置相映。推掌由近及远。掌在近处时可能已经和对方接触,这时掌面应和推掌方向垂直。由于这时手臂还没有伸直,掌面和小臂的夹角远大于直角,见图1.26。掌在中等距离处手臂运动趋向伸直,掌面和小臂的夹角应随之变小,见图1.27。由此可见,推掌过程中坐腕的程度由松到紧,但掌面始终与水平方向垂直。
图1.25 远距坐腕
图1.26 近距坐腕
图1.27 中距坐腕
坐腕常和立掌同时出现,例如搂膝拗步的前掌,见图1.22;坐腕不一定立掌,例如搂膝拗步的后掌,见图1.22;立掌不一定坐腕,例如金鸡独立的前掌,见图1.21。
太极拳将小臂的旋转灵活运用于很多招式中。例如在云手中随着两手上下左右画圆,两小臂需要时而内旋时而外旋。图1.28~图1.31示出了内外旋的示意图。拇指向小指运动的旋臂是内旋,见图1.28和图1.29。小指向拇指运动的旋臂是外旋,见图1.30和图1.31。
图1.28 左小臂内旋
图1.29 右小臂内旋
图1.30 左小臂外旋
图1.31 右小臂外旋
从力学上分析,旋臂加入一个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所组成的力系),这个力偶能改变攻防的方向,有“四两拨千斤”的功能。旋臂运动的外形变化比较小,在攻防的运用中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设想对方用一把折扇向我方进攻。我方以倒卷肱一式接招,见图1.32~图1.34。我方右手垂肘立掌让过扇锋,翻腕套住扇骨,小臂外旋使对方失控。
图1.32 让过扇锋
图1.33 套住扇骨
图1.34 外旋
从养身上看,旋臂运动增强小臂旋转功能,有防治该部关节炎的功效。
通常在脚提起后,脚尖要向下,脚面要微绷,见图1.35(有的传人建议脚尖自然下垂,不必微绷,这也是可取的),绷脚时脚掌和小腿的夹角大于直角。分脚时要绷脚,见图1.36。
图1.35 绷脚
图1.36 分脚
脚在自然位置时脚掌和小腿垂直,见图1.37。
图1.37 自然
蹬脚时脚尖要内勾,这时脚尖上勾,脚面要微上抬,见图1.38。勾脚时脚掌和小腿的夹角小于直角。
图1.38 勾脚
打太极拳时要五趾抓地。平时站立时脚掌自然踏地,五趾松松着地,见图1.39。打太极拳全掌着地时要将五个脚趾向下按,五趾抓地能增加脚与地的接触面积,见图1.40,因而增加了整体的平衡度。
图1.39 脚掌自然着地
图1.40 五趾抓地
与五趾抓地相反,脚趾上翘是将脚趾向上弯,因而脚趾和脚底间的夹角小于180°,见图1.41、图1.42。脚提起时,通常脚尖最后离地,脚趾上翘帮助脚尖平稳离地,见图1.41;脚落地时,通常脚尖先落地、脚趾上翘,帮助脚尖平稳落地,见图1.42。
图1.41 提脚翘趾
图1.42 翘趾落脚
转脚是通过旋腿来实现的。眼向脚看,小趾向大趾运动的旋转是内旋。图1.43是左腿内旋。图1.44是右腿内旋。
图1.43 左腿内旋
图1.44 右腿内旋
眼向脚看,大趾向小趾运动的旋转是外旋。图1.45是左腿外旋。图1.46是右腿外旋。
图1.45 左腿外旋
图1.46 右腿外旋
两脚并拢,上体直立,重心在两脚正中,见图1.47。
图1.47 并步
两脚平行向前,两脚间距离约两拳宽,上体直立,两腿屈蹲,重心在两脚正中,见图1.48。
图1.48 小马步
两脚平行向前,两脚间距一肩宽,上体直立,重心在两脚正中,见图1.49。
图1.49 肩宽步
两脚平行向前或两脚尖稍外撇,两脚距离与肩同宽或略大于肩宽,两腿屈蹲,上身中正,重心在两脚正中,见图1.50。马步可高可低,根据各人情况而定。
图1.50 马步
两脚左右开立,两腿屈蹲,两脚相距2~3脚,重心在两脚间但偏于一脚,两脚尖外撇但偏重脚脚尖外撇略多一点,见图1.51。
图1.51 偏马步
前腿屈膝前弓,膝不过脚尖;后腿向后自然伸直,后脚尖内扣,后脚尖和前脚尖成约45°夹角;两脚横向距离一肩宽,前后距离一步长,步长随各人行架高低而定;两脚掌全掌着地;重心在两脚间但倚重于前脚;上体中正,胸与前脚同向,见图1.52。
图1.52 宽弓步
前腿屈膝前弓,膝不过脚尖;后腿向后自然伸直,后脚尖内扣,后脚尖和前脚尖成约60°夹角;两脚横向距离约为零,前后距离一步长,步长随各人行架高低而定;两脚掌全掌着地;重心在两脚间但倚重于前脚;上体中正,胸侧向和胯同向,见图1.53。
图1.53 窄弓步
后腿屈蹲,全脚掌着地,屈蹲高度随各人行架高低而定;前腿微屈舒展于前,前脚掌或脚跟轻轻点地;后脚尖和前脚尖成约45°夹角;重心在两脚间但几乎全在后脚;上体中正,胸与前脚同向,见图1.54。
图1.54 虚步
一腿屈蹲,脚尖外撇;另一脚侧向伸出一步长,步长随各人行架高低而定,脚尖内扣(或前指);两脚掌全掌着地;重心在两脚间但倚重于屈蹲之脚;上体中正安舒,见图1.55。
图1.55 扑步
一腿独立,膝部微屈,脚尖外撇,全掌着地,五趾抓地;另一腿屈膝上提于体前,膝高于腰腹,小腿垂直,脚面微绷(或自然下垂);重心在独立脚掌内;上体中正安舒,胸与前面提起之脚同向,见图1.21。
一腿屈蹲,屈蹲高度随各人行架高低而定,脚尖外撇,全掌着地,五趾抓地;另一脚脚尖在屈蹲脚侧一拳宽处轻轻点地,脚面微绷,脚趾上翘;重心在两脚间但几乎全在屈蹲之脚;上体中正安舒,胸向前,见图1.56。
图1.56 丁步
两腿交叉靠拢下蹲,前脚全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前掌着地,后腿膝部靠于前小腿外侧,臀部位于后脚跟上方。上体中正安舒,胸向前,见图1.57。
图1.57 歇步
两腿趟地,右腿屈膝内侧贴地,左腿伸展,脚尖翘起。上体自然略微前倾,见图1.58。
图1.58 跌叉
太极步是在移动时要处处平衡的步态。太极拳论中有“迈步如猫行”之说。这是说打太极拳迈步时要像猫一样轻灵、松沉。力学上实现轻灵就是要在全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平衡就是要让人体重心位于支撑面内。支撑面是两脚或一脚与地的接触面。人体重心将人体各部重量综合成一个点。由该点画垂线至地面,垂线与地面的交点在支撑面内则平衡,见图1.59。垂线与地面的交点在支撑面外则不平衡,见图1.60。
图1.59 平衡
图1.60 不平衡
人的日常步态和太极步不同。日常步态不是处处平衡,步履堪重,但走路效率高。太极步处处平衡,步履轻盈,耗能大,却利于攻防,还能帮助养身。
人向前走路就是不断地将重心移向前方。两脚前后替换,重心随之前移。有时前后两脚着地,这时支撑面拉得开,重心在支撑面内,人体平衡,见图1.61。当后脚刚离地时,前脚单脚支撑,支撑面小,重心在支撑面外,人体不平衡,见图1.62。后脚由后向前运动,在经过另一脚时,有一段时间是单脚支撑,但重心在支撑面内,人体平衡,见图1.63。当前脚快要着地时,后脚单脚支撑,支撑面小,重心在支撑面外,人体不平衡,见图1.64。前脚落地后两脚着地,这时支撑面拉得开,重心在支撑面内,人体平衡,见图1.65。
图1.61 平衡
图1.62 不平衡
图1.63 平衡
图1.64 不平衡
图1.65 平衡
图1.61~图1.65示出了人前行一步过程中经过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五个阶段。这里指的是垂直方向的平衡。在平衡位置(图1.61、图1.63和图1.65)上停下来,人体还能维持平衡,而在不平衡的位置(图1.62和图1.64)上停不下来。在图1.61中,人开始用后脚推动人体到图1.62的位置,并在水平方向形成一个速度。速度和人体质量的乘积为动量,这个动量使人体从不平衡位置(图1.62)变到平衡位置(图1.63),又继续变到不平衡位置(图1.64)。走路的目的是在水平方向移动重心,到了图1.64的位置,重心还在继续前移,是动量将人体从不平衡位置(图1.64)推动到平衡位置(图1.65)。动量使前脚落地前在垂直方向有一个速度,落地时这个速度突然变为零,因而脚和地之间有一个冲击。夜深人静时不难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急走时“咚咚”的脚步声也并不奇怪。事实上,人的步态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是用最小能量走最多路的机能。
经典太极拳论对步伐的要求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是指打太极拳时有一系列的前后左右移动。打太极拳的目的和高效率走路不同。打太极拳是为了攻防和锻炼。为攻防起见,打太极拳和走路的不同之处是还要锻炼人的技击能力,因此要求移动时的位置处处平衡,即寓“中定”于前后左右移动之中。太极拳步分三个分动:重心移于定脚;收回动脚然后出脚至目的地;重心移于定式时的两脚间。第一分动将重心从两脚间移于定脚,因而动脚能随人的意向运动;第二分动收回和伸出动脚时重心保持在定脚,因而运动动脚过程中人体平衡;第三分动在两脚都着地时将重心移动于两脚之间。所有分动都有一定的目的,但前提是一样的,即重心要在支撑面内。一分动和三分动有重心的移动,二分动却没有重心的移动。由此可见,太极步重心运行速度很不均匀。为锻炼起见,打太极拳可用不同于走路的步态,多消耗一点能量,锻炼更多的机能。
打太极拳要行云流水,体现在步法上即要轻起轻落。离地或落地时脚的速度要几近于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理解太极拳理论中关于腿的虚实的论述。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讲到太极拳步法时指出:“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为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为之虚。”从力学上定义,承重多于体重一半的腿为实腿;承重少于体重一半的腿为虚腿;承全部重量之单腿为纯实腿;完全不承重之腿为纯虚腿。
有了虚实腿和纯虚实腿的力学定义,就能说明太极步法的虚实变换和轻起轻落的意义。太极步法的虚实变换是要不断地变化两腿承重的比例。双重是太极拳学练者要避免的毛病。双重就是不能变化两腿承重的比例。由此可见,虚实的内涵是变化,是运动。
一条腿是纯实腿时另一条腿才能实现轻起轻落。日常步态起脚和落脚时步履堪重是因为当时的承重腿不是纯实腿。起脚(图1.62)时后脚的蹬力给人体一个加速度,这个加速度的垂直分量和人体质量的乘积抵消一部分重力。这时承重腿不需要承重全部人体重力,所以不是纯实腿。落脚(图1.64)时前脚有一个速度。这个速度的垂直分量在落脚时很快变为零,使此速度减速的加速度和人体质量的乘积抵消一部分重力。这时承重腿也不需要承受全部人体重力,所以不是纯实腿。太极步之所以能实现纯实腿,是因为能把重心平稳地移到承重腿上,且提脚处加速度为零,落脚处速度为零。或者说提脚处不能用力,落脚处不能往下送。
虚腿转脚法在该腿是虚腿时外撇或内扣脚尖。从一个步型运动到另一个步型的过程中常需要将某脚的脚尖在原地改变方向。例如从左宽弓步(图1.66点画线脚印)前进一步变到右宽弓步(图中实线脚印)的过程中需要将左脚尖在原地外撇(图中的弧形箭头)。二十四式太极拳运用虚腿转脚法:左宽弓步定式时前腿是实腿,上体后坐后重心离开前脚,前腿变虚腿,这时撇脚尖。虚腿转脚法可减小在撇脚过程中膝盖的承重量。虚腿转脚时重心有一个后坐再回移,这从防御上考虑会帮助缓冲,从进攻上考虑会损失一点时间。
图1.66 虚腿转脚俯视
实腿转脚法在该腿是实腿时外撇或内扣脚尖。从一个步型运动到另一个步型的过程中常需要将某脚的脚尖在原地改变方向。例如从左宽弓步(图1.67点画线脚印)前进一步变到右宽弓步(图中实线脚印)的过程中需要将左脚尖在原地外撇(图中的弧形箭头)。传统杨式太极拳运用实腿转脚法:左宽弓步定式时前腿是实腿,上体重心不变,这时撇脚尖。实腿转脚法在撇脚过程中膝盖的承重量较大。实腿转脚法没有虚腿转脚法中的重心后坐回移,因而可加快承转的速度。
图1.67 实腿转脚俯视
这里以实腿转脚(图1.67)为例,虚腿转脚(图1.66)的情况可以此类推。如图1.68所示,左脚尖离地,主要由大腿的肌肉合成一个旋矩,该旋矩使整条大腿绕脚跟和髋关节组成的轴线旋转,重力作用于胯的正中。地面对脚跟有一个反力。该反力的大小等于左腿的承重力。承重力是重力分成于该腿的力。本例中实腿转脚时,承重力约为重力的6~7成。地面的摩擦力和反力成正比。摩擦力沿周向作用于脚跟,而形成一个摩擦力矩,见图1.69。摩擦力矩和反力成正比,也就是和承重力成正比。虽然踝关节有一些旋转功能,一般不建议在旋腿的同时旋踝关节。整条大腿要承受反力和摩擦力矩,膝盖也不例外,但膝盖是一个薄弱环节,练法不当,容易受伤。要在旋腿时保持脚尖、脚跟、膝盖和髋关节四体在一个平面内,这样整条大腿各处只有正向弯曲,踝和膝都没有侧向曲折,所以脚方向的改变是通过旋腿来实现的。实腿转脚时的承重力和摩擦力矩都比虚腿转脚时的量大。
图1.68 作用于腿上的力
图1.69 脚跟下摩擦力矩的形成
起脚要轻,要逐渐提起脚掌,即提起脚掌的一部分,然后让另一部分离地。人站立时小腿与地的夹角为90°,见图1.70,因而小腿与脚掌的夹角以90°为自然状态。脚尖最后离地的情况占多数。先将脚跟提起,脚面绷至一定程度,以帮助伸展脚的长度,见图1.71,这时脚趾上翘,但仍然点地。然后提起脚尖,见图1.72。
图1.70 站立位置
图1.71 提脚跟
图1.72 提起脚尖
也有脚跟最后离地的情况。先脚尖离地,见图1.73。然后提起脚跟,见图1.74。
图1.73 脚尖离地
图1.74 提起脚跟
实现轻起后脚有两个要点:起脚前重心要移到前脚;起脚时通常先起脚跟离地,最后脚尖离地。下面讨论几个例子。
太极拳中常需要向前方连续做几个宽弓步。我们来看从左宽弓步变到右宽弓步的起脚过程。
(1)虚腿转脚法(图1.66):国家竞赛套路(如四十二式太极拳)常采用虚腿转脚法。左宽弓步的重心在两脚间靠近前脚处,见图1.75。以下是实现轻起的过程。上体后坐将重心移近后脚,前脚舒展,脚尖离地,见图1.76。前脚尖外撇落地,重心移回,见图1.77。重心移到前脚,后脚舒展,脚背绷展,脚趾上翘,见图1.78。脚背绷展可帮助后腿伸长,进而平稳地将重心移到前脚。这样人体的重量全部放在前脚,前脚是纯实腿,后脚尖和地面似触非触,两者间没有力。然后把后脚提起,见图1.79。
图1.75 宽弓步
图1.76 后坐虚腿
图1.77 撇脚尖回移
图1.78 移重心于前脚
图1.79 提起后脚
(2)实腿转脚法(图1.67):传统套路(如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常采用实腿转脚法。实腿转法没有重心的后坐回移,撇脚尖直接由图1.75所示变到图1.77所示。后脚轻起过程是图1.75、图1.77~图1.79。
前面叙述了前脚尖需要外撇的轻起过程,根据情况的需要,前脚尖也可能内扣,可以用虚腿转脚或实腿转脚实现脚尖内扣,重心移到前脚后再轻提后脚。在前脚尖不需要转动的情况,可直接将重心移到前脚后再轻提后脚。
太极拳中需要从窄弓步变成其他步型,通常用实腿转脚法实现撇脚。左窄弓步运动到左独立的轻起过程:左窄弓步的重心在两脚间靠近前脚处,见图1.80。保持重心不变,实腿撇脚至图1.81。重心移到前脚,后脚舒展,脚背绷展,脚趾上翘,见图1.82。然后把后脚提起至图1.83。
图1.80 窄弓步
图1.81 实腿撇脚尖
图1.82 重心移于前脚
图1.83 提起后脚
实现前脚轻起有两个要点:起脚前重心要移到后脚;起脚时通常脚跟先起,最后脚尖离地;特殊情况下脚跟后离地。下面讨论几个例子。
(1)宽弓步起前脚。竞赛套路的十字手招式中要将宽弓步变成肩宽步。这时需要将前脚收回到一肩宽处。起脚过程:中间可两次扣脚以帮助重心平衡移动,见图1.84~图1.88。右宽弓步的重心在两脚间靠近前脚处,见图1.84。上体后坐将重心移近后脚,前腿舒展,脚尖离地,见图1.85。前脚尖内扣落地,重心继续移近后脚,见图1.86。重心移到后脚,前脚跟内扣,前脚面舒展,见图1.87。再把前脚尖提起,见图1.88。如果宽弓步不是很大,可以在图1.84中提脚跟而直接进入图1.87。
图1.84 右宽弓步
图1.85 后坐
图1.86 前脚内扣
图1.87 重心移于后脚
图1.88 提起前脚尖
(2)跟步前起脚。二十四式太极拳从左野马分鬃到白鹤亮翅的承转过程中后脚要跟进半步。跟进后后脚尖点地,重心在前脚中,见图1.89。接着重心移到后脚,前脚跟提起,见图1.90。再把前脚尖提起,见图1.91。
图1.89 跟步
图1.90 重心移到后脚
图1.91 提起前脚尖
(3)虚步起前脚。虚步起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脚尖点地虚步起前脚。脚尖点地虚步的人体重心很靠近后脚,前脚尖点地,见图1.92。微后坐使重心移到后脚,见图1.93。然后将前脚脚尖提起,见图1.94。
图1.92 脚尖虚步
图1.93 微后坐
图1.94 提起脚尖
第二种情况是脚跟点地虚步起前脚。脚跟点地虚步的人体重心很靠近后脚,前脚跟点地,见图1.95。微后坐使重心移到后脚,见图1.96。然后将前脚脚跟提起,见图1.97。
图1.95 脚跟虚步
图1.96 微后坐
图1.97 提起脚跟
实现侧面的脚轻起有两个要点:起脚前重心要移到另一脚;起脚时先起脚跟,最后脚尖离地。下面举例说明。
肩宽步起脚: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收势需要从肩宽步起脚。肩宽步的重心在两脚之间,见图1.98。将重心移到一脚,另一脚脚跟提起,见图1.99。再把该脚脚尖提起,见图1.100。
图1.98 肩宽步
图1.99 重心移到实脚
图1.100 提起虚脚尖
落脚要轻,要逐渐落下脚掌。即先脚尖或脚跟落地,然后全脚掌到位。究竟是脚跟先落地还是脚尖先落地,可根据当时小腿与地的夹角确定。人站立时小腿与地的夹角为90°,见图1.101,因而小腿与脚掌的夹角以90°为自然状态。小腿与地的夹角大于90°时脚跟离地近,应脚跟先落地(图1.102),然后全掌落地(图1.103)。小腿与地的夹角小于90°时脚尖离地近,应脚尖先落地,脚面绷至一定程度,以帮助伸展脚的长度,见图1.104,这时脚趾上翘,便于点地,然后全掌落地,见图1.105。简单来说,前落脚时宜脚跟先落地,后落脚时宜脚尖先落地。侧落脚可以脚尖或脚跟先落地,不同的太极流派选择各自的侧落脚法。
图1.101 站立位置
图1.102 脚跟先落地
图1.103 全掌落地
图1.104 脚尖先落地
图1.105 全掌落地
实现前脚轻落有两个要点:落脚前重心在后脚;落脚时宜脚跟先落地,然后脚尖落地;特殊情况下仅脚尖落地。下面讨论几个例子。
(1)宽弓步落前脚。左搂膝拗步中有一个前落脚。前脚提起,后脚独立,重心位于后脚,见图1.106。实现轻落的过程:保持重心不变,前脚伸出并脚跟轻轻点地,见图1.107。然后重心前移,前脚尖落地,成弓步,见图1.108。
图1.106 提脚
图1.107 前脚跟落地
图1.108 移重心,前脚尖落地,成弓步
(2)虚步落前脚。偶尔,前落脚也可仅脚尖落地。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白鹤亮翅就是一例。接前面弓步前脚提起,后脚独立,重心位于后脚,见图1.109。保持重心不变,前脚伸出并脚尖轻轻点地,见图1.110。然后重心微微前移成虚步,见图1.111。
图1.109 提脚
图1.110 左脚尖落地
图1.111 重心微微前移成虚步
实现后脚轻落有两个要点:落脚前重心在前脚;落脚时宜脚尖先落地,然后脚跟落地。下面举例说明。
虚步落后脚: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倒卷肱有一个后落脚。后脚提起,前脚独立,重心位于前脚,见图1.112。保持重心不变,后脚伸出并脚尖轻轻点地,见图1.113。然后重心后移,后脚跟落地,成虚步,见图1.114。
图1.112 提脚
图1.113 落后脚尖
图1.114 重心后移,后脚跟落地,成虚步
实现侧面的脚轻落有两个要点:落脚前重心在另一脚;落脚时可以脚尖或脚跟先落地,不同的太极流派选择各自的侧落脚法,然后脚掌到位。下面举例说明。
(1)杨式横跨步落脚。多数太极拳包括杨式太极拳在向左右两侧横跨步时以脚尖先落地。下面以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起势为例来说明。左脚提起半拳高,重心位于右脚,见图1.115。保持重心不变,左脚横跨并脚尖轻轻点地,见图1.116。重心横移,脚跟落地,成一肩宽步,见图1.117。
图1.115 提脚
图1.116 脚尖轻轻点地
图1.117 重心横移,脚跟落地,成一肩宽步
(2)陈式横向出步落脚。陈式太极拳在向左右两侧横向出步时以脚跟先落地。下面以陈式五十六式太极拳的左单鞭为例来说明。左脚提起半拳高,重心位于右脚,见图1.118。保持重心不变,左脚横跨并脚跟点地,见图1.119。左脚跟铲地横向运动,随之重心略微横移,见图1.120。重心横移,左脚尖落地,成左偏马步,见图1.121。
图1.118 提脚
图1.119 脚跟侧落
图1.120 铲脚
图1.121 重心横移
起脚前要把重心完全移到定脚(见本章后面定脚始位的定义),起脚过程中重心不变,起脚时先起脚尖或脚跟,然后逐渐提起全脚。动脚提起后运动至目的地的上方,运脚过程中应把重心保持在定脚。动脚到达目的地上方后用脚跟或脚尖轻轻点地,点地时重心仍保持在定脚,然后逐渐全脚落地于动脚终位(见本章后面的定义)。
人自然站立时通常两脚朝前,内八字的人两脚尖偏里,外八字的人两脚尖偏外。为讨论简单,这里设定人自然站立时两脚朝前,见图1.122。图1.123示出了髋关节的构造。大腿相对于盆骨有一定的外旋能力。
图1.122 两脚朝前
图1.123 髋关节的构造
在膝关节处,小腿相对于大腿几乎没有外旋转能力,见图1.124。在踝关节处,脚尖相对于小腿略有外旋能力,见图1.125。
图1.124 膝关节
图1.125 踝关节
两脚经过各自的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连接于盆骨。两脚尖之间的夹角取决于这六个关节的外旋能力。通常人在直立时能将两脚尖外摆至夹角120°左右,见图1.126。芭蕾舞演员经过训练,能将两脚尖外摆成一字。对通常人来说,这个夹角限度是120°左右。如果两腿弯曲一点,两脚尖的外摆夹角略有增加,但增加量有限,见图1.127。杨式传统套路中有几个动作(如玉女传梭)需要这个夹角限度为135°。经过锻炼,这个角度还能实现。太极拳中的落脚法和这个限度很有关系。定脚始位和动脚终位(见后面的定义)间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小于120°时可做前落脚,这个夹角大于120°时宜做后落脚(作为例外,传统杨式玉女传梭可做135°前落脚)。下面以两个例子来说明落脚法和夹角限度的关系。
图1.126 直立时夹角
图1.127 屈腿时夹角
(1)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左野马分鬃。接起势定式马步,提左脚于右脚旁,重心移到右脚,见图1.128。保持重心不变,左脚向左后方运动,左脚跟轻轻落地,见图1.129。左脚尖落地,右脚跟外碾,移动重心,两脚到位,见图1.130。定脚始位脚尖向南,动脚终位脚尖向东。定脚始位脚尖和动脚终位脚尖间的夹角是90°,这个夹角小于120°,因而左野马分鬃宜用前落脚法。
图1.128 右脚独立
图1.129 左脚跟落地
图1.130 左宽弓步
(2)四十二式太极剑的弓步平斩。该式中定脚始位向东南,见图1.131;动脚终位向西,见图1.135。定脚始位脚尖和动脚终位脚尖间的夹角是135°。这个夹角大于120°,因而这时不宜用前落脚法,而要用后落脚法。接转身下刺定式左宽弓步,提右脚于左脚旁,重心移到左脚,见图1.131。保持重心不变,右脚向后方运动,右脚尖轻轻落地,见图1.132。右脚跟内扣落地,移动重心,见图1.133。左脚尖内扣,继续移动重心,见图1.134。右脚尖外撇,移动重心到位,见图1.135。
图1.131 提脚
图1.132 脚尖后落脚
图1.133 移动重心
图1.134 左脚尖内扣
图1.135 右宽弓步
太极拳的许多动作要求将一脚提于空中,并在空中移动一段路程。通常建议脚离地半拳高。这里半拳高是定性的说法。首先是脚要离地,因而在空中运动时该脚不接触地面。但是脚不要离地太高,太高了动作不易实现,并且会提高重心,对稳定度不利。脚离地时有时脚尖在下,有时脚跟在下,并且不断变动,因而半拳高只是一个平均参考量值。
太极拳的许多动作要求将一脚从始位提于空中,并在空中移动一段路程,然后落脚于终位。从开始位置到终了位置间的运脚路线很重要。
例如,左野马分鬃从马步开始(图1.136),而结束于左弓步(图1.138)。右脚是定脚,在马步变到弓步过程中脚跟外撇,但总体位置不变。左脚是动脚,需要从马步的动脚始位变到弓步的动脚终位,见图1.137。定脚始位脚尖向南,动脚终位脚尖向东。动脚终位位于动脚始位左后方。几何上的最短线如图中点画线箭头所示。实际上没有人用最短线来运脚,这是因为几何上的最短线不是力学上的有效路线。
图1.136 马步开始
图1.137 运脚过程
图1.138 弓步结束
要在单腿承重时保持平衡,人体重心必须位于承重脚掌内。在图1.139中,各肢体收拢,比较容易达到平衡。如果把手脚向一边伸出,手脚的重量向外移,为了保持平衡,身体的重量必须向反方向移,因而上体会倾斜,见图1.140。另外,在图1.139肢体收拢的姿势,做单腿转动比较容易实现,而在图1.140肢体开展的姿势,做单腿转动比较困难。
图1.139 肢体收拢
图1.140 肢体放开
花样溜冰运动员在手脚伸展时开始旋转,然后把手脚收回,观众可看到运动员的旋转角速度突然大增。力学的旋转用角动量来衡量。角动量等于转动惯量和角速度的乘积,见式(2.42)。花样溜冰运动员启转后角动量变化不大,这时把转动惯量减小,角速度必然增大,因而赢得观众的喝彩。可见转动惯量小时转动比较容易,转动惯量大时转动比较困难。转动惯量是肢体质量和肢体与重心距离平方的乘积的总和,或者说转动惯量和肢体的分布有关,见式(2.37)。肢体分得越开,转动惯量越大,肢体分开得越近,转动惯量越小。花样溜冰运动员在肢体分开时,也就是大转动惯量时培养角动量,而在肢体合拢时,用减小转动惯量来增加角速度。太极拳在转动中遵循同样的力学原理,在转动惯量小时转动比较容易。
在转动中,牛顿第二定律引申为转动定律:力矩等于转动惯量乘以角加速度,见式(2.57)。打太极拳从没有转动开始,需要一个角加速度来启转。式(2.57)中的角加速度必须由力矩产生。单腿独立时的力矩来自于脚掌与地面的摩擦力,见图1.141。前脚掌和后脚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作用于前后脚掌间的力臂组合成一个摩擦力矩。这个力矩通过踝关节(见图1.142)、膝关节、髋关节和腰椎(见图1.143)来推动人体转动。
图1.141 单脚转动
图1.142 踝关节传力
图1.143 髋关节和腰椎传力
脚掌的长度有限,脚掌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又由许多外界因素决定,所以式(2.57)中左端的摩擦力矩也有限。为了在式(2.57)右端产生角加速度,必须减小转动惯量。减小转动惯量的有效途径就是向心收拢。
力学上有效的运脚路线由三部分连贯而成,即向心收脚、拢体转动、离心出脚。向心收脚就是将纯虚脚向重心收拢,目的是减小转动惯量。转动在转动惯量减小后开始,这样摩擦力矩就比较容易推动人体转动。转动结束后将纯虚脚离开重心伸出。
仍以左野马分鬃为例,力学上的理想运脚过程是(图1.144):保持重心在右脚,将左脚向心收至动脚近位(动脚近位是动脚离定脚最近的位置,通常两脚相距约一拳宽);保持重心在右脚,用摩擦力矩使刚体转动;保持重心在右脚,将左脚离心向动脚终位伸出。
图1.144 力学理想运脚路线
但是人体不是刚体,收脚、转动、出脚的运动不可能各自独立,图1.144中120°转动转过了头,图中的折线运动也不易完成,所以在实际运脚时,上述一系列运动都融合贯通,如图1.145所示。
图1.145 太极拳运脚路线
运脚前的预备动作是重心移到右脚,左脚跟先离地,准备脚尖轻轻离地。这样运脚开始时左脚尖在地上(图1.145中点画线脚尖脚印),但和地面之间没有接触力。运脚过程如表1.1所示。
表1.1 运脚过程
表中有三项同时进行的动作。第一项在全部运脚过程中,体型不断变化,但重心要保持在右脚。第二项左脚尖原来朝南,在全部运脚过程中逐渐改变方向,最终朝向东。其间脚尖90°的转向可以分配于收脚、画弧、出脚过程中,见图1.145中的虚线脚印。顺便提及,左脚尖的方向和上体胸的方向不是一回事。从脚尖到胸中间有踝、膝、髋、脊的关节。虽然胸最后方向也是东,但在运动中胸的方向迟后于左脚尖的方向。第三项由三件事串连而成。收脚的意图是向心收缩走一条直线,但由于下面要连接画弧,这条路线略有弯曲。为了衔接收脚和出脚,中间左脚自然画一段小弧。小弧的近处两脚间距约一拳宽。出脚的意图是离心伸出走一条直线,但由于前面要连接画弧,这条路线略有弯曲。动脚沿一条光滑曲线从始位经过近位运动到终位,见图1.145中的点画线—虚线—实线脚印。在出脚过程中,本来脚尖朝下,随着腿的舒展自然变成脚跟朝下,见图1.145中虚线脚印由脚尖变脚跟。最后脚跟轻轻点地,但和地面之间没有接触力。
图1.146 扭动
另一方面,人体重心有一定高度,摩擦力矩却在地面。如果人没有单脚站稳,重心向地面的垂线不通过力矩中心,见图1.146。重心和力矩中心间有一个垂直差距。这时摩擦力矩除了推动人体转动外,还和垂直差距组合成一个扭动作用。这个扭动作用减低了人体的平衡度。减低重心的高度可以减小这个垂直差距。因而转体时蹲得低则平衡度好,站得高则平衡度差。
图1.148示出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中从左虚步(图1.147)到左宽弓步(图1.149)的运脚路线。
图1.147 左虚步
图1.148 运脚路线
图1.149 左宽弓步
图1.151示出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中从左宽弓步(图1.150)到右宽弓步(图1.152)的运脚路线。
图1.150 左宽弓步
图1.151 运脚路线
图1.152 右宽弓步
有时脚的方向需要在原高度就地调整一下,称为碾脚。通常脚的被碾部位高度变化不大(这是和撇扣脚的区别)。前面已经有一例,即左野马分鬃从马步变成弓步,见图1.128~图1.130。
马步右脚尖向南,弓步右脚尖向东南。定脚右脚需要在原地调整45°左右,见图1.129、图1.130。有两种方法来调整:以前脚掌为轴,将脚跟外碾;以前脚跟为轴,将脚尖内碾。这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各人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师承的指导而定。这里建议使用前法,下面叙述原因,如图1.153所示。脚尖内碾法从点画线脚印变到虚线脚印,减小了两脚间的距离;脚跟外碾法从点画线脚印变到实线脚印,增加了两脚间的距离,同时降低了整个人体的重心,因而脚跟外碾法增加了稳定度,特别是在到位之际给人一种沉稳又舒展的感觉。通常各人有自定的拳架高度,拳架高度又决定了两脚间的距离。出脚可近一点,用外碾法增加的距离来补足其余。外碾法对放低架子有帮助。
图1.153 碾脚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双峰贯耳从左独立变成弓步(右蹬脚至双峰贯耳),见图1.154~图1.156。定脚左脚可以脚掌为中心,脚跟外碾45°,见图1.155。
图1.154 右蹬脚
图1.155 碾脚跟
图1.156 双峰贯耳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倒卷肱右虚步变成左虚步,见图1.157~图1.159。定脚左脚可以前脚掌为中心,脚跟外碾45°,见图1.158。
图1.157 倒卷肱右虚步
图1.158 碾脚
图1.159 倒卷肱左虚步
脚尖外撇是以脚跟为轴,脚尖略抬起,将脚尖向人体外撇的运动,见图1.160、图1.161。
图1.160 脚尖抬起
图1.161 脚尖外撇
脚跟外撇是以前脚掌为轴,脚跟略抬起,将脚跟向人体外撇的运动,见图1.162、图1.163。
图1.162 脚跟抬起
图1.163 脚跟外撇
脚尖内扣是以脚跟为轴,脚尖略抬起,将脚尖向人体内扣的运动,见图1.164、图1.165。
图1.164 脚尖抬起
图1.165 脚尖内扣
脚跟内扣是以前脚掌为轴,脚跟抬起,将脚跟向人体内扣的运动,见图1.166、图1.167。
图1.166 脚跟抬起
图1.167 脚跟内扣
定脚始位是定脚在转体运脚前的位置。打太极拳需要运脚。运脚时一个脚站定,另一个脚运动。运动动脚时定脚的位置是定脚始位。例如从起势的马步变到左野马分鬃的弓步中,右脚正南是定脚始位,见图1.128。四十二式太极剑的弓步平斩中转体135°,定脚始位向东南,见图1.131。从左宽弓步变到右宽弓步中,左脚东北向是定脚始位,见图1.151(这是左脚尖已经外撇的位置)。
动脚终位是动脚在转体运脚后定式的位置。动脚落地后定式时的动脚位置是动脚终位。例如从起势的马步变到左野马分鬃的弓步中,左脚正东是动脚终位,见图1.130。四十二式太极剑的弓步平斩中转体135°,动脚终位正西,见图1.135。从左宽弓步变到右宽弓步中,右脚正东是动脚终位,见图1.151。
步法是从一个步型变到另一个步型的全过程,包括起脚、运脚和落脚。本书第6章将介绍太极拳的五个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
太极拳中常把人体大致划分成三个部分,见图1.168。上盘包括胸、头和上部肢体。腰是中盘。下盘包括臀、胯和下部肢体。
图1.168 太极三盘
有诗为证:
太极韵
下盘沉而稳,
中盘活如轮。
上盘顺而准,
气腾意传魂。
这首诗叙述了打太极时人体各部的基本功能。下盘是基地,运步要沉,定步要稳,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衡。上盘是用于攻防的主要部位,攻要准,防要顺,招招式式都要恰到好处。中盘既要将下盘的稳定传给上盘,又要将上盘受到的各种力传给下盘,中盘一定要灵活。“气腾意传魂”是说内脏和肢体都要有能量充盈的感觉,而意念则是太极拳的灵魂。
实招是真正用于攻防的招式,虚招是备用或疑敌的招式。虚招和实招可以互为转变。虚招被用上了就变成了实招,实招不用就变成了虚招。例如左搂膝拗步中左手搂有两个意图:一是防御对方的进攻,二是疑敌。所以在搂之始,可以认为是虚招。如果搂上对方,为实招,否侧仍为虚招。左搂膝拗步中右手按的意图是攻击对方的肢体。按中当为实招,在单练时按中意中的对方,仍为实招。发掌没完成,中途废去而做了其他招式,则为虚招。
力学中把推手的双方简化成物体。两方接触就是力学中的碰撞,见图1.169。力学中的碰撞是两个动量的相互作用,碰撞前后两方动量之和不变,但是碰撞后各自的动量会重新分配。动量是速度和质量的乘积。这里的动量是人体动量和大地支撑的综合动量,见图1.169中的图影示意。人体本身在运动,有动量。地面对人体的正压力和摩擦力在支持着人的运动,所以碰撞和人体如何利用地面有很大关系。我方在我方支撑面上运动,我方的运动和支撑面一起形成我方综合动量。对方在对方支撑面上运动,对方的运动和支撑面一起形成对方综合动量。推手就是我方综合动量和对方综合动量的碰撞。本书第5章将做出定性分析,第9~11章将做出定量分析。
图1.169 推手是力学中的碰撞
在推手中失稳被定义为失败。失稳就是重心越出支撑面。重心越出支撑面时人体不稳定,将导致人体倒地。
推手时人体要利用地面的支持。一旦失去地面支持,该方就面临危机。如果应对不当,该危机将导致失稳。地面对人体有两种支持——正压力和摩擦力。失去地面支持就是其中一种支持符合临界条件,因而有两种临界条件——正压力临界条件和摩擦力临界条件。正压力临界条件被称为失根条件,见式(9.2)。摩擦力临界条件被称为打滑条件,见式(2.79)。
失根临界条件是地面对脚底的正压力为零。人和地面相连,在力学上就是地面对人体有正压力。太极拳中说落地生根,在力学上就是正压力不为零。由此可见,正压力越大,根就越牢。正压力为零就是失根。正压力为零是脚离开地面的临界条件,见式(9.2)。失根后正压力仍然为零,不可能为负。本书将在第9~11章中做定量分析。
打滑临界条件是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为正压力和摩擦系数的乘积。设有一外力沿地面切向作用于人体,同时地面有一个摩擦力沿切向反向作用于人体。如果外力不大,摩擦力和外力相等,人体不动。当外力增加时,摩擦力同量增加,以使人体在切向满足力学平衡条件。当外力增加到一定量值时,人体开始打滑。这时,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最大摩擦力等于正压力和摩擦系数的乘积,见式(2.79)。所以临界条件是摩擦力等于最大摩擦力。当外力再增加时,摩擦力不能增加而只能保持最大摩擦力。这时外力大于摩擦力的部分使人体产生加速度。本书将在第9~11章中做定量分析。
劲是人体和大地的综合动量,详见第8章。没和对方接触的劲是自身的运动性质。劲和对方接触会产生动量传递。本书将在第9~11章中做定量分析。
劲法是动量的有机构成和有效使用。太极拳有八大劲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详见第5、8章。
内劲是人体形成动量和传递力的能力。劲体现了地面和人体综合效应,内劲体现人体本身的功能。人体本身能造成动量,又能传递力。特殊情况是当速度为零时,还有内劲。这时的内劲主要体现在人体在外力作用下能保持形状和传递力。一般情况下内劲是人体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形状和速度来发力的能力。
波是扰动在媒介中的传播。物理波是介质的力学运动,如纵波和横波。化学波是介质的化学反应的传播,如肌体组织的亢奋状态、津液的分泌状态、激素的产生状态,等等。生物波是在生物有机体内的各种有节律的波动,如细胞的有序运动。生理波包括物理波、化学波和生物波。太极拳所讲的气就是意念波,详见第4章。
太极拳之气和呼吸之气不同。呼吸之气是空气,由气体分子组成。太极之气是波。呼吸之气止于肺,太极之气走全身。气有几个特征:气是现实的存在,气不是物质本身,气能传送能量,气可存在并运送到身体的很多部位,人的意识对气有控制能力。
逆腹式呼吸时,横隔肌的上下运动使丹田处的脏腑产生有序扰动,气据此而积累。气集结的同时会开始传播。气传于经脉,传于四肢末梢。
意念波能传播能量。意念波的介质的扰动具有机械能或化学能,当地介质的扰动引起临近介质的扰动,扰动的能量就能传播。能量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在传递过程中能量可转换成不同的形式。能量是一种属性,需要有载体。意念波就是能量的载体,而能量是意念波的属性。
正像人的一举一动都由意念指挥,意念波的扰动和传播可由意念来引导。意念可以指导气的产生。气沉丹田就是用意念指导来产生气源。意念可以指导气的传播。气行九曲珠、大小周天就是用意念来指导气的传播,见图1.170。气行九曲珠可以解释为气运行于十一个关节群及其周围的组织,见图3.8。气运小周天时气循环于任督两脉。气运大周天时,气由丹田向下传播到会阴,分作两股沿大、小腿内侧,直下足心涌泉穴,气从足心出发,沿小、大腿外侧回到会阴部,将气沿督脉上传达头顶百会→上丹田→中丹田,回到(下)丹田,周而复始。
图1.170 人体穴位和经脉
太极拳的发力系统和气的系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太极拳的发力系统符合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物体稳定度原理。发力系统的设计出发点是攻防。太极拳的气的系统不是发力系统,气的系统是内部波动系统,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和提高本体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