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不过饱能长寿
我国民间有谚语说:“饮食日带三分饥,全身轻松不觉疲。”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饱食终日是健康长寿的大害。如加拿大、日本、美国一些学者近年来研究证实,长期饱食容易便秘,饱食便秘者常常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日本研究者发现,40%的老年性痴呆症,与便秘和经常饱食有关,尤其是晚餐吃得过饱,因摄入的总热量远远超过身体的需要,致使体内脂肪过剩,血脂、蛋白质等物质也会增高。脂肪过剩,容易导致动脉血管硬化,结果造成大脑供氧减少,从而导致智力下降。研究者还发现,大肠中的细菌能将肠道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分解成氨、硫化氢、组胺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多了,一旦血液将它送入脑部,就会损害智力。
饮食过量,纳而难化,积滞胃肠,壅滞气机,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食积胃痛、食积泄泻、小儿积滞等以脾胃为主的病症。因此,“饮食有节”(《素问·上古天真论》),是保护脾胃,减少脾胃病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过烫食物对机体的危害
烫食能使口腔黏膜充血。胃黏膜比较娇嫩,只能耐受50~60℃,超出这一范围,黏膜就会被烫伤。长期进食过热、过烫(一般都在90℃左右)的食物,口腔黏膜不断受到损伤,会代偿性增生,长久下去,会使细胞新生过程加快。习惯吃烫食的人,往往在黏膜的损伤尚未完全修复时又被烫伤,甚至形成浅表溃烂。
太烫的食物还可能损伤食管黏膜。食管腔最里面的一层是黏膜上皮层,又薄又软,直接同食物接触,因此最容易受到各种食物的刺激。粗糙、过烫的食物在通过食管接触黏膜上皮时会损坏它,使其发生破损、溃烂、出血。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烫伤后修复、修复后再烫伤,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有癌变的风险。据有关报道,食管癌的发生可能也与烫食有关。
长期吃烫食还会破坏舌头表面的味蕾,影响味觉神经传导,致口腔麻木,使人食欲减退,口味越来越重。
(三)冷饮食物对机体的危害
冷食在消暑、补充体内水分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冷饮过量食用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引发咽喉炎症影响健康并引致如下损害。
1.造成胃肠功能的紊乱 在炎热的夏天吃大量冷饮,会引起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血流减少,胃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发生紊乱。由于大量液体成分入胃,不仅会冲淡胃液,而且会刺激胃黏膜,使消化道局部血管收缩,胃壁黏膜出现暂时缺血状态而发生胃肠道疾病。
冷饮的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30℃,长期过量进食冷饮,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使保护胃的“天然屏障”——黏液层受到损伤,导致胃的防卫能力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力增加,出现黏膜水肿和糜烂,最终形成慢性胃炎。
2.导致腹痛 盛夏酷暑,皮肤血管因散热需要而扩张,胃肠血流量相对减少,大量进食冷饮后,胃肠道血管因冷刺激而急剧收缩,血流量会进一步减少,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3.诱发咽喉部炎症 大量吃冷饮,同样使咽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上呼吸道的病菌会大量繁殖,引起咽喉部炎症。
4.危害牙齿健康 过多食用冷饮还会对牙齿造成威胁。凡是牙釉质有病变或磨损的人,吃冷饮时牙齿遇到冷刺激就会产生牙酸、牙痛等不适。冷饮对牙齿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物理性的冷刺激,此种冷刺激会导致牙髓痉挛,重者可引起牙髓炎;另一个是化学性的酸刺激,夏季饮料多为酸性,牙釉质对酸的抵抗力弱,容易出现溶解脱钙现象,导致龋齿的发生。
5.降低食欲 冷饮中的主要成分不外乎糖、奶类,这些物质会有较高的热量,可以补充人体对热量的需要,但其他营养物质却比较少。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可致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持续升高而产生饱食感,因而,大量吃冷饮后,食欲会降低,正常饮食规律被打乱,且大量甜食入口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四)不吃早餐对消化系统的危害
由于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许多人早餐常常随便吃一点,甚至不吃。不吃早餐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不吃早餐主要有下面几大危害。
1.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 经过一晚上的消化,早晨起来,胃肠道几乎没有食物,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已极度匮乏,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较低,这时如果不吃早餐,能量得不到及时、全面的补充,上午就会感到注意力不集中,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反应迟钝。
2.加速衰老 不吃早餐会促使人体动用体内储存的糖原和蛋白质,时间长了会导致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早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在全天的能量摄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好是全天营养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3.肠胃炎症或功能性疾病 不吃早餐,午餐必然会因饥饿而大量进食,造成消化系统负担加重,而且不吃早餐会使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物节律发生改变,胃肠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发生变化,消化液没有作用于食物,就会对空腹的胃肠黏膜产生不良刺激,导致胃炎的发生,严重者可引起消化性溃疡。
4.胆石症找上门 调查发现,约有90%以上胆结石患者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使空腹时间延长,胆汁分泌减少,但胆固醇含量却没有改变,久之,胆囊内多量胆固醇胆汁就会引起胆结石的发生。
(五)晚餐的科学配餐
晚餐,是在一天紧张劳动之后进行的。所以,我国从古到今都主张“晚饭莫吃饱”。实践经验证明,晚饭吃得太饱会影响夜间的按时入睡和睡眠质量。特别是老年人,因消化功能减退,吃饱后容易出现反酸、呕吐和失眠症状。所以有人把一日三餐的比例分为3∶5∶2。晚餐的比重减少了,质量就不可太马虎了。
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十分丰盛,鸡、鸭、鱼、肉、蛋摆满餐桌,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还有些人很少回家吃晚饭,下班后就开始每天的“应酬”,或者加班熬夜后把晚餐和夜宵放在一起,吃完后马上睡觉。这些都是极不符合养生之道的,可能引起多种功能性胃肠疾病。
中医学认为,胃不和卧不安,晚餐过饱,必然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一旦这股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的其他部位,就会诱发各种各样的梦。噩梦常使人感到疲劳,久之,可能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正确的晚餐吃法应该是如下几点。
1.晚餐要早吃 晚餐早吃是医学专家向人们推荐的保健良策。有关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病的发病率。一般在临睡前4小时进食是最合适的。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时左右,尽量不要超过晚上8时。晚上8时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饮水除外。如果您晚上需要熬夜或者是睡得较晚的话,不妨喝一些低脂牛奶、酸奶,或者吃一些低糖的新鲜水果,像苹果、梨、草莓、葡萄,用以补充能量。因为这些食物是很容易被消化掉的。
2.晚餐要偏素 晚餐一定要偏素,像脂肪类、蛋白质类的食物吃得越少越好,最好多选择吃一些粗纤维的食品,比如说像芹菜、香菇、豆角、蒜薹等。因为它们有助于吸附油脂,促进血液循环。
3.晚餐要适量 一日三餐进食量的比例应当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及身体健康状况而定。一般来说,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应为3∶4∶3;如果晚上9-10时睡觉,其比例应为4∶4∶2。这样既能保证活动时能量的供给,又能在睡眠中让胃肠得到休息。
晚上尽量不要吃水果、甜点、油炸食物,尽量不要喝酒。过多的乙醇在夜间会阻碍新陈代谢,因乙醇的刺激胃得不到休息,导致睡眠不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晚餐不要食用含钙高的食物。比如虾皮、带骨小鱼等一定不要吃,以免引发尿道结石。
(六)辨证施食与寒热平衡
中医根据各种食物对人体的作用,以及人体对各种食物的反应,将食物划分为寒、热、温、凉、平五性。因为热与温、寒与凉,仅属程度上的差别,可统称为温热性和寒凉性。平性不寒不热,不温不凉,是一种中间性。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的适应程度也有所不同。热症者多吃了属热的食物,或寒症者多吃了属寒的食物,都会加速病症的发展,对人体的健康无益。
吃东西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用适当食性的食物。选食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辨体施食,寒凉搭配这样,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寒属阴,热属阳),维护人体健康。
1.温热体质者宜食寒凉性食物 寒凉性食物具有解毒清热、清热凉血、润燥止渴、清心滋阴等作用,适合阴虚内热盛胃肠、肝胆实热者食用。
常见的食物有生菜、菠菜、蕹菜、茼蒿、莴笋、菊花脑、枸杞子、土豆、豆薯、黄花菜、竹笋、芦笋、茭白、慈姑、莲藕、百合、西葫芦、黄瓜、冬瓜、丝瓜、西瓜、甜瓜、菜瓜、苦瓜、茄子、绿豆芽、黄豆芽、银耳、草菇、生梨、柚子、香蕉、柿子、甲鱼、鸭肉。
2.寒凉体质者宜食温热性食物 温热性食物具有生热助阳、暖胃益气、祛寒温中及通络等作用,适合阳虚畏寒者食用。
常见的食物有大蒜、韭菜、洋葱、香葱、姜、香菜、辣椒、南瓜、胡椒、花椒、桂皮、茴香、醋、酒、龙眼、荔枝、红枣、葡萄、樱桃、石榴、咖啡、黑枣、可可、鸡、鹅、牛、羊、狗、马、牛奶、羊奶、海参、黄鳝、鲫鱼、鲢鱼、带鱼等。
3.适合各类人群的平性食物 平性食物性能平和,适应性强,健脾、开胃、补肾、无论阴虚、阳虚,无论健康人还是寒、热患者都可食用。
常见的食物:糯米、玉米、小麦、大麦、大米、小米、黄豆、赤豆、豌豆、扁豆、花生、芝麻、葵瓜子、南瓜子、松子、胡萝卜、山芋、山药、番茄、香菇、木耳、苹果、金橘、枇杷、杨梅、椰子、山楂、银杏、无花果、豆油、菜油、花生油、酱油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