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养生保健的方式非常多,可谓是五花八门,令人不知道选择哪种才好。但是对于每个人而言,不是每种方式都适合。对此,我们应保持审慎的态度,不能盲目的选择或尝试,以免让身体受到损害。虽然对各种养生方法的益处不是很了解,但是在生活中,却要知道哪些习惯会损伤我们自身的阳气。
早上起床不要喝凉水
现在许多人都有早晨起来后喝一杯凉白开水的习惯,其主要目的是稀释血液,以避免血液流速放缓。
曾经有这样一个病例,有一位老人患上了肾炎,治疗很长时间病情却不见好转,后来向一位老中医求诊,经过诊治,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方式后,才知道,老人在早晨习惯喝上一杯凉白开水。老中医笑着说:“药物给她添三分的阳气,她在那里增加七分的寒凉,就算是扁鹊华佗,也无计可施。”为此,老中医很明确的告诉她:“开的药物是帮助你升举阳气,你却增加寒凉,这种方法将中药的热能全部抵消,用多少药也是枉然。”
后来,在老中医细致的讲解下,老人改掉了以前的习惯,配合着中医治疗,时间不长,病情就出现了转机,身体恢复的效果让很多的专家都难以置信。同时,一直困扰老人的心脏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都有了不同情况的减轻,她觉得补充阳气治疗疾病确实很神奇。
为什么老年人早晨不适宜喝凉白开水呢?中医学认为,清晨正是阳气升发的时刻,而清晨起来活动,就是与日出而作相对应。也就是说,清晨还未进食,阳气正是需要补充的时候,而凉性的白开水是向下运行的,这样会阻挡将要上升的阳气,也就是说妨碍了人体正常阳气升发的过程。试想,人到了一定年纪,早晨起来阳气本来就虚弱,再降温助下,那阳气就更不正常上升了,这样久而久之,人自然是要生病的。所以说,并非是所有人都适合在早晨喝上一杯白开水。
早餐不可少
不少人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早饭能免就免。其实恰恰相反,吃早餐其实就如同为汽车加油,没有汽油,车就失去了发热启动的动力,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如果无法及时给身体加油,体内就会不断动用储存精气之中的阳气来弥补身体缺少的这部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身体阳气损伤而无法恢复。
与此同时,不吃早餐还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
◇对大脑的危害:虽然脑组织的重量只占大脑重量的2%~3%,但脑的血流量每分钟约为800毫升,耗氧量每分钟约为45毫升,耗糖量每小时约为5克。尤其是青少年的大脑组织正处于发育期,血、氧、葡萄糖的需求量要比正常人多。如血糖过低,脑意识活动极容易发生障碍,可影响脑部发育以及身体生长。而且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大脑是“诸阳之会”,换言之,这是人体的司令部,同时也是“阳气会聚”的地方,脑部的各种功能与活动,都依托于大脑之中的阳气运化,早餐可以及时补充大脑阳气,否则极容易导致各机体功能减弱。
◇反应迟钝:早餐是我们大脑能量的源泉,如果不吃早餐,身体没有足够的血糖供应各器官消耗,就容易出现疲劳、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精神萎靡。大脑里得不到充足的阳气,各种运动与反应的速度都会下降,因阳主动,只有身体内的阳气充足,各种活动才能灵活掌握。
◇对消化系统的危害:在正常的情况下,前一天晚上所吃的食物6个小时就能从胃部排入肠道。第二天若不吃早餐,胃酸及胃内的各种消化酶都会消化胃黏膜层。时间一长,细胞分泌黏液的功能也会受到损伤,极容易造成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病:不吃早餐,身体缺少动力,就会发挥身体内甲状旁腺、甲状腺、脑下垂体之类的腺体去燃烧组织,会造成腺体亢进,损伤体质健康,患上慢性病。采用这种以肾之精气补充阳气的方法,时间一长就容易造成各种疾病缠身。
◇便秘症状:在三餐时间固定的情况下,身体自然会出现胃结肠反射现象,换言之就是促进排便。若不吃早餐成习惯,极容易造成胃结肠反射现象失调,即出现便秘。
经过漫漫的长夜,身体内部储存的葡萄糖已经被完全消耗,这时急需补充能量与营养,这些能量与营养物质都是身体动能的源泉。
运动过量,也会影响阳气
古文之中有一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源自于运动,但是运动必须要有一个度,需要自己掌握强度,因人而宜。因为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阳气升发,但过度的升发动用阳气,就会造成身体阳气虚耗过损,严重者还会对生命造成损伤。
曾经有科研专家指出,一个人一生的心跳有限数,若是活动量大造成心跳次数加快,造成人的预期寿命缩短。心跳总数的决定因素有遗传因素和后天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如果我们刻意地运动,人的心跳会提前透支,我们的生命周期就会变短。虽然很多人以为运动既能减肥又有助于长寿,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如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他们的身体看上去非常强健,但运动生涯之后会留下很多运动性的疾病,长寿者也是寥寥无几。这说明,人体的阳气量度也是一定的,就像是一盆灯油,如果火大就燃烧地快,而小火苗燃烧的时间却非常的长,这种道理大家都能理解。
运动过量给身体造成另外一种伤害就是关节磨损,关节一旦被破坏几乎无法复原,特别是中老年的关节修复、康复力非常差,年龄越高,关节磨损退化的程度越大,掌握适度运动量非常重要。运动多少才合适,必须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运动时以身体不感觉难受为宜。运动量可逐渐增加,可以找一个喜欢的运动进行衡量,作为运动习惯的一部分,并根据身体情况进行调整。
所以,平时的运动量不宜过大,特别是中老年人,必须要掌握自己的度。
快速减肥,也会影响阳气
减肥已经成为了女性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一定要慎重,尤其是现在所谓的快速减肥法。
国内专家研究发现,减肥药可能透支心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生命之火原来燃烧是非常旺盛的,但是若将火苗弄得很旺,燃烧的时间就会变短。一些常用的减肥药,大多数都含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促进剂等,这些成分都会造成心跳透支。这类药可以快速燃烧脂肪,增强代谢,服用之后会让人有类似通过运动而达到减肥燃脂的效果。使用这类药后,也会产生和运动过度相似的不良反应,比如说心跳加速、睡不着觉、容易激动等。这就是过度透支体能而加快心跳,同样会损伤阳气。
同时,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脏功能也会有影响,而肥胖者常常伴有冠心病。因此,滥用大剂量甲状腺激素减肥,肥胖人群易出现心血管意外。
不要经常食用过凉的食物
过度摄入生冷的食物不仅会导致寒凉之邪气进入腹部之中,并且会损伤脾胃。冰酸奶、各类雪糕、冰镇饮料、凉茶、冰镇水果,食用后,会有一种周身凉爽的感觉,也让我们与古人有区别,增加了很多受寒的机会。冬天吃冷饮,也让身体“雪上加霜”。
脾胃主管人体对于营养的吸收,等同于粮草对于行军打仗的重要性,没有粮草供应,军队就无法抵御外敌。脾胃受冷,最直观的表现是脾胃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或者是胃强脾弱,食欲虽然好,但不长肉,身体无法充分吸收营养,食物消化不彻底。在中医学来说,保脾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中医学还认为,脾胃的升降功能,只有在阳气的气化作用下才能完成,寒凉的食物则降低了脾胃的温度,从而导致脾胃功能不能正常的运行,时间一长造成功能失调而胃寒。
过量的生冷食物不仅是脾胃功能受影响,引起胃阳亏损的一个重要诱因,还极有可能导致阴虚阳盛,寒从中生,逐渐寒气凝滞,而阴寒之气内盛,则水湿不化,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胀痛,纳呆,胃痛喜按,大便次数增多,周身困住或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因此,身体表现为脾胃虚寒体质,特别是中老年人,不适合过量食用冷饮,否则就会导致胃寒,一是影响肠胃功能,轻者出现腹痛、腹胀等,二则出现肾阳损耗,出现鸡鸣泻(腹泻从清晨开始)、怕冷等症状。所以说,夏季寒湿对人的损伤更加严重,天热吃冷饮并非适合所有的人。
吃太多的生冷食物,会导致人体温度降低,大量地消耗人体内的阳气,从而导致肾中的真阳不充足,肾中阳气亏虚,从而降低人的免疫力,还会导致诸多疾病发生。如很多儿童总是胃部疼痛,以及一些妇女常见的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增多等疾病,多数都是与过食冷饮有关。老年人因为本身阳气虚弱,所以最好不食用冰冻食物,一旦进入胃中,就如同将一块冰直接放入胃中,而融化这些冰块就必须损伤大量的阳气,同时引起体温下降。长期如此就会损伤身体内的真阳,真阳亏损,不仅会加速衰老,还极容易导致血管硬化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