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免疫细胞包括抗原递呈细胞吗

免疫细胞包括抗原递呈细胞吗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1 抗原递呈细胞一、基本概念抗原加工:蛋白质抗原在细胞内被降解成能与M HC分子结合的肽的过程。对DC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机体免疫应答的调控机理,也对认识肿瘤、移植排斥反应、感染、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并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抗原递呈细胞_免疫学与免疫制剂

第二节 抗原递呈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是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图9-1)。此类细胞能辅助和调节T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并对抗原产生应答,故又称为辅佐细胞(accessory cell),简称A细胞。根据APC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情况和功能的差异,可将其分为:

专职(professiona)APC:能表达M HC-Ⅱ类抗原和其他参与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 PS)、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

非专职APC: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等。它们通常情况下并不表达M HC-Ⅱ类分子,但在炎症过程中或受到IFN-γ诱导,也可表达M HC-Ⅱ类分子并处理和递呈抗原。

另外,机体有核细胞能将内源性蛋白抗原降解处理为多肽片段,后者与I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表达在细胞表面,并递呈给CD8TC细胞。以前曾不将此类细胞归于严格意义上的APC,而是称其为靶细胞,但近年亦将其称为APC。目前对APC的定义为:所有表达M HC分子并能处理和递呈抗原的细胞。

img130

图9-1 抗原递呈细胞

一、基本概念

抗原加工:蛋白质抗原在细胞内被降解成能与M HC分子结合的肽的过程。

抗原递呈: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将其展示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的过程(图9-2)。

img131

图9-2 抗原递呈示意图

内源性抗原:细胞内产生的蛋白质抗原,包括自身抗原和非己抗原——M HC-Ⅰ类分子递呈。

外源性抗原:由细胞外摄入细胞内的蛋白质抗原,包括非己抗原和自身抗原——M HC-Ⅱ类分子递呈。

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树突状细胞是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1973年所发现,因其成熟细胞具有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DC是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A PC,与其他APC相比,其最大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增殖,而MM、B细胞则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故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在免疫系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对DC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机体免疫应答的调控机理,也对认识肿瘤、移植排斥反应、感染、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并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DC的来源、分化和种类

DC主要由骨髓中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来,与单核吞噬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这些髓系来源的DC称为髓样DC(myeloid DC,MDC)。部分DC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而来,与淋巴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此类淋巴系来源的DC称为淋巴样DC(lymphoid DC,LDC)(图9-3)。

img132

图9-3 树突状细胞的来源

DC广泛分布于(脑以外)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但数量极少,分布在不同部位和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DC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命名,主要有:

(1)郎格罕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LC是位于表皮和胃肠道上皮部位的未成熟DC,其高表达FcgR、C3bR、M HC-I/II类分子,胞浆内含特征性Birbeck颗粒。

(2)并指状DC(interdigitating DC,IDC):IDC存在于外周淋巴组织的胸腺依赖区,是由LC或间质性DC移行至淋巴结而衍生的成熟DC,其表面缺乏FcR及C3bR,但高表达M HC-I、-II类分子和B7,通过其突起与T细胞密切接触,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激发作用。

(二)生物学功能

DC是体内最重要的APC,并具有其他生物学功能。

1.抗原递呈功能。

2.调节免疫应答:DC能递呈抗原并激发免疫应答,尤其是能激活初始T细胞,此效应是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关键步骤,如图9-4所示。

img133

图9-4 DC能递呈抗原并激发免疫应答

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vyte system,M PS)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pre-monocyte)、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Mon)以及组织内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是体内具有最活跃生物学功能的细胞类型之一。

(一)生物活性成分

单核吞噬细胞能产生各种溶酶体酶、溶菌酶、髓过氧化物酶等。Mφ(尤其是活化的Mφ)还能产生和分泌近百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IL-1、IL-6、IL-12等)、补体成分(C1、P因子等)、凝血因子,以及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ACTH、内啡肽等活性产物。随Mφ所受刺激、所处活化阶段和活化程度不同,上述活性分子的产生和分泌各异,并与Mφ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二)主要生物学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细胞,参与吞噬消化、杀伤肿瘤细胞、加工和递呈抗原、调节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如图9-5所示。

img134

图9-5 巨噬细胞的吞噬消化作用

四、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免疫细胞,也是一类重要的专职APC。B细胞高表达M HC-Ⅱ类分子,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M HC-Ⅱ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递呈给Th细胞,主要通过B细胞表面BCR可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再进行内吞。此效应具有浓缩抗原的效应,在抗原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是有效摄入和(向Th细胞)递呈抗原的方式。另外,BCR在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同时,也向B细胞提供了第一活化信号,故此途径对激发针对TD抗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均具有重要意义(图9-6)。

img135

图9-6 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