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吸睡眠法一分钟入睡

呼吸睡眠法一分钟入睡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打鼾表明存在着威胁生命的睡眠障碍,被称为睡眠窒息。睡眠需要量在成年人阶段变化不大。由于老年人睡眠功能退化,夜间较难入睡,所以才会给人造成“觉少”的错觉,正确的方法是在白天适当补充睡眠时间。睡眠透支已成为都市流行病。每晚平均睡10个小时以上的人,有80%可能短命。睡眠障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有一119岁的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吃得香甜,睡得安稳,所以我一个人活了两个人的寿命。”精力来自夜间的睡眠充足,睡眠不足使人发胖,短寿,在长期失眠的后面,可能隐藏着严重的机体和心理疾病。但是,人们对睡眠的一些传统认识是不科学的,树立正确的睡眠观念,必须走出误区。

误区一:打鼾对健康无害。错!打鼾表明存在着威胁生命的睡眠障碍,被称为睡眠窒息。如果鼾声时续时断,有起有伏,超过60分贝,证明上呼吸道可能出现阻塞,则会发生呼吸暂停。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超过80次,每次暂停时间超过10秒,就称为呼吸暂停综合征。它严重地妨碍了气体交换,使机体夜间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日积月累,会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癫、阳痿等。在对北京城区和郊区的13 000余名居民进行鼾症调查中,发现打鼾者比例为18.8%,出现呼吸暂停者占其中的1/5,男性高于女性,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误区二:老年人“觉少”很正常。错!睡眠需要量在成年人阶段变化不大。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需要充足的睡眠,这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老年人睡眠功能退化,夜间较难入睡,所以才会给人造成“觉少”的错觉,正确的方法是在白天适当补充睡眠时间。

误区三:“打盹无益”论。错!睡眠透支已成为都市流行病。闲余时间打个盹,无疑是个恢复体力的好办法。国外一些公司甚至在办公区域专门设置“打盹区”。白天打盹的最佳时间是下午一点到三点,但夜间入睡困难的人最好不在白天打盹。

误区四:平时睡得少补觉就能把体力补回来。错!再也没有比打破生理节律更糟糕的事情了。过后的睡眠补偿只能缓解过后的疲劳,而对于提前透支的精神和体力,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身体的损害,是不能偿还的。

误区五:睡眠越多越有益于健康。错!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个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不到4个小时的人,病死率是前者的2倍。每晚平均睡10个小时以上的人,有80%可能短命。睡懒觉使大脑皮质抑制时间过长,天长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为的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肌机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同时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也不利。

误区六:晚上做梦就表明没有休息好。错!梦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每个正常人在睡眠过程中都会做梦,每晚大约做4次梦。但如果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好,就不能认为没有休息好。但如果噩梦过多,那就可能与疾病有关。如经常梦见从高处坠落,常提示有隐匿性心脏病。

误区七:饮酒可以催眠。错!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在睡前喝点酒,认为这样能很快入睡,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睡眠中,酒中的有害物质在体内积存,毒害身体,还伤害视网膜,会使身体适应能力下降。

误区八:睡眠障碍主要由忧虑和心理原因引起。错。应激才是引起失眠(入睡困难或频繁醒来)的第一位的原因,也是部分人慢性失眠或白日困倦的原因。睡眠障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误区九:睡得不好用吃来补。错!睡眠不好,就是吃再多的人参鹿茸等补品,也无益于提高睡眠质量。

长寿小帖士:

怎样才算是高质量的睡眠?

实际生活中可用以下标准检查是否较高的睡眠质量:①入睡快。上床后5~15分钟进入睡眠状态;②睡眠深。睡中呼吸匀长,无鼾声,不易惊醒;③无起夜。睡中梦少,无梦惊现象,很少起夜;④起床快。早晨醒来身体轻盈,精神好;⑤白天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不困倦。一般说来,睡眠质量好,则睡眠时间可以少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