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取决于其对能量的消耗量。正常成人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定群体还要满足其特殊的生理需要。
(一)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能量代谢。即在清晨、安静、空腹状态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能量代谢。这时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呼吸、心跳、体温、血液循环和细胞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
(二)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是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生理特点接近的人,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是接近的,但进行体力活动时,活动强度的大小、时间长短、动作的熟练程度会影响能量的消耗。能量消耗的主要特点:①肌肉越发达者,能量消耗越多;②体重越大者,能量消耗越多;③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④工作的熟练程度越差,能量消耗越多。
(三)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是指由于进食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也叫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在摄取食物的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和转化等,这些过程都要额外消耗能量。一般进食混合膳食时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进食糖类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进食脂肪可使能量消耗增加4%~5%,进食蛋白质可使能量消耗增加30%~40%。
重点提示
对于人体来说,食物的热效应是一种损耗,而不是效益。
(四)生长发育及其他因素
在生长发育期,能量消耗还包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另外,孕妇的能量消耗则包括自身和胎儿发育等所需的能量。情绪和精神状态对能量消耗亦有影响,如精神紧张地工作,可使大脑的活动加剧,能量代谢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