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两代,武术与气功的交融给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清代太极拳的出现,就是这种文化交融的代表拳种。起源于宋代的八段锦,将不同导引术势编成套,并以歌诀的形式流传,其功法分为坐式和立式两大系统。其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呼吸与动作相结合,把行气与运动相结合正是明清导引术的特点。宋元明清,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以武术为中心的训练体制下进一步得以完善,出现了类似现代竞技体育对抗项目的武术擂台赛。

宋元是古代武术的完善期,出现了武术套路,民间出现了冠于名称的枪法、较完备的拳棒擂台赛。其民间体育活动除继承了前代的蹴鞠、击球等项目外,还在步打球的基础上发明了“捶丸”形式的球戏活动;冰上活动的广泛开展,可以让北方冬季漫长,其易结冰的地区有了养生的项目。

明清两代,武术与气功的交融给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清代太极拳的出现,就是这种文化交融的代表拳种。明清时期武术和气功的繁荣发展,还反映在人们对武术价值认识的深化上,随着武术和军事武艺两者文化差异的日益明显,武术价值体系除了“遇敌制胜”的技击功能之外,其寓有的健身、养性在观念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的成就,是以《道枢》《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书为标志的“八段锦”导引功法系统和以《灵剑子》为代表的四季导引学派的发展。起源于宋代的八段锦,将不同导引术势编成套,并以歌诀的形式流传,其功法分为坐式和立式两大系统。坐式运动量较小,称为“文八段”;站式运动量大,称为“武八段”。

明末清初,太极拳是我国古代导引术与武术发展的结晶之一,在较早的《十三势歌》中就已提到:“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出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养生拳种。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三个方面: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②结合了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家拳”之一。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其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呼吸与动作相结合,把行气与运动相结合正是明清导引术的特点。

宋元明清,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以武术为中心的训练体制下进一步得以完善,出现了类似现代竞技体育对抗项目的武术擂台赛。养生术、冰上运动、棋类活动在民间持续升温,民间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数在持续增加,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走进人们的生活,如摔跤、马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