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女,60岁,下痢赤白已有3年余,面色黄肿,乏力肢酸,纳差口苦,脉濡细,舌淡瘀,苔浊腻。经西医检查:慢性结肠炎,肠息肉,肠结核待排。用抗菌素,灌肠治疗效甚微;后邀诊,证属慢性痢疾,用张锡纯三宝粥;鸦胆子(去壳)20粒,用肠溶胶囊包裹;三七粉3g冲服;山药粉50g煮成糊装兑服。经治20剂告愈。
鸦胆子治痢,疗效确凿;中医所称痢,包括西医所称菌痢、阿米巴痢、慢性结肠炎、休息痢等。以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为主症。临床亦可单独应用或配伍应用。单用鸦胆子治痢,宜去壳取仁,一次服20~30粒,最多不超过60粒,白糖水送服,每日2次。或用龙眼肉包后吞服;或用市售肠溶胶囊研后装入胶囊吞服;因其味极苦,不能咀嚼,否则难以入咽,入咽则呕。古时用益元散(飞滑石、甘草、朱砂)为衣制成丸名为菩提丹,亦专门治痢。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鸦胆子,味极苦,性凉,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分之热及肠中之热,防腐生肌,诚有奇效,愚生平用此药治愈至险之赤痢不胜纪。”足见此药治痢之功卓然。张氏还指出:“凡诸痢证皆可用之,即纯白之痢,用之亦有效验。而以治噤口痢,烟(鸦片)后痢,尤多奇效。”为了辨理论上用药,常伍三七以祛腐化瘀生新,配山药治久痢不愈元虚之证,佐生地榆以护膜生肌,因此临证可以单用或配成方剂强张氏三宝粥就是治“久痢,脓血腥臭,肠中欲腐”之痢下;验之于临床,疗效可靠。
鸦胆子又称鸭蛋子或鸭胆子,亦称苦参子,但非苦参所结之子,这是在应用时必须首先弄清楚的;苦参所结之子又称苦参实、苦豆为豆科植物苦参的种子,而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所结的果实,二者不能混淆。惜乎!张氏在书中误认鸦胆子为苦参所结之子,此当纠正之。
[《越医汇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