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的病因虽然多样,但各种类型在临床表现、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诊治等方面有一些共性,且急性胃炎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诊治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其病变可以长期存在并转化为慢性胃炎。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很多,一是化学刺激,有烟酒嗜好者,长期受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乙醇的刺激,或由浓茶、咖啡、香料和调料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急性胃炎。另外有些药物也可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如水杨酸盐类和消炎、解热镇痛药物,激素类,某些抗生素以及洋地黄、氯化钾、氨茶碱等。二是物理刺激,经常食用过冷、过烫或过于粗糙的食物,以及X线照射,均可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炎。三是细菌及其毒素的刺激,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过的食物,也可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此时常与肠炎同时存在,故又称之为急性胃肠炎,或为食物中毒。致病菌以沙门菌属及副溶血弧菌为最常见。日常接触的家畜、家禽、肉、鱼、蛋中可能有沙门菌寄生;海产品如蟹、蛏、螺等,可带有副溶血弧菌。尤其是夏天食用这些食品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是否新鲜干净。
1.急性单纯性胃炎的诱发因素 急性单纯性胃炎是由化学、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等引起的。化学因素有药物,如水杨酸盐类、保泰松、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利舍平、某些抗生素(红霉素等)和抗癌药物;刺激性食物,如白酒、浓茶、香料和咖啡等;物理因素,如食物过冷过热,食物粗糙损伤胃黏膜引起炎性病变;进食由微生物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也可发病,常见致病菌是沙门菌属、嗜盐菌,细菌毒素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有的为肉毒杆菌毒素;病毒感染常为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上述病因都可作为外源性刺激因子而引起急性单纯性胃炎。此外,各种精神神经功能障碍或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体变态反应皆可作为内源性刺激因素,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损害。急性单纯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胃黏膜水肿、充血及黏液分泌增多,黏膜的表面覆盖黄色或白色渗出物。严重者可呈现点状出血和程度不同的糜烂。
2.急性腐蚀性胃炎的诱发因素 由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剂造成。
3.急性化脓性胃炎的诱发因素 为严重血源性感染引起。
4.急性糜烂性胃炎的诱发因素 本病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20%。引起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各种外源性刺激因子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导致急性糜烂,成为本病的病因;一些危重疾病(如败血症、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恶性肿瘤、创伤、休克)及大手术后等应激状态则是更常见的病因。一般认为,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大量释放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黏液减少、黏膜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不足,致使胃黏膜易受损害。同时,病变部位的肥大细胞释放5-羟色胺和组胺,除刺激胃壁细胞释放溶酶体酶、直接损害胃黏膜外,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又可使局部小静脉收缩,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局部缺血缺氧,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红细胞外漏,从而发生黏膜糜烂出血。
病理改变可见胃黏膜糜烂,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以泌酸区的黏膜病变较重。糜烂病灶可分批、分期出现,呈针头样或直径为数毫米,经常伴有轻微出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