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的炮制,历代论述颇多,如《雷公炮炙论》言“凡使阿胶,先于猪脂内浸一宿,至明出,于柳木火上炙,待泡了,细碾用”。陶弘景言“阿胶作药用之,皆火炙,丸散须极燃,入汤微炙”。《本草纲目》言“阿胶,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录炮制方法有2种,为统一阿胶炮制标准,提高阿胶炮制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炮制方法如下。
1.阿胶 捣成碎块。
2.阿胶珠 取阿胶烘软,切成丁,照烫法用蛤粉烫至成珠,内无溏心。
目前阿胶炮制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阿胶丁:取阿胶块置文火上烘软,切成小块。
蛤粉炒阿胶珠:将蛤粉3~5公斤置锅内加热,投入阿胶丁10公斤,不断翻动,至阿胶表皮鼓起成圆珠状,内无硬心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蒲黄炒阿胶珠:将蒲黄3公斤置锅内,加热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至阿胶表皮鼓起成圆珠状,内无硬心时取出,筛去蒲黄,放凉。
阿胶炒后可去其腻滞之性及不良气味,蛤粉炒则长于养阴润肺化痰,蒲黄炒则增强止血作用。《本草备要》言“蛤粉炒去痰,蒲黄炒止血”。《药品化义》言“面与蛤粉同炒,则不粘,去痰用。入膏、汤化、酒化、童便和之更炒,得火良”。
研究表明,阿胶内含胶原蛋白,经炒珠后煎汤不粘锅,服用不腻膈,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大量胶原蛋白吸收入血后,可增强血清的黏滞性,促进血液凝集。同时,阿胶经蛤粉炒后能提高钙的含量。钙离子为促凝血剂,可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以加强止血作用。阿胶中具有滋补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蛋白水解物,这类物质均无臭味。但在制胶时,由于长期浸泡发生腐败,以后在煮胶、收胶、晾胶至出胶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异臭味。此臭味来源于氨基酸的腐败产物游离氨、三甲胺、吲哚、甲基吲哚等挥发性物质。内服时异臭味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甚至产生过敏反应。经蛤粉或蒲黄炒制后,不仅能使阿胶质地酥脆,便于粉碎,更重要的是此类氨基酸的腐败产物得以挥发,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减轻。因此,阿胶炮制后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确保药物发挥治疗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