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止哮豆治小儿哮症

止哮豆治小儿哮症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取腊月新鲜猪胆三五个,吊起,防止胆汁溢出。将黄大豆纳入猪胆中,装至六七成,使豆没入胆汁中,将胆囊口扎紧,悬挂于背阴通风处,待百日后取出,吹干。每日1~2次,每次约10粒豆之量,3岁以上小儿加倍。主治哮喘,无论寒热久暂都可用,尤其是麻疹或其他急性感染后所致的为良。方中猪胆汁,能凉肝脾,去郁热;黄大豆宽中下气,补脾生金。并且采用食治方法,使患儿易于接受。

【组成】 腊月猪胆不落水,黄大豆拣净抹光。

【用法】 取腊月新鲜猪胆三五个,吊起,防止胆汁溢出。将黄大豆(记好粒数)纳入猪胆中,装至六七成,使豆没入胆汁中,将胆囊口扎紧,悬挂于背阴通风处,待百日(最少要1个冬季)后取出,吹干(不能见阳光,否则要发臭)。用炭火加瓦上,炙焦存性,摊在地上(垫1层纸)出火气1宿,然后研成粉末,装入玻璃瓶中待用。每日1~2次,每次约10粒豆之量,3岁以上小儿加倍。用粥浆或温水调服。连服1~3个冬春,最效的仅需服1个冬春,一般服2个冬春,其哮自平。

【主治】 此方清热补脾,肃肺止哮。主治哮喘,无论寒热久暂都可用,尤其是麻疹或其他急性感染后所致的为良。平时喉中哮吼作声,哮喘发作则不能平卧,痰少咳不多。

祖辈相传,屡验不爽。小儿哮喘,大都由于热病后遗,肝胆留有郁热,乘土侮金,使肃降之气不行,反而上逆;又土不生金,肺气更弱,所以反复发作,为哮为喘,缠绵不已。方中猪胆汁,能凉肝脾,去郁热;黄大豆宽中下气,补脾生金。并且采用食治方法,使患儿易于接受。这是不治喘而喘自平的方法。

【注意事项】 ①此药应当预制,干燥保存,不能曝晒,更不能稍受湿气,防止变腐发臭。如果粉末结成块,并有臭气,是药已变质,不能服用;②药中不要加糖加盐,以免有些盐哮、糖哮的患儿不适;③服药要坚持,按冬春季节服用;药量不必增减,始终按年龄规定量即可,并不必配合汤药,尚未发现加汤药效果更佳的。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丁光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