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是我国医学界特有的手法,深得广大患者的喜爱。正确的中西药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结合不当,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医源性疾病。中西药结合的禁忌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注意。中西药结合禁忌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药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包括pH变化、酸碱中和、产生沉淀、发生结合,这些反应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①影响药物吸收,如汉肌松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含生物碱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如与碳酸氢钠、青霉素等碱性注射液混合,则生物碱游离产生沉淀。
②影响药物排泄。如山楂、乌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
③改变药物的作用。如含生物碱、鞣质的中药如与酶类制剂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用,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效。酸性中药如与西药抑酸药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同用,会因酸碱中和,降低或失去抑酸药的治疗作用。
④产生有毒物质。中药酊剂和药酒中含乙醇,如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
(2)中西药发生药效作用的拮抗,药效拮抗会使药物作用降低或丧失。如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枳实抗休克的有效成分N-甲基酪胺、对羟福林主要作用于α-受体,当与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同用,会使药效降低。中药鹿茸中含糖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故不宜与降糖药同用。
(3)中西药合用产生或加重毒副反应
①中西药的药理作用相加产生毒副反应。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强心苷和生物碱类药物。强心苷有较强的生理效应,如过量会引起中毒。因此蟾酥、罗布麻、夹竹桃等含强心苷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子苷K等强心苷类同用。而能增强强心作用的麻黄、鹿茸等也不宜与强心苷同用。延胡索和氯丙嗪有类似的安定和中枢止呕作用,同用会产生震颤麻痹。
②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而引起毒副反应。这涉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如硼砂及其制剂能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使耳毒作用增强,而且排泄减少,药物分布于脑中的浓度增加,影响前庭功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耳聋及行动蹒跚。
健康小帖士
介绍几种不能通用的中西药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某些抗生素,石膏、珍珠母、磁石、牛黄清心丸等中药含金属离子,不能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联合使用,否则会在胃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如需联用,其间隔时间以3~4小时为宜。
含钙的中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结合,若与含钙中药如龙骨、牡蛎、海螵蛸、鹿角、枸杞子等合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的神经毒性。
茵陈与氯霉素,茵陈是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及肝病患者的常用中药,但它与氯霉素有拮抗作用,可降低甚至抵消氯霉素的疗效。因此,两者最好不要通用。
含有机酸的中药与碳酸氢钠,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五味子、金樱子、山茱萸等,以及由它们制成的中成药,不能与磺胺类药及小苏打同服。因为服磺胺类药需要同时服用小苏打来碱化尿液,以防止磺胺类药代谢产物在尿中析出沉淀形成尿道结石,而有机酸会明显降低小苏打碱化尿液的作用,从而增加磺胺类药的肾毒性。
含鞣质的中药与酶类,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类西药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道活动,增进食欲。地榆、石榴皮、无味子、老鹤草及其制剂中的鞣质,可与酶类药物的酰氨键结合,形成稳定的氢氨键络合物,降低酶的疗效或促进其失效。
含砷的中药与酶类西药,硫黄、雄黄及其制剂中的砷,可以与酶的氨基酸分子中的酸性基团形成不溶性沉淀,从而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酶的生物利用度,使疗效降低。
大黄及煅炭类中药与酶类西药,大黄、荷叶炭、地榆炭、煅瓦楞子等能吸附酶类药物分子,削弱其促进消化的作用。
甘草、鹿茸与降血糖西药,甘草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鹿茸也有同样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与甲苯磺丁脲、苯乙双胍(降糖灵)等降血糖药物的药理作用相拮抗。所以,服用甘草、鹿茸会降低这些降血糖药物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