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阿伊努人的起源研究
阿伊努一词在阿伊努语中是“人类”的意思。日本阿伊努族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民族,该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相应的文字。因此,关于阿伊努族的历史记载多见于日本学者的研究及政府的有关记录。由于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的记录,以及某些学者在史料编写上的片面性等原因,因此对于阿伊努民族以及阿伊努人的起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8]。
阿伊努族本是东亚的一个古老民族,在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曾经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阿伊努人身材较矮,肤色淡褐,头发黑色呈波状,体毛发达[19]。在古代,阿伊努人还曾被称为“蝦夷”或“夷”[20]。本书所研究的阿伊努人是现今居住和生活在日本北海道以及散居在日本关东和东北等地区的阿伊努族居民。
关于阿伊努人的人种问题,曾经有“白种人说”、“澳大利亚原居民说”和“孤立人种说”等多种说法。随着生物人类学方法的介入,比较研究表明,阿伊努人与日本人最为接近,而与白种人和黑种人均相差甚远。大阪医科大学松本秀雄先生通过采样和血清分析证明,阿伊努人和日本人的遗传因子没有明显差别,并且都与蒙古人种的遗传因子非常相似。因此推测,日本人和阿伊努人同属于北方型蒙古人种[21]。
以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日本绳文时代的居民就是古代的阿伊努人,他们曾经在绳文时代广泛地分布于日本列岛的很多地区。绳文时代晚期以后,由于古代居民不断地从亚洲大陆迁徙到日本列岛并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发生冲突,于是那些列岛上的原始土著居民逐渐被排斥到日本列岛的边缘地区,并逐渐发展成了现代的阿伊努人[22]。根据本书在本章中的比较和研究,从上述各古代颅骨组的比较结果来看,组差均方根值(见表5.2)与欧氏距离系数值(见表5.3)的结果都显示出,绳文合并组、弥生合并1组均与北海道阿伊努组和桦太阿伊努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现代阿伊努人并不完全是绳文人的后代,他们的种系构成应该是以绳文人为主,同时也包含了某些渡来系弥生人的影响。
阿伊努人与绳文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发展关系,在前面已经论证过了。而绳文人与中国古东北类型之间比较密切的关系,可能暗示出绳文人的起源是由中国古东北类型居民迁徙到日本列岛并同其他类型的居民相互融合所致。如果将绳文人视为一个人类学类型,那么,绳文人就是在中国古东北类型的辐射之下加入了其他因素而派生出的一个新类型。现代阿伊努人又是绳文人的后代,因此,他们也是被派生出的一个分支类型。研究认为,中国古东北类型居民的主要流向应该是在东北亚大陆更边缘的地带。从基本体貌特征上看,白令海峡附近和千岛群岛一带生活的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更有可能是中国古东北类型最直接的后代。以中国东北为中心的东北亚大陆是历史上不同经济生活方式的人群汇聚的地方,在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的冲击下,该地区最原始的土著——中国古东北类型居民或者融入其他人群,或者被排斥到更边远的地带。因此,现代东北亚蒙古人种的典型代表——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可能保留着更多中国古东北类型先民的体质因素。
从更广阔的视角上看,阿伊努人的形成与东北亚大陆是密切相关的。绳文人的来源与东北亚大陆有关,无论绳文人是在绳文时代从东北亚大陆迁徙到日本列岛的,还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从东北亚大陆迁去的,他们都与中国古东北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居民们也应该是中国古东北类型的祖先。因此,阿伊努人从绳文人那里继承到的遗传基因应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东北类型。从这个意义上说,阿伊努人和爱斯基摩人都是中国古东北类型居民的后裔,但爱斯基摩人或许是中国古东北类型在东北亚大陆上的直接后裔,而阿伊努人则是中国古东北类型派生出的一个分支。由于阿伊努人在绳文时代便发生了混血,因此它是一个次生性的类型。虽然我们还不敢说爱斯基摩人在其历史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接受过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由于越是生活在偏远地区则人群间相互混血的几率越小。因此,中国古东北类型的后代中经历混血最少的人群可能就是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现代阿伊努人的起源,与分布在以中国东北地区为核心地带的东北亚大陆上的中国古东北类型居民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东北类型以中国的东北三省为中心分布区域,其外延向北可以辐射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向南可以到达中国的京津唐乃至河北省的中部地区,向东包括朝鲜半岛,向西包括中国的内蒙古东部地区[23]。朱泓先生认为该类型应该是东北地区远古时期的土著类型,并且也应该是东北亚大陆最早期的土著之一[24]。至于中国古东北类型的去向问题,根据现有的现代民族的线索推测,中国古东北类型最直接的后裔或许是分布于白令海峡及千岛群岛一带的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
【注释】
[1]田中琢著,陈春霞译:《公元前后日本列岛上的移民》,《北方文物》1998年4期,第103页。
[2]加藤博文:《北海道岛的旧石器研究成果》,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部加藤博文教授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所作的学术报告,2006年3月。
[3]傅仁义:《关于辽东半岛史前文化的几个问题》,载《“2006吉林大学考古(国际)学术论坛——东亚旧石器”会议论文摘要》,2006年,第31页。
[4]肖平:《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的语言学视界考略》,《日本学论坛》1993年2期,第52页。
[5]左平:《日本民族起源新考》,《人文地理》1997年3期,第58页。
[6]朱泓:《体质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39~252页。
[7]张碧波:《日本民族与文化渊源考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4期,第117页。
[8]Suzuki H.,“Skulls of the Miantogawa Man”, In Suzuki H. and Hanibara K. (eds), The Miantogawa Man: The Upper Pleistocene Man from the Island of Oki-nawa, Bull. Univ. Mus ., Univ. Tokyo, 1982, pp.7~49.
[9]赵永福编译:《日本人的起源》,《世界文化》1993年4期,第12页。
[10]加藤真二著,袁靖、李伊萍译:《日本学者对日本列岛及周围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现状之我见》,《北方文物》1993年1期,第101~108页。
[11]姜鹏:《中国东北与日本古文化关系的探讨》,载《中日古人类与史前文化渊源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议文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第23~29页。
[12]裴文中:《从古文化及古生物上看中日的古交通》,《科学通报》1978年12期,第705~707页。
[13]汪洋:《日本绳纹人人种研究》,载《青果集》(第一辑),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461页。
[14]潘其风、朱泓:《日本弥生时代居民与中国古代居民的人种学比较》,《华夏考古》1999年4期,第67页。
[15]朱泓:《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古代种族》,载《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10页。
[16]徐逸樵:《先史时代的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1页。
[17]汪向荣:《古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9~28页。
[18]笪志刚:《浅析日本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日本阿伊努问题》,《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年6期,第60~63页。
[19]张中华:《差点消失的日本民族——阿伊努族》,《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1期,第196页。
[20]村上秀信著,贺文章译:《阿伊努族和赫哲族的渊源关系》(下),《北方文物》1990年2期,第95页。
[21]川圭介:《阿伊努人的历史—文化特征》,《世界民族》1996年3期,第51页。
[22]徐逸樵:《先史时代的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95~107页。
[23]朱泓:《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文物季刊》1998年第1期,第54页。
[24]朱泓:《体质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