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儿心理卫生问题与矫正

少儿心理卫生问题与矫正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症状十分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镇静药物予以治疗。医治儿童抑郁症以心理治疗为主。但不宜长期服药,以免产生副作用。孤僻和迟钝是儿童在精神长期紧张的状态下发生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学龄前与学龄儿童是此症的主体,且男孩较多见,在目前独生子女多的情况下,其发病有所增加。对已确认为初期病态人格的儿童要进行合理的教育与训练,加强纪律教育,以免造成犯罪。

少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感障碍方面。如恐惧、抑郁、沮丧、猜忌、焦虑、不安全感、强迫观念等。

(2)行为障碍方面。如自言自语、说谎、逃学、孤僻、残忍、各种顽固性习惯(如吮指、咬手指甲等)。

(3)异常症状方面。口吃、缄默症、梦游、夜惊、遗尿、神经性厌食、异食癖等。

1过度焦虑反应

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在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时所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可用“焦急”、“忧虑”、“烦燥”、“恐慌”等术语来描述。儿童的过度焦虑反应指的是有些儿童较一般孩子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因小事而过度焦急、烦躁不安、担心害怕,甚至哭闹不休,但并无精神异常。这些孩子性格顺从、做事负责、守纪律,自制力强、缺乏自信心而有强烈的自尊心。焦虑不安常可引起睡眠障碍、做恶梦、食欲不振等。

医治儿童焦虑反应,前提是要避免和消除各种不良刺激,取得孩子的信任,要细致观察孩子的表现,锻炼和培养孩子的意志,教育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对症状十分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镇静药物予以治疗。

2抑郁症

抑郁是指一种以消沉、低落甚至绝望为主要特征的情绪体验状态。患有抑郁症的儿童对忧伤事件的反应通常超出正常反应的许多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低落情绪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恢复。在日常生活中,抑郁症儿童总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感,对事情不能作出决定,不能开展行动,他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毫无兴趣,总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学习,自卑严重,甚至认为自己是毫无价值的人。

医治儿童抑郁症以心理治疗为主。父母和教师要做耐心的思想开导,特别要了解孩子产生自卑的原因,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前途充满信心。通过说明教育,大多数患儿可恢复正常。

3神经衰弱

儿童神经官能症即儿童神经衰弱症。儿童生活不规律,作息制度经常打乱,精神受刺激或损伤,持续性情绪不良,生活和学习极度紧张,高强度集中注意力,学习环境变动频繁等都可以引起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神经衰弱症。女孩多于男孩。主要临床表现有:

(1)以兴奋性增高为主。表现为急躁、不耐烦、不能忍受声光刺激。有时好发脾气、好激动,有时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和不安。常常出现头昏、头痛、心跳等症状。

(2)以抑制性增高为主。如情绪不稳、反应迟钝、全身疲乏无力、忧郁、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食欲不好等。

上述两种表现可交替出现,但无论哪种都有睡眠障碍,如失眠、不易入睡或易睡多梦。该病起病缓慢,发现和诊断较成人困难,但病程较成人短,预后好。需注意与儿童其他疾病相区别,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肝炎等。

治疗一般采用综合措施:首先,分析起病原因,解除其疑病和焦虑情感,使患儿在掌握发病规律的前提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少量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安定)等,对减轻焦虑紧张情绪,改善睡眠障碍有显著疗效。但不宜长期服药,以免产生副作用。另外,要注意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起居,加强体育锻炼

4孤僻与迟钝

孤僻和迟钝是儿童在精神长期紧张的状态下发生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学龄前与学龄儿童是此症的主体,且男孩较多见,在目前独生子女多的情况下,其发病有所增加。

孤僻和迟钝表现常相互伴行,主要表现有:不合群,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对班级荣誉漠不关心;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表现为两眼无神、呆视前方、表情淡漠、行动迟钝;从不将内心体验和感受告诉他人。严重时患儿完全不与人交谈,拒绝回答各种问题。他们又非常敏感,情绪易激动或暴怒。

孤僻行为的原因是心理压力大且持续存在,如父母管教太严,动辄打骂、恐吓,长期心情郁闷;或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儿童所信赖的人突遭不测,或体质差、大病初愈等。

治疗孤僻行为应首先消除各种精神压力因素,如减轻作业负担和开学压力,纠正家长的不良育儿态度等;必要时可更换环境;引导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步摆脱孤僻倾向,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制度,创建和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这些对纠正孤僻和迟钝行为是很有益的。

5性格异常与品行障碍

性格异常是指在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具有某些特别鲜明的消极的性格特征。儿童性格异常主要有多疑、妒嫉、敏感、抑郁、残酷等。

品行障碍是指儿童沾染了某些严重的品德不良行为,主要包括说谎、偷窃、经常逃学等。

这两类心理问题的医治要注重从心理上解除孩子的负担,消除或避免导致产生问题的各种诱因,合理教育与引导。

6病态人格

病态人格大多是从童年或少年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心理变态,到青春期更为明显。病人具有极端反常的性格和很不稳定的态度,表现出一些与社会不相适应的行为。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存在敏感、自私、胆怯等;情感极不稳定,节制力差,急躁、易怒,也有的表现抑郁、悲观,对前途灰心丧气;行动的目的和动机短浅,只顾满足眼前欲望,不考虑后果,容易为偶然的动机或本能所支配。病态人格是在神经系统不健全的基础上,在后天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童年的心理创伤,不合理的教养,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等对病态人格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预防是防止病态人格形成的主要措施。从小应培养儿童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对已确认为初期病态人格的儿童要进行合理的教育与训练,加强纪律教育,以免造成犯罪。

7遗尿症

正常小儿自2~3岁起已能自控排尿。儿童遗尿症指的是5岁以上孩子还不能控制排尿,夜间入睡尿床或白天尿湿裤子。遗尿症分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功能性遗尿症多因控制排尿的能力差所致,器质性遗尿症则是由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本身的疾病所致(如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这里所要论述的遗尿症指的是功能性遗尿症。

功能性遗尿症多数由精神因素引起,如婴幼儿时期排尿习惯训练不良或强烈的精神刺激、心理紊乱,如抑郁、多动症、习惯性抽动或其他不良习惯的儿童等常伴有遗尿症,儿童孤僻,缺乏信心,或睡眠深沉等也都可引起遗尿。

遗尿多发生在夜间,偶尔白天午睡或清醒时也可发生。发生频率不一,每周1~2次,或每夜1次甚至1夜几次。健康欠佳、劳累、过度兴奋紧张、情绪波动等可使症状加重;有时自动减轻或消失,又可复发。约半数患儿可于3~4年内发作次数逐渐减少而自愈,也有一部分患儿持续遗尿直至青春期或成人,往往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影响情绪、性格和学习。

遗尿症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矫正措施也应该是多种并重:先作泌尿系统医学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做必要的检查,如排除糖尿病、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畸形等。第二要控制饮水,主动排尿。午后应适当控制饮水量,排尿间隔逐渐延长,每次排尿务必排尽,晚饭后不宜进行兴奋活动,睡前排尿,睡熟后应在其经常遗尿时间之前叫醒,使其习惯于醒觉时主动排尿。第三采用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但药物副作用较大,且效果一般,需慎重使用。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遗尿儿童本身心理负担很重,家长绝对不能在小儿发生遗尿时加以责骂、讥讽、处罚等,否则会加重患儿心理负担,加重症状。

8不良习惯性动作

不良习惯性动作是指儿童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者在精神受到刺激和身体感到不舒服时,总是表现出某些刻板的不良习惯性动作的病态反应。吮手指、咬指甲、啃咬各种物品、眨眼、摇头、挤眉弄眼、肢体抽动等都属此症。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男孩较多见。

纠正这些不良习惯需作长期、耐心的努力,如对吮指儿童可给他玩具,或设法引起他对外界环境的兴趣,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对咬指甲儿童可定期修剪指甲,甚至可戴手套,使他无法再咬。对患儿不要歧视、恐吓和责骂,而要鼓励和启发他们建立信心,与父母及老师配合,及早纠正这些不良习气。

9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儿童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指从发育的早期成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与单纯缺乏学习机会、智力发育迟缓或后天脑伤、疾病并无直接的关系,而是源于认识处理过程的异常,主要由一组障碍所构成:

(1)阅读技能障碍。即儿童阅读理解、单词辨认和朗读都很困难,不能完成阅读作业,阅读中出现省略、替代、歪曲或添加单词、词组现象,不能回忆阅读内容,不能讲出阅读过的大致内容,分辨字符困难,朗读时速较慢,易出错,含糊不清。

(2)拼字技能障碍。即儿童拼写技能明显受损,拼写能力显著低于同龄儿童,口头和书面拼写单词的能力均受损,不能正确拼写单词,或不能正确书写。

(3)计算技能障碍。即儿童不能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计算技巧,计算能力显著低于同龄儿童,如不能理解运算的基本概念或数学术语,不能辨认数学符号,难以进行标准的数学运算,不能理解哪些数字与计算的问题有关,不知如何将数字正确排序,如何加入小数点或符号,难以对数学进行空间划分,不能掌握运用乘法口诀表等。

矫治学习技能发育障碍,首先要查明引起障碍的原因所在,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

10儿童学习困难征

儿童学习困难症泛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业失败。

虽然引起儿童学习困难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约80%的原因属于精神卫生问题。此外还有低能、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注意力缺损等原因。

精神卫生问题形成的原因也分很多种,可能是不良的环境导致了儿童的精神卫生问题,继而出现学习困难;也可能是儿童出现学习困难后,家庭或学校等采取了不适当的管教方式,导致或加重了儿童的精神卫生问题,尤其是容易导致对学习的逆反心理、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说谎、逃学及攻击行为等。

儿童学习困难症的表现也多种各样,以试卷成绩分级,严重学习困难:语文、数学成绩均在60分以下;轻度学习困难;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均在60~70分之间,但常有不及格现象。平素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反应迟钝,理解力差,并且常伴有说谎、逃学、攻击行为及社会适应水平低下等。

通常可通过下列途径防治儿童学习困难症。

(1)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地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并注意解决他们在情绪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处于不良的家庭气氛中,家庭内部关系紧张及有管教不当现象家庭中的孩子,更应特别注意给孩子提供合适的锻炼机会。在实际生活中,只要找准了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就能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治疗,其中包括家长本身的心理调整,建立起一个适合儿童正常学习和生长的良好环境。对于那些因学习技能发育障碍造成的学习困难者,则需要请心理医生有针对性地训练发育迟缓的那部分技能,以达到智力的平衡发展,从而纠正他们的学习困难状况。

(2)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儿童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保证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其形成不仅需要老师在学校中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在家庭中的要求与培养。通过培养,养成孩子以下3个习惯至关重要:①是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安静、舒适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该给孩子布置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同时,还要经常不断地鼓励和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地学习,不能粗心大意、潦草从事,对不同的科目都要认真地学习,学习中要专心致志,讲求效率,克服边学边玩的坏习惯。②是要培养孩子独立、按时、规范地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家庭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家长应该督促、指导孩子在复习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按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对孩子在完成作业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家长可以给予讲解、启发,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克服困难,但不能包办代替。此外还应要求孩子的作业做到字迹清晰、卷面整洁,并养成完成作业后及时、认真检查和自己收拾好学习用品的行为习惯。③是要培养孩子对课外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多学好问的好习惯。儿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众多的问题都极感兴趣,在当今科学知识不断增加的时代,创造条件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他们对课外的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非常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与鼓励,鼓励孩子多提问,家长要认真回答有关的问题,并耐心地引导他们钻研有关的知识,帮助他们寻找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孩子在探索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对课外知识的兴趣。如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也不要敷衍,更不要欺骗孩子,要勇于承认现实,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11考生竞技综合征

有些考生存在一些病态表现,如在紧张的考前复习阶段或考试中出现心悸、失眠、烦躁、口干、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泻、手足心发热、多汗、无汗、手足冰冷,有的女生出现痛经等症状。严重者在考场当场突然记忆力衰减,手足震颤,甚至无法写字,造成考生不能发挥正常水平,影响身心健康。这就是考生竞技综合征的表现。

考生竞技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大脑过度劳累,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矫正。

(1)从考生本人来说要保持一种平和心态,不要太唯分是重。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平时的学习基础做好复习计划安排。从临考前半个月可逐渐地减少复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一些适当的文体活动,消除紧张的心理状态。如有头晕、失眠等不适时,可选服少量安定片。

(2)学校和老师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强调考分,以免引起学生思想负担过重。老师不宜在临考前给学生押题,特别是不要押那些怪题、难题。因为一旦开卷后不见有押题的内容时,就会使学生失望,产生情绪波动以致发病。

(3)家长应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指导孩子要劳逸结合。家长不必前往考场,以免分散考生的注意力,引起考生在临考前情绪波动,也不要说些过头话,以免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12溺爱综合征

所谓儿童“溺爱综合征”,是指由于成人对孩子的纵容、溺爱所造成的一系列异常表现:

(1)性格改变。孩子会变得任性自私,易发脾气,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要求放松,孤僻,不合群,有的还表现懦弱、胆怯、自卑。由于性格的孤僻,活动范围狭窄,智力得不到早开发。

(2)营养障碍。表现为偏食、挑食,呈“豆芽菜”形体。由于孩子缺锌、铜、钙等元素,造成厌食,加重营养不良。与此相反,有的家长给孩子供给大量的脂肪和高糖食物,使孩子患上了肥胖症。

(3)智能发育受影响。由于过早地进行启蒙教育,即过早地进行文化知识的灌输,大大地超过儿童年龄所能承担的限度。如对一个3岁天真活泼的孩子拟定一个所谓全面的培养计划,既学弹琴又学绘画,同时还得抽时间练字、背唐诗、学外文,孩子每天在“丰富知识、提高素质”的精心安排下,不断地“学习”,使孩子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活动和游戏的时间,这样,就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相反,往往使单纯的孩子无所适从,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结果事与愿违。

(4)自理能力差。由于家长把孩子视为珍宝,娇生惯养,而造成孩子鄙视劳动、厌恶劳动,不仅动手能力差,同时独立生活能力也较差,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防治滋爱综合征很简单,只要爱和管相结合,不要只爱不管,爱得过度即可。

13心理畸形

新时期,导致孩子心理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度教育。所谓过度教育,是指人们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急于求成,期望过高、过度,而又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强迫教育。

有的家长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仅凭主观、想像,加上望子成龙心切,错误地认为对孩子早期教育越早越好、越多越好,甚至引经据典地称,小儿大脑有很大的潜力可发掘,于是让刚学会讲话的2~3岁孩子练习写字、读外语,让3~4岁的孩子抱着一年级的课本煞有介事地“熟读”。如孩子不“听话”,不按家长要求去做,则采用物质引诱,好言相劝,甚至是训斥、打骂软硬兼施的办法。殊不知,早期教育不仅仅在智力的教育,认字、算数、学外语、背诗歌等仅仅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父母不顾客观规律一厢情愿地过度教育不仅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而且最为严重的是可导致孩子心理畸形。

过度教育的表现及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2方面:一是过分保护。家长惟恐孩子吃不好,穿不暖,住不舒适,全家老小围着孩子转,形成了“421”家庭模式,即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圆圈的中心就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被遵为“太上皇”,视为“宝贝”,什么事也不用干,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非常舒适”的生活,这样教育和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与人相处时根本不会考虑别人,心目中只有自我,惟我独尊,缺乏和不理解每个人应对社会和家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这样,无形中人为地使孩子远离社会,当他们步入社会时,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必然束手无策,处处碰壁。其结果不仅没有“成才”,而且很可能成为一个难以适应社会的弱者、懦夫;二是过多的干预。小儿的好奇、多动,本是孩子天真无邪的活动,这也阻止,那也干涉,这就会使他们缩手缩脚,无所适从。其实,整天害怕孩子闯祸、出乱子或担心在街上发生车祸等意外事故,其本身就是胆怯、懦弱、无能的表现。这样可使活泼、天真的孩子逐渐变得胆小、怕事、自控力差和感情脆弱。

儿童的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决定。过度的干预,会使性格脆弱的孩子变得更加脆弱,原来倔犟、固执的孩子变得更加倔犟,甚至会激发出强烈的反抗情绪,对父母的要求总是采取“对着干”的态度。此外,还有可能培养出一种暴躁和懦弱集于一身的双重性格的孩子,在学校唯唯喏喏、忍气吞声、软弱无能,可在家里却发号施令,稍不遂意就大发雷霆,与在外相比,判若两人。

由此可见,无论是过度保护或过度干预,培养教育出来的孩子,是缺乏独立性、自主性,不能保护自己的弱者。因此,早期教育不能盲目从事,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及本身的特点,不能毫无根据地提出什么硬指标,除了早期智力开发外,还要从思想、行为和道德上进行培养,从体育及美育等方面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心身得到健康的发展。

14母子脆弱征

母子脆弱征,是一种母与子同类的疾病,实际上也是随着生活的发展变化带来的一种现代文明病,这种病主要表现是母亲对孩子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都给予过分地关怀,对孩子过分地担忧,一味地溺爱,使得孩子对家庭,尤其是对母亲过分依赖,逐渐形成忧郁、懦弱和胆怯的个性,从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不能成长为以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走上社会的劳动者。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母子心身综合征”。

临床观察发现,“母子脆弱征”的母亲,常具有性格内向、忧郁、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心理素质不稳定的特点。这类母亲对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细微变化大惊小怪,惊恐不已,严重者甚至在上班时间突然想到孩子会发热或者出了什么其他事情,于是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忙赶到幼儿园或学校去看孩子。也有的母亲担心孩子会在马路上发生车祸,或者出现别的意外事故,因而不许孩子外出活动。更难以理解的是,明明孩子已经安然入睡了,可母亲仍放心不下,惟恐孩子在睡眠中会发生意外,于是整夜睁大眼睛注视孩子,生活中最具典型的事例是,倘若孩子出现了轻微的呼吸道感染、轻度发热、腹泻,其实本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在饮食方面稍加注意即可,但是这些母亲异常焦虑,惶惶不可终日,并由此想出一些可怕的后果,比如发热会不会发展成为肺炎以至死亡,腹泻会不会导致中毒性痢疾而危及生命,于是焦急地到处寻医问药。

母亲的这种情绪变化势必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一方面,由于经常处于紧张和恐吓的状态之中,孩子变得胆怯、懦弱、孤僻和紧张,情绪不稳定,心理素质差;另一方面,母亲对孩子的百依百顺,过分溺爱,使孩子在家庭中像“小皇帝”一样,稍不顺心就发脾气,无法承受生活中出现的哪怕是很小的波折和压力,这些孩子的母亲以为只要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加上会弹琴、会画画,就是聪明、健康的表现,将来就一定是个“人才”,甚至有个别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受累亲自到学校帮助孩子做清洁卫生。殊不知,这种父母的苦心带给孩子的不是智慧、不是才能,恰恰相反,这不仅会使孩子害怕艰苦,好逸恶劳,事事依赖父母,而且会使孩子生活能力乃至生存能力都很差,孩子在生长的道路上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垂头丧气,不知所措。这类母亲的表现,在医学心理学上属于现代文明病的症状。

母子脆弱征预防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母亲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其心理素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会按照科学的方法培养和教育孩子,做好孩子人格的“第一任老师”,母亲必须保持正常的心态,要懂得溺爱孩子不是真爱,溺爱的结果只能使孩子放纵和无能,对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做母亲的要避免过分的关注和担扰,性格上要开朗,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照顾与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接受生活的锻炼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娇嫩的幼苗才能健康,才会茁壮成长。

15信息过剩综合征

所谓信息过剩综合征,是指大量的各方面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儿童尚未成熟的大脑,而对激增的信息量,儿童无法进行有选择地吸收,积压在脑内的信息来不及处理而出现一系列精神和躯体的症状,就叫做信息过剩综合征。

目前,孩子在学校学习负担已经相当沉重,在此基础上,电视、报刊等多种宣传媒体又发出的大量信息,一股脑地通过儿童的脑子,如此繁杂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儿童的吸收能力,使他们不知所措,出现了一些临床症状。

具有“信息过剩综合征”的儿童主要表现是一反常态、不愿学习、厌恶学习,把读书和学习视为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为此,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效率差,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甚至有拒学、逃学现象。此外,大多数病儿有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心悸惊慌、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可采取下列方法防止此症。

(1)首先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和发育特点,考虑他们承受能力,如小学应适当减轻学习负担,家长和老师应互相配合,帮助孩子把大量的信息条理化、层次化。

(2)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如对音乐、舞蹈、绘画等爱好进行有意识培养,时间不宜过多,不能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业。

(3)要科学地安排儿童的作息时间及饮食,特别要保证儿童的睡眠时间。儿童睡眠一般每天要保证9~10小时,才能保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此外,要让儿童多在户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肌肉得到锻炼,而且由于活动加速了血液循环,改善了脑部血流,增强了脑的生理功能,使中枢神经细胞得到调整和休息。总之,从多方面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才能使他们的心身健康得到发展。

16感觉统合失常现象

感觉统合是指进入大脑的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形成有效率的组合。感觉统合失常就是指这种组合失去了规律,变得混乱起来。通常感觉统合失常的孩子,会有下列表现:

(1)好动而很难安定下来。好动不安不见得都是感觉统合失常,周围的环境或大人的误导也可能产生此种现象,但如果所有可能因素过滤后仍然找不出原因时,感觉统合失常往往是好动的最主要原因。

(2)语言发展迟钝。语言的发展包括发音技巧、词汇的认知及语言相关逻辑的使用习惯等,不过发音牵涉听觉的辨识能力,唇、舌、声带的使用技巧词汇的认知更必须靠视、听、嗅、味、触的综合作用;感觉统合不佳通常会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

感觉统合失常影响智商,患儿表面聪明可爱,活泼伶俐,但常常在许多场合表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或学习阅读困难,计算粗心,成绩不佳;或做事懒散,拖拉;或语言发育延缓,口齿不清;或怕人、爱哭、紧张、孤僻,或胆小,害羞,不愿表现自己,交友困难;或急躁、固执、任性、好对亲人发脾气;或怕亮、怕黑;或好惹事生非,容易吵架、打架或啃咬指甲、被角及学习用具;或行坐姿势不良,手脚笨拙;或怕人碰触;或惧怕登高、旋转和走平衡木;或喜好旋转;或挑食、偏食、食欲不振等。这些孩子在医院常规检查的指标多为阴性,而无器质性改变。但他们那种无法自控的异常表现却使家长及老师束手无策,因为对他们的帮助和教育无济于事,即使采用斥责、体罚以及许多安神、补脑的药物,甚至加上心理治疗也都收益甚微。这些孩子中一些人带着许多问题进入成年,造成更广泛、深刻而辣手的社会问题。调查资料表明,有上述问题的孩子占儿童群体的10%左右。

感觉统合失常是先天发育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共同的结果。具体来说,是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成长发育的全过程中,其母在妊娠时期出现的先兆流产、胎位不正、早产、剖宫产和婴儿期出现的摇抱少、爬行不足、过早用学步车、过程保护、骄纵溺爱以及其他原因不明的干扰时,均可使儿童的大脑因缺乏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感觉刺激和家庭训练,而无法综合处理从外界大量涌入的信息,从而出现轻重不同、表现各异的儿童心理行为,进而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常。

根据“小儿的大脑功能是可塑的”发展理论,医学家对感觉统合失常的病儿制定了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并不是直接针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写作、阅读和认知能力的治疗,而是通过感觉输入的刺激,尤其是通过内耳、前庭、肌肉关节和皮肤、器官的感觉输入,而帮助感觉统合失常的孩子,重新统合相关的感觉及神经系统去做有目的、比较精细的活动,从而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由于小儿的大脑功能可以发展,所以在神经系统重要的发育时期用运动的方式改善感觉统合的功能,进而可改善大脑的功能,就能很好地与外界环境适应。因此,治疗此病的关键在于治疗时机的把握上。0~3岁时为最佳预防期;3~7岁时为最佳治疗期;超过12岁即为不治疗期。治疗效果的好坏还与患病程度、训练方式、训练效果有很大的关系。

17性角色错位

众所周知,男孩和女孩,他们不仅在生理解剖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同,而且行为、心理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生活中,孩子往往是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在父母的身边及与人的交往中,逐渐知道人是有男女之分的,简单地说,知道爸爸是男的,妈妈是女的,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同时,在承认并接受自己性别的同时,会按照社会对性角色的要求,去规定自己的言谈、举止。如男孩大多数喜欢蹦蹦跳跳,大喊大叫,无拘无束;女孩则文雅、腼腆。通常,父母给孩子取名男孩充满阳刚之气,而女孩则多为文静优雅的名字。此外,孩子的玩具、衣着都是按照性别而有所区别的,这样孩子就能顺利地达到性角色的认同,性格心理就会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

但现实社会里也有极少数父母(尤其是母亲)认为女孩子“贴心、懂事”、“好打扮”,为此精心地把本来大大咧咧的小男子汉装扮成娇滴滴的小姑娘;或者活泼、文雅的小姑娘梳个小平头,一切按男孩子那样去装扮。这样一来,孩子外表不仅变了样,孩子的心理也会出现微妙的改变。如果是男孩扮女孩,则孩子性格也趋向女性化,最后自认为自己就是天生的“女孩”,这在心理上称之为“性角色错位”。这样的男孩不仅讲话娇声嗲气,走路做事慢条斯理,笑时习惯用手帕捂嘴,吃饭时小指头翘得高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变成一个所谓“奶油小生”。此外,医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和观察发现,倘若男孩在儿童时期有性角色错位,成年后,轻则为“女性化”的人,重则可成为同性恋者,甚至会患异性癖、易性癖等心理疾病。因此,家长要提高注意,万不可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意给孩子“改性别”,给孩子幸福的一生埋下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