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节做生理活动范围内的屈伸、旋转等被动运动的一类手法,称为运动关节类手法。运动关节类手法有很好的松解粘连、梳理筋脉、整复关节的功能。
(一)摇法
使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做和缓回旋转动的手法称摇法。
1. 操作方法
(1)摇颈:一手托住下颌部,一手扶住头顶,双手以相反方向使头摇转(图3-35)。
图3-35 摇颈法1
图3-35 摇颈法2
(2)摇肩关节: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做环转摇动。
①小摇法:一手扶住肩部,一手扶住肘部(使患者手搭在医者的肘上部)摇动(图3-36)。
②大摇法:一手松握腕部,一手相对以掌背将其慢慢向上托起到160°左右时反掌握住腕部,原握腕之手向下滑移至患肩上部按住,此时两手协调用力,向后使肩关节做大幅度转动。由后向前摇则两手动作相反(图3-37)。
(3)摇肘关节:一手固定肘关节上端,一手握腕关节上端环转摇动。
(4)摇腕:一手握住腕上,一手握住手掌环转摇动。
(5)摇腰:患者坐位,一手按住其一侧腰部,另一手扶住对侧肩部,两手协调用力摇动。
(6)摇髋关节:患者仰卧,屈髋屈膝各成90°,医者一手按住膝部,一手托住足跟,做髋关节的环转摇动(图3-38)。
(7)摇踝关节:一手托住足跟部,一手握足前掌背部环转摇动(图3-39)。
2. 操作要领
(1)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缓和,用力稳妥。
(2)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因势利导,切忌粗暴和蛮干。
3. 临床应用 本法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增强关节活动等功效。其中摇颈用于落枕、颈椎病、肩背痛等病症;摇腰又用于腰腿痛等症;而肩关节小摇法适用于肩关节疼痛较甚,活动功能障碍明显的患者;大摇法适用于肩关节疼痛较轻、活动功能障碍不明显的患者。
图3-36 小摇法
图3-37 大摇法
图3-38 摇髋关节
图3-39 摇踝关节
摇法在使用时,要诊断明确,对年老体弱者慎用,对关节畸形或关节本身有病变者,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以及先天性骨发育不良一律禁用。
(二)背法
医者与患者背对背,将患者反背起来以牵引腰部的一种手法称为背法。
1. 操作方法 医者与患者背靠背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用两肘勾套住患者的肘弯部,再屈膝弯腰挺臀。将患者反背起,使其双足离地悬空,做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以使其完全放松,然后做一突发的快速的伸膝屈髋挺臀抖动动作。此法可连续操作2~3次。
(1)弯腰屈膝挺臀:医者两肘与患者两肘套紧后,医者屈膝、弯腰、挺臀,达到牵引患者腰段脊柱的目的(图3-40)。
(2)伸膝屈髋挺臀:医者再做快速伸膝、屈髋、提臀动作,同时用臀部颤动或摇动患者的腰部(图3-41)。
图3-40 背法1
图3-41 背法2
2. 操作要领
(1)一般应用臀部抵住患者腰骶病变部,患者应身体放松、自然呼吸。
(2)背起患者后,再做有节律的伸膝屈髋挺臀动作,同时伸膝屈髋挺臀颤动动作要协调,运作幅度不可过大,频率不宜过快。
3. 临床应用 背法只适用于腰骶部,具有缓解腰肌痉挛、整复错缝、还纳突出物等功效。治疗腰椎关节功能紊乱、腰部闪错、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三)拔伸法
固定一端,沿纵轴牵拉另一端使关节或半关节伸展的手法称为拔伸法,也叫牵拉法。
1. 操作方法
(1)颈椎拔伸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其后,用双手拇指顶住枕骨后方,余四指分别托住下颌部,两前臂分别压住患者两肩,然后逐渐用力向上拔伸。或用一侧肘部托住下颌部,前臂绕过对侧耳后用手掌扶住枕骨部,另一只手亦扶于后枕部,然后逐渐用力将颈椎向上拔伸。
(2)肩关节拔伸法:患者坐位,让助手固定患者身体,医者两手握其前臂与肘部拔伸,或医者以一足抵住腋下,两手握住腕部向下拔伸。或者让患者坐于低凳,患肢放松,医者站于其后侧,双手握住其腕部慢慢向上牵拉拔伸。
(3)腰部拔伸法:助手固定患者两腋下,或让患者两手抓床头,医者两手分别握两踝部,向下用力拔伸。
(4)腕关节拔伸法:双手握住患者掌指部,逐渐用力拔伸,同时患者上身略向后仰,形成对抗牵引。
(5)指间关节拔伸法: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捏住患指端,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拔伸。
(6)踝关节拔伸法:医者一手托住足跟部,一手握住足背部,同时用力拔伸。
2. 操作要领
(1)拔伸牵拉的动作要稳而持续,不可用一次突发的猛力。
(2)顺势而行,因势利导,用力恰当,适可而止,切忌粗暴。
3. 临床应用 本法常用于四肢部和脊柱部,临床和其他手法配合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四肢关节功能障碍,软组织粘连、挛缩以及小关节错位,伤筋等症。本法也是治疗骨折和脱位的主要手法,临床常与旋转、屈曲等正骨手法配合使用。
临床在做腰椎和髋关节拔伸时虽可用手法,但效果不佳,现在一般采用机械牵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