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时难免要饮水,服药饮水看起来很简单,但还是有讲究,如果饮水不当可影响药效。
1.用足量水送服药物 大多数人服药时仅用一二口水送服。其实,服药时应用足量的水(200~300毫升)送服。这样服药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药物溶解吸收:多饮水可加速药物通过咽、食管,进入胃。大多数药物是在小肠吸收,多饮水可增加胃的排空速率,使药物更快地到达小肠,加快药物的吸收速度及提高血液中药物浓度。
(2)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有些药物对胃有刺激,喝足量的水能够稀释药物,因而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服胶囊剂特别要增加饮水量。因为胶囊剂易黏附在胃壁上,溶化的药物不能均匀地散开,只能集中在胃的某一部位,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
(3)多饮水对疾病有利。有些疾病需要多饮水,如患了感冒后就需要多饮水。
(4)加速药物排泄。有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对肾脏有一定影响,多饮水后降低其在尿液中的浓度,并加速排泄。
2.不饮水或少饮水 有些药物服用时不需要饮水,饮水反而会影响药效,如各种止咳糖浆。因为止咳糖浆的止咳作用一方面有赖于胃肠吸收后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止咳糖浆比较黏稠,服用后药物会黏附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能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有利于缓解咳嗽。如果服药后立即饮水会将覆盖在咽部的药物冲掉,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影响药物疗效。如果黏稠的糖浆太刺激咽部,甚至引起不适,则另当别论。
硫糖铝和氢氧化铝凝胶是治疗胃溃疡的常用药,服用后在胃内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这样胃黏膜才能免于胃酸侵蚀,慢慢长出新的组织把溃疡面填平。故服用这类药物也不宜多饮水。
3.用温开水送服药物 送服药物最好用温开水。水温以不感到烫为宜。但也有例外,有些含酶的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干酵母等)不能用热水送服。因为热水会破坏酶类蛋白的有效成分。另外,活疫苗(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活性菌类药物(如整肠生)及维生素C等也不宜用热水送服,以免影响药效。
4.不用牛奶、果汁服药 有人喜欢用牛奶代替白开水送服药物,这样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牛奶与药物接触后,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将药物包裹在内,阻碍了药物的释放。同时牛奶在胃黏膜表面也形成一层膜,影响了胃黏膜对药物的吸收。另外,牛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物质沉淀,也影响了药物的释放和吸收。因此,除了不用牛奶送服药物外,并在服药前后1小时也不要喝牛奶。
果汁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果糖、微量元素的饮料。果汁中的维生素C呈酸性。如将一些不耐酸或碱性的药物与果汁同服,不仅会降低药效,还会引起药物反应,如磺胺药与果汁同服,尿中有可能出现磺胺结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