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膳食在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西周儒家典籍《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官方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职业,其中“食医”就是专事饮食营养的医生,相当于现代的营养师,列为诸医之首。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即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是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的主食,水果和坚果有助养生和健身,禽畜肉类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蔬菜可充饥腹、促健康。这可谓是最早的“膳食指南”。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体施食”的饮食养生原则和“辨证施食”的饮食治疗原则,记载了“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著名药膳。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首设“食治”专篇(卷二十六食治方),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阐释了一百多种食物的性味和作用,强调以食治病。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养生专著是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的《膳食正要》,其内容包括食疗食膳、饮食制作、饮食宜忌等。明清时期出版了《食物本草》《随息居饮食谱》等多部中医饮食营养方面的专著。纵观我国医学和食疗专著对饮食和养生的记载,无不贯穿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体自身的整体观和药食同源、食药同理的辩证思想,强调人类应了解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选择食物、养护身心。这些宝贵的遗产为我们今天研究营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现代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可追溯到18世纪,从碳、氢、氧、氮的确定,到建立食物组成和物质代谢的概念、氮平衡学说等,为现代营养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及各种营养素的发现和认识,使现代营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营养学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我国也建立了现代营养学。
我国于1945年成立中国营养学会,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第一次出版了自己的《食物成分表》,并创办了《中国营养学报》,先后在1959年、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0年进行了五次全国营养调查,取得了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的系统资料,为营养学研究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步全面、深入,国民饮食状况从“吃饱求生存”向“吃好求健康”发展。优化了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减少了与膳食失衡有关的疾病,提高了全民的健康素质。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在1997年、200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在1997年版指南中首次制作了“膳食宝塔”,对膳食指南进行了量化和形象化的表达,2007年又进一步对“膳食宝塔”进行了完善。2014年2月,为了更好地改善膳食结构,促进健康和相关疾病的防控,中国营养学会启动了对《指南》的第三次修订,新版《指南》将在2015年完成修订并发布。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这是继《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之后,我国政府制定的第三份关于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确立营养纲要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营养改善行动,切实解决营养与健康、膳食与疾病问题,实现全国人民的健康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