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为古今养生家和酷爱养生者重视,所以有“百练不如一走”的说法。
散步健身,在名人中并不少见。如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也是坚持散步的。邓小平同志每天早晨起来后总是在院子里散步,特别是午觉醒来,则必须围绕院子走上几十圈。这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无论寒冬,还是酷夏,日复一日,从不间断。活到104岁的书法家苏局仙,他的养生锻炼分小运动和大运动。小运动即是自我按摩,大运动就是步行,每天绕着屋里的八仙桌步行1 200步,不达目标,绝不止步。
散步确是一种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健身法,对老年人更为适宜。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常练不懈。散步有四种形式:①缓慢散步,每分钟60~90步,每次20~40分钟;②快速散步,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60分钟;③反臂背向散步,两手臂放于肾(俞)穴处,缓步背向行走(倒退走)50步,再向前走100步,反复5~10次;④摆臂散步,行走两臂自然摆动,每分钟60~90步。这四种形式,锻炼者可根据本人的体制情况而定。一般讲凡体胖者,或有冠心病、老慢支,或卒中后遗症、行走不利者,以快速式为宜,但快速宜逐步递增,不可勉强,一般做健身锻炼,以两臂自然摆动式较好。散步时,要有轻松悠闲感。
散步为何有如此良好的健身效果呢?中医理论认为,两足为十二经脉中足三阳、足三阴经脉的起点和终点。经脉是气血循环的通路,所以有强壮筋骨、疏通脉络的功用。现代医学也认为足掌是人体第二心脏。散步是锻炼下肢关节和足掌的有效措施。足掌的功用衰退与否,是人体衰老与否的标志之一,所以有句谚语:“人老足先老,足不老人未老。”
有人提出,说饭后不宜走。认为若饭后行走,使血液分布到四肢,胃肠部的血液相对减少,因而能削弱消化功能。其实,饭后散步,是一种缓慢轻松的活动,有利于食物在胃部的下行;加之散步时四肢活动,有利于脾胃功能的发挥;散步时两下肢缓缓行动,上肢前后摆动,有利于周身的血液循环,不会因此而减少内脏的血液。散步与快步、跑步不同,若饭后快步、跑步确实是不宜的,这是笔者的观点。
饭后不宜散步者也有。如患胃下垂及肝病的人。饭后则宜平躺片刻,并用手按摩脘腹部,可增强消化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