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德兴治疗乙肝的经验

吴德兴治疗乙肝的经验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德兴,男,主任医师。行医50余载,在中医药辨证治疗肝胆疾病、糖尿病、胃病及冠心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治疗乙型肝炎时,所谓毒、湿、痰、瘀并治,是指对疫毒、湿邪、痰浊、瘀血同治而言。吴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整理出一些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如清热解毒化湿的蚤休、半枝莲、茵陈,消除痰瘀的皂角刺、桃仁、丹参,补虚扶正的黄芪、女贞子等。

吴德兴,男,主任医师。江西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50余载,在中医药辨证治疗肝胆疾病、糖尿病、胃病及冠心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吴氏根据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提出“正虚邪实兼顾,毒湿痰瘀并治”的治疗原则,理论上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乙型肝炎之所以病机复杂,是由于正虚邪更实,邪实则正更虚,变化为正虚则邪恋,邪恋则正虚。因此力求在治疗过程中把患者脏腑各器官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既注意局部症状,更强调整体论治,采取扶正祛邪并治,调理气血并举。

扶正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祛除乙型肝炎病毒的目的;祛邪可消除病毒及改善症状,使受害的脏器恢复其正常功能;调理气血可使气血通畅无阻,又能控制肝细胞复制乙型肝炎病毒。通过扶正祛邪、调理气血,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恢复机体阴阳及气血津液平衡的目的。根据以上认识,吴老通常将乙型肝炎分为以下几种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肝郁毒湿痰瘀型

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胸胁胀满,易怒健忘,腹胀厌油,纳差恶心,小便黄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涩。治以疏肝理气,解毒化湿,消痰散瘀。基本用药:柴胡10克,白芍15克,郁金10克,茵陈20克,半枝莲15克,蚤休15克,皂角刺15克,桃仁10克,丹参15克,山楂10克,神曲10克,栀子10克。

脾虚毒湿痰瘀型

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食后腹胀,两胁胀痛,午后胀甚,倦怠乏力,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濡。治以健脾益气,解毒化湿,消痰散瘀。基本用药:黄芪30克,白术15克,薏苡仁20克,茵陈15克,山楂10克,神曲10克,半枝莲15克,蚤休15克,皂角刺15克,桃仁10克,丹参15克。

肾虚毒湿痰瘀型

主要症状为面色晦暗,眼眶青黑,两胁隐痛,腰膝酸软,下肢水肿,舌质淡,苔少,脉沉细而涩。治以补肾益气,解毒化湿,消痰散瘀。基本用药:淫羊藿15克,女贞子20克,黄芪30克,茵陈15克,半枝莲15克,蚤休15克,皂角刺15克,桃仁10克,丹参15克,白术15克。

无症状型

各种临床症状不明显,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或表面抗原、e抗原、 核心抗原均为阳性,或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原均为阳性。治以解毒化湿,活血散瘀,健脾益肾。基本用药:半枝莲15克,蚤休15克,皂角刺15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茵陈15克,丹参15克,桃仁15克,女贞子20 克。

在治疗乙型肝炎时,所谓毒、湿、痰、瘀并治,是指对疫毒、湿邪、痰浊、瘀血同治而言。毒是疫病之毒,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湿是感受外界之湿;痰是由于外湿之邪侵入,脾失健运,体内津液不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毒热内瘀则变为瘀血。吴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整理出一些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如清热解毒化湿的蚤休、半枝莲、茵陈,消除痰瘀的皂角刺、桃仁、丹参,补虚扶正的黄芪、女贞子等。

[参考自:秦惠基.乙型肝炎诊断及药物治疗.第1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132-1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