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胃窦炎怎么区分浅表性和萎缩性

胃窦炎怎么区分浅表性和萎缩性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好发年龄为31~50岁。慢性浅表性胃炎预后良好,大部分可以治愈。2.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占慢性胃炎的10%~30%,也是一种常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容易继发胃溃疡,与胃息肉和胃癌关系密切。因此,不论是浅表性胃窦炎,还是萎缩性胃窦炎,主要应依靠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而不是凭主观臆断。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临床常有胃酸减少、食欲下降、上腹不适和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慢性胃炎无特异性,一般可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有饱胀憋闷感及疼痛感、恶心、嗳气、消瘦、腹泻等。慢性胃炎的命名很不统一。依据不同的诊断方法而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疣状胃炎、药物性胃炎、乙醇性胃炎等。在胃镜问世以前,胃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依靠临床症状和上消化道钡剂检查。随着纤维胃镜的临床应用,特别是经胃镜对胃黏膜的活组织检查,对越来越多的胃炎有了较明确的认识。1982年,国内胃炎会议上根据国内外经验,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大类。而在浅表性胃炎的命名上,又常常使用病理、部位、形态等含义的词,如慢性疣状胃炎、慢性出血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等。1990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又提出了新的胃炎分类法,它由组织学和内镜两部分组成,组织学以病变部位为核心,确定3种基本诊断:一是急性胃炎;二是慢性胃炎;三是特殊类型胃炎。加上前缀病因学诊断和后缀形态学描述,并对炎症、活动度、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别给予程度分级。内镜部分以肉眼所见描述为主,分别区分病变程度。

1.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约占慢性胃炎的80%。它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好发年龄为31~50岁。临床上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无症状或症状比较轻微,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不适等。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隐痛症状,多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服,进食后感到不适。常因进食冷、硬或辛辣等刺激食物时诱发疼痛或加重症状,也可因寒冷或情绪不佳时加重,还可伴有恶心、呕吐、饱胀、反酸、食欲下降等。一般说来,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变程度无明显的关系,有些轻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反而有比较严重的症状。要确诊必须进行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预后良好,大部分可以治愈。经临床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容易形成溃疡,有部分病例可以发展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但极少会发生癌变。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占慢性胃炎的10%~30%,也是一种常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年龄在40岁以后,60岁左右达高峰。本病主要是由于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有上腹隐痛、胀痛或仅感饱胀或不适,进食后加重,多伴有消化不良、食欲缺乏、嗳气等症状。由于胃腺体萎缩,使内分泌功能减退,而造成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吸收,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因此而日渐消瘦、贫血,易被疑诊为胃癌而给患者造成精神负担。有些患者还伴有头昏、腰痛、乏力、便秘、舌炎等。一般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情轻重无关,可依靠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容易继发胃溃疡,与胃息肉和胃癌关系密切。大多数胃息肉患者伴有萎缩性胃炎。据临床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有6%~10%可发生癌变。

3.胃窦炎 所谓胃窦炎是指胃窦部有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的炎症,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胃炎。胃窦炎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男性,临床表现跟一般胃炎差不多,没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多数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隐痛或剧痛,呈周期性发作,可伴有嗳气、反酸、呕吐、厌食,甚至消瘦、出血等。引起胃窦炎的病因很多,但以胆汁反流,使胃黏膜损伤的因素最为重要。胆汁由肝细胞分泌,贮存于胆囊内,当胆囊收缩时,胆汁通过胆管排出到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中的食糜混合,帮助脂肪类食物消化和吸收,同时伴随食物下行至空肠和回肠。倘若因种种原因,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后,反流入胃中,则胃黏膜即可因胆汁刺激而受到损伤。除此之外,吸烟、饮酒以及经常服用止痛药等,也是引起胃黏膜炎症、产生胃窦炎的常见原因。实际上,胃窦炎是通过X线和胃镜诊断的,而不是直接由临床诊断的。

浅表性胃窦炎、萎缩性胃窦炎是两种不同的病理类型。浅表性胃窦炎主要为黏膜呈充血、水肿、糜烂性病变,而增生和凹陷改变是很少见的。萎缩性胃窦炎主要为黏膜呈实质性改变,如黏膜变薄(即平坦)、凹陷和增生,而炎性改变较少见。浅表性胃窦炎根据黏膜的不同形态分成轻、中、重三型。轻型,近似正常黏膜伴轻度炎性病变,患者往往没有临床症状;重型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引起频发的上消化道出血。

萎缩性胃窦炎病程较长,患者除由缺酸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外,部分患者可产生患有癌症似的厌食、饱胀、消瘦等症状和体征。在胃镜下可看到黏膜非常粗糙,但是黏膜活检结果,证实为炎症而非癌变。因此,不论是浅表性胃窦炎,还是萎缩性胃窦炎,主要应依靠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而不是凭主观臆断。1%~2%萎缩性胃窦炎可发展成胃癌,但它不是疾病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说来,单纯性萎缩性胃窦炎比较少见,较常见的是萎缩性胃窦炎合并浅表性胃窦炎或浅表性胃窦炎合并部分黏膜萎缩。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但前些年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因此许多人担心萎缩性胃炎会发生癌变,精神负担很重,从而加重病情。近年来国内外对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出萎缩性胃炎必然发展成胃癌的结论。

萎缩性胃炎虽可癌变但癌变率很低,不能笼统地说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癌的癌前疾病,患此病者大可不必恐慌。经过临床长期观察,慢性胃窦炎转变成胃癌的机会是不多的。一般说来,慢性浅表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是不会转变成癌的,而胃癌的发生确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窦炎)及肠腺化生有关,所以,有的学者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腺化生可能是胃癌的前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