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关闭窗户,居室内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很多,而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增多了。空气不新鲜,会使人感到气闷,对健康很不利。
在空气中通常含有万分之四的二氧化碳,它是无毒的,但含量过高也会影响健康。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每次呼出气体约为500毫升,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4%,因而一小时呼出的气体中共含二氧化碳可达20升左右。如果一个人在房屋内24小时不换新鲜空气,则室内的二氧化碳就会比原来增加480升,二氧化碳的浓度显著地增高了。
据研究,空气中含二氧化碳达2%时,就会使人头痛、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含量达5%时,会使人窒息,含量达10%时,可使人意识丧失、呼吸麻痹而死亡。有人算过,假如两人在一间完全密闭的6立方米小屋内从事轻微劳动,则8小时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5%。同时,大气中的含氧量若由20%降至15%时,人会感到呼吸困难,降至8%时将危及生命。当然,房屋的门、窗、砖瓦缝隙等总会透一些气,但只靠门窗缝隙来换气是远远不够的。日常要经常注意开窗通风,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各种有害气体和灰尘、微生物等排出室外,让新鲜空气进来。
室内除要有足够的氧气外,空气还要新鲜。因为臭味对大脑皮质是一种恶性刺激,长时间生活在恶臭环境里,会使人产生恶心、头晕、疲劳、食欲不好及精神不振等,甚至还会使某些疾病恶化。居室里的臭味来源于多方面,如胃肠道排出的气体;汗液及皮肤上有机物分解腐败产生的气味;衣、鞋、被褥、家具物品不洁释放的气味;室内存放粮食、蔬菜、食品、发霉腐烂物等气味;做饭、吸烟等烟油污染了空气等等。如果每天清晨打开窗户,阵阵清风扑面而来,会使人顿时感到头脑清爽,周身舒适,精神畅快。新鲜空气是人人所必需,时时所必需的。
不过,通风换气要适当,祖国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游走性强,发病急、变化快,往往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引发或加重疾病。在秋冬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而且空气干燥,人们在这种天气环境下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以及体表皮肤都更加容易“受伤”,在调节居室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时也切不可疏忽大意,以免受风邪侵袭着凉生病。
健康小帖士
中医预防空调病
夏季,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学习、聊天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但在使用空调的背后却隐藏着杀机,稍不注意,就能惹病上身。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人们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引起咳嗽、头痛、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在盛夏季节经常使用空调器的人常有上述经历。如果在空调房间温度调得较低的地方呆得时间过长,又衣着单薄,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或腰沉臀重,或肢痛足麻,或关节僵痛,或头晕脑胀,或肩颈麻木。如果在空调房间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
一般地说,易患空调病的主要是老人、儿童和妇女。老人、儿童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低下,而妇女是由于衣着单薄,又袒胸露臂。中医养生学认为预防空调病的产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使用空调一般均在夏季,根据“春夏养阳”的道理,夏日平素人们要注意对自己阳气的充实,如不要常吃冷饮,以免损伤肝胃阳气;人体所需营养物质没有来源;又如夏日过性生活,要有节制,因为“房劳伤肾”,而肾为一身阳气之根。
第二,由于空调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故平素要加强对自己肺脏的保健,中医学认为“悲忧伤肺”,所以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哪怕是遇到了不好克服的困难和遭遇了很大的不幸。
第三,由于空调病常致四肢不温、经络不通,故常在空调房间呆的人应多吃一些能温通经脉的食物和药品,如桃仁、山楂、红花、红景天、当归丸等。
第四,使用空调器时,室内温度不宜过低,以免与外界气温相差太大,而使人感冒或者患支气管炎。
第五,使用空调器的房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污染源。
第六,房间不要关的太严,要定期开门开窗,通风对流,调节室内空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