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极拳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太极拳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老年人来说,打太极拳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温和运动。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对防治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是非常适合于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练太极拳要循序渐进,要做准备活动,练习过程中不要戛然而止。练习太极拳要有规律,每天练上30~60分钟为宜,具体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来支配的,从而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

美国有关专家提出了温和运动健身的新观点。温和运动就是一种低强度、低能量消耗的运动模式,也称“适度锻炼”,即每周消耗2 000千卡热量的体能,相当于打2~3小时的乒乓球。对于老年人来说,打太极拳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温和运动。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对防治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是非常适合于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

其一,打太极拳时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随手转,步随身换,动作圆滑、连贯、稳健、协调,动中取静,有利于大脑的休息。

其二,有助于延缓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关节运动的灵活性。

其三,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柔中有刚,肌肉有节奏的舒缩,对调节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其四,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溃疡病、肺结核、肝炎恢复期、骨关节病等,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其五,太极拳运动对情绪亦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老年人的自信心增强,睡眠改善,对情绪抑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调节作用显著。

练太极拳要循序渐进,要做准备活动,练习过程中不要戛然而止。练习太极拳要有规律,每天练上30~60分钟为宜,具体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在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练拳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

一般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接着可结合散步做一些随意的准备活动,然后静立片刻,调匀呼吸,排除杂念,准备操拳。

◆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来支配的,从而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老年人在操拳时,最好能选择一个清静避风的环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同时,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架势,做到量力而行。如年高体弱的,可采取姿势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势”等动作时,千万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识上想到了,同样可以得到锻炼效果。

◆练拳时尽可能做到柔、缓、松、轻相结合

由于老年人受到体力上的限制,练拳大致应尽量柔和、放松、自然、缓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学者,也要做到这一点,尤其身体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这个要领(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则暂时不宜练拳)。

◆练拳时应掌握深匀细长的呼吸

匀细深长的呼吸,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同时也能改进血液循环和内脏活动功能。由于这是一种与动作相结合的腹式运动,初学者可能感到有困难,应在锻炼中慢慢适应,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以免出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