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达尔文的生平

达尔文的生平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达尔文母亲在他8岁时去世,留下兄弟姐妹6人。达尔文祖父是一个进化论者,他认为原始生命是从无生物中产生出来,并在漫长年月的演变中变成高等生物。据达尔文自传提到他年少时读过祖父的《动物生命论》,十分喜爱。值得指出,达尔文在剑桥大学的自由爱好的学习方法,使他结交了一些著名教授,使他终生受益。达尔文在长达5年的考察过程中,与舰长相处得很好。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费兹·罗艾非常严厉地批评了达尔文。
达尔文的生平_生命起源与演化

一、达尔文的生平

1.家世与少年时代

查理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英格兰西部的什鲁兹巴利小镇,现改称为塞洛普(Salop)镇。达尔文的家世是属于自由主义思想的中产阶级,家庭成员信奉基督教。

达尔文的父亲是个医生,由于医术高明、工作踏实而且人品高尚赢得了镇上人们的尊重,也给少年达尔文留下良好影响。达尔文母亲在他8岁时去世,留下兄弟姐妹6人。达尔文祖父伊拉马斯·达尔文(Erasmas Dar-win,1731—1820)也是一位医生,但他热衷于植物学研究并著有《植物学》、《动物生命论》和《自然的殿堂》。达尔文祖父是一个进化论者,他认为原始生命是从无生物中产生出来,并在漫长年月的演变中变成高等生物。环境变化时,生物能自动地向适应方向发展,并能把变化遗传给子孙,逐渐变成不同的物种。据达尔文自传提到他年少时读过祖父的《动物生命论》,十分喜爱。可见,祖父的进化思想对达尔文产生过影响。

达尔文8岁时入当地小学,随后进巴特勒学校。从中学开始,达尔文对采集矿物、昆虫、植物等标本和捕捉鸟类非常喜欢。这些爱好直至大学时代并与之结下终生的博物学研究,成为当代伟大的生物学家和进化论的奠基人。

2.爱丁堡大学

1825年10月,16岁的达尔文遵从父亲的旨意提前离开家乡中学跟随他的哥哥来到爱丁堡大学上学,攻读医科专业。但是达尔文对医学课程感到枯燥无味,只读了两年就离校转到了剑桥大学。不少达尔文传记认为,爱丁堡时期对达尔文来说,是近于荒芜岁月,可是现代科学史学家斯隆的研究则认为,爱丁堡大学对达尔文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为达尔文后来成为博物学家奠定了最初基础。因为,爱丁堡大学是海洋生物学的研究中心,达尔文对无脊椎动物选修课产生兴趣,并在年轻教师格兰特指导下对当时的“植虫”水螅、珊瑚进行了观察与研究,颇有心得,使之日后在环球旅行中派上了大用场。这位年轻教师后来成为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和发生学的先驱者之一。

达尔文父亲在知道达尔文对学习医学毫无兴趣之后,又安排他到剑桥大学基督教学院读书。让孩子学医当医生或学神学当牧师、当教师,这是当时英国中产阶级自由职业者最为普遍的一种想法。达尔文在剑桥大学过着自由、优裕、快乐的生活,他对学校规定课程:古典、神学、数学仍然不感兴趣,但能努力应付考试。但是,达尔文对打鸟、打猎和捕捉昆虫的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在他采集的标本中竟有被列入斯蒂芬编辑的《大不列颠昆虫图解》一书中,由此可见他的昆虫标本制作水平之高。

值得指出,达尔文在剑桥大学的自由爱好的学习方法,使他结交了一些著名教授,使他终生受益。汉斯罗(John Stevens Henslow 1796—1861)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博物学家,后来成为忘年交的恩师。他在1830年的笔记中写道:“汉斯罗是我的导师,他是一个最可佩服的导师,同他在一起的那时是我全天最愉快的一段时间。”由于达尔文经常与汉斯罗一起散步,参与老师的家庭晚会,于是也结识了哲学家休厄尔、动物学家詹宁斯、地质学家莱伊尔,对他的思想与学识都产生过影响。

达尔文在剑桥接受了两年的神学教育,他对宗教信仰尚未确立,却对当时流行的自然神学颇有兴趣。自然神学主张把科学的规律法则引入基督教的基础当中去,认为唯有发现自然规律才能发现神的意志的伟大。笔者认为,我们对于具有广泛基础的基督教信仰不便多说,但在进化论领域中所及的反对者是要反驳的。

达尔文在剑桥的最后一年里读了德国著名植物学家、旅行家洪堡的《南美旅行记》和赫谢尔的《关于自然哲学研究》两本书,感动至深。所以,他在《自传》中写道:“没有一本或一打的其他书籍能够像这两本书那样,给我那么重要的作用。”《南美旅行记》所描写的美洲大自然的宏伟、壮观的景象,深深打动了年轻的达尔文的心,这与他后来决心搭乘“贝格尔”军舰.游世界是有密切联系的。赫谢尔是英国物理学家,他的《关于自然哲学研究》一书与其说是自然哲学不如讲科学方法论。它基于培根思想对牛顿的体系做了精彩的讲解。达尔文读完后激情满怀,立志将来要做“生物学中的牛顿”。

3.最大的机遇与挑战

1831年上半年,达尔文通过了毕业考试,获得神学位,老师汉斯罗为了把达尔文培养成一位真正的博物学者而建议他重新学习地质学。恰巧,同年8月,著名地质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塞治威克(Adam Sedgwick 1785—1873)要对北威尔士的古岩层进行地质学考察,经汉斯罗推荐,他同意带达尔文一起去。塞治威克是自然神学的信奉者,但他不主张以《圣经》的记述为基础来研究。这虽是一次实习,但达尔文在塞治威克指导下,获得了很好的地质学考察知识与方法。

同年考察回来,达尔文恩师汉斯罗又推荐他到英国“贝格尔”号军舰进行环球旅行的地质考察。贝格尔是隶属于英国海军军部的一艘科学考测的测量船,实是木造的帆船,242吨位,船长约30米,宽约9米,有3根桅杆,却备有7门大炮,装有22台经纬仪。因为,它装有大炮属海军编制,故叫军舰。

1831年12月,“贝格尔”号出航任务,主要对南美洲大陆及海岸附属岛屿进行航海路线的测量和各地自然资源的考察,以开拓殖民地市场。达尔文能踏上贝格尔号参加考察成就了他一番事业,但并非肩负重大任务而为之。据知“贝格尔”号费兹·罗艾舰长是位优秀的海军军官,他要找一个上流社会出身,具有文化素养和他谈得来的博物学者作伴同行,以解脱漫长航海途中的孤独。对于达尔文而言,愿意搭乘“贝格尔”号军舰远航,绝非为了给舰长作伴而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开阔视野,增长博物学知识。

因为达尔文是自费旅行的,所以,舰每到海港,达尔文都可以自由地登岸从事博物学研究。作为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能独自在野外考察,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与记录,为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基础。这不是奇才与天才又是什么?达尔文在长达5年的考察过程中,与舰长相处得很好。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费兹·罗艾非常严厉地批评了达尔文。但是,达尔文感念船长给了他搭乘“贝格尔”号的机会,从而得以完成伟大的进化论事业,故始终对费兹·罗艾船长怀有感激之情。

4.环球航行中的考察

达尔文航行考察第一站是圣地亚哥岛,发现整个岛曾发生过隆起和局部下沉的情况,使岩层变质,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并在船上查阅伊莱尔的《地质学原理》进行思考。伊莱尔认为地球具有非常古老的地质史,地球表面会不断发生缓慢的变化,这对达尔文后来提出物种缓慢演变的学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达尔文在航海中观察不同地域生物的各种变化,大量的考察资料和思考都收集到《贝格尔号舰环球航行记》中,对物种变异与自然选择的进化思想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南美洲潘帕斯草原找到了不少灭绝了的四足兽的遗骸却存在大犰狳,由此确立“类型相继出现”的法则。在南美洲东海岸自北向南行驶过程中,达尔文发现物种随着纬度变化而逐渐更替的情况,但相邻地域的物种既有共性,又出现差异性。这些都使他发生疑惑,只有承认生物是可变的和可进化的事实才能合理加以解释。

达尔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考察,材料极其丰富,意义尤为重要。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太平洋中的赤道线上,由16个大小岛屿和无数岩礁组成,均为火山岩,陆地面积约7770平方公里,属于南美厄瓜多尔领土(图3-3)。这个群岛从未与南美大陆发生连接过,地质学上是很年轻的。达尔文在岛上停留了35天,因此实地观察很仔细。他在《日记》中写道:“这个群岛大多数生物都是当地特有的,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没有遇见过它们,而且各个不同岛屿上的生物也各有差异。虽然,这些岛屿与南美大陆之间相隔了500~600英里海面,但它们的全部生物和大陆上的生物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加拉帕戈斯群岛栖息着大量的海龟和地雀,还有海驴、鬣蜥、画眉、企鹅、鲤鸟、鹧鸪、燕雀、昆虫及许多植物,如仙人掌等都具有海岛的生存习性。达尔文在这群岛上一共采集到26种鸟,其中燕雀13种,占岛上鸟类的一半,后经鉴定被命名为达尔文燕雀,分为4个属14个种。这就是地理隔离对物种形成的作用,岛上物种的辐射适应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种依据。

img17

图3-3 达尔文乘贝格尔号的航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