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体对血压的调节:当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受体)兴奋性增强而发出冲动,经传入神经到达血管运动中枢,改变其活动,使降压反射活动增强,心脏收缩减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而保持一定血压水平。当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将冲动传入血管运动中枢,使降压反射活动减弱,心脏收缩加强、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缓激肽、前列腺素E、心钠素等具有较强的扩张血管作用,使血压下降。
(1)受体对血压的调节:当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受体)兴奋性增强而发出冲动,经传入神经到达血管运动中枢,改变其活动,使降压反射活动增强,心脏收缩减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而保持一定血压水平。当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将冲动传入血管运动中枢,使降压反射活动减弱,心脏收缩加强、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另外,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附近存在着化学感受器(受体),其对于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极为敏感。在身体缺氧状态下,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速、外周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
(2)容量压力调节:在肾小球入球和出球小动脉间三角区内存在肾小球旁器,其中的球旁细胞(又称颗粒细胞)含肾素颗粒,在肾动脉压力下降时分泌肾素。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刺激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多,水钠潴留,直至血容量增加、血压回升为止;相反,如血压升高,则钠和水的排出量增加,使血容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血压恢复至正常。
(3)体液调节:血液和组织中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对心肌、血管平滑肌的活动及循环血量均有调节作用。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肾素血管紧张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可使血压升高。缓激肽、前列腺素E、心钠素等具有较强的扩张血管作用,使血压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