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补泻,是通过医生手法所用力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及方向的不同等给机体一定的刺激,激发机体整体与局部的调解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手法的补泻,必须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把手法的轻重、方向、快慢、刺激的性质及治疗的部位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来。
(一)轻重补泻
一般来说,轻手法为补,重手法为泻。即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可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谓之“泻”。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可活跃兴奋脏器生理功能,可谓之“补”。
手法的轻重在补泻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如某些急症、晕厥、惊风等急救时在人中、涌泉、合谷穴等施术,其手法要求用力深沉而重,给予足够的刺激才能达到开窍醒神、镇静之功;某些慢性病如脾胃虚弱等,在脾俞、胃俞、中脘、气海等穴用轻柔的、作用时间较长的一指禅手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绝不能因此就断言说手法的轻与重是手法补泻的关键。重手法的刺激量大,从量变到质变所需时间短,机体对此反应快,因而治疗效果显示也快,但此手法易耗气、伤精、损及筋脉;轻手法刺激量轻,以量变到质变所需时间长,相对来说,机体对此做出反应所需时间也长,因而手法作用后产生的效果就慢。然而轻手法避免了重手法的弊病,同样可以起到泻实的作用,重手法同样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这是说手法的轻重补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二)方向补泻
向心为补,离心为泻;推上为补,推下为泻;由外向里为补,由里向外为泻;逆时针旋转为补,顺时针旋转为泻。这种手法方向与补、泻的关系,历代文献中有较多的记载。如《幼科推拿秘书》云:“自龟尾擦上七节骨为补,自上七节骨擦下龟尾为泻;运脾土,曲指左旋为补,直推为泻”,等。虽然历代文献大部分记载用于小儿推拿,但在临床上也用于成人。如摩腹,手法操作的方向和在治疗部位移动的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有明显的通便泻下作用;若手法操作的方向为逆时针,而在治疗部位移动的方向为顺时针,则可使胃肠的消化功能明显增加,起健脾和胃的作用。前者为“泻”,后者为“补”。
(三)频率补泻
一般来讲,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在推拿补泻中,一定的速度是施术部位得气,产生热量、发生传递并维持其效果的基本条件,也是手法作用于机体产生机体反应,以达到调整阴阳,补虚泻实的基本条件。如频率高的一指禅推法常用治疗痈肿、疮疖等外科疾病,有活血消肿、托脓排毒的作用,即“泻”的作用。而一般频率的一指禅推法,常用于治疗脏腑虚损类疾病,有补的作用。对痈、疖却是不适宜的。
推拿补泻,这些临床经验的总结在实际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单纯地以手法的轻重、快慢、方向等作为补泻的因素,那就把手法所起的作用局限化,失去了中医辨证和手法治疗的整体作用。况且,对手法的频率、轻重等,究竟快、重到什么程度为泻,什么速度的频率、多大重量的刺激为补,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所以临床运用时,要结合个体的差异,病变部位和所取穴位的位置以及病情的轻重、缓急等仔细辨证,灵活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