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胃痛甚者加延胡索、郁金各15克,以止痛;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0克,枳实15克,以通便;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5克,生姜数片,以止呕;纳呆者加鸡内金12克,谷芽、麦芽各30克,以开胃。3.脾胃虚弱 胃脘胀满,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喜按喜温,纳呆,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无力。方药:沙参麦冬汤合益胃汤加减——沙参10克,麦冬、白芍、延胡索各15克,生地黄30克,太子参2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1.肝胃不和 胃脘胀痛,或连两胁,嗳气频作,嘈杂泛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香附、苏梗各12克,枳壳、白芍、郁金、佛手、海螵蛸、延胡索各15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胃胀气甚,加木香12克(后下),砂仁8克(后下),以加强理气和胃;嘈杂、反酸甚,加黄连10克,吴茱萸3克,以辛开苦降;食滞纳呆、大便不畅,加厚朴15克,槟榔12克,以行气消滞;口干舌红为气郁化热,加黄芩15克,山栀子10克,以清泄郁热。

2.脾胃湿热 胃脘疼痛或痞满,或嘈杂不适,口干苦,纳少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湿,和中醒脾。

方药:三仁汤合连朴饮加减——黄连10克,黄芩、茯苓、厚朴各15克,蔻仁、甘草各6克,蒲公英30克,生薏仁26克,法半夏12克。每日1剂,水煎服。胃痛甚者加延胡索、郁金各15克,以止痛;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0克,枳实15克,以通便;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5克,生姜数片,以止呕;纳呆者加鸡内金12克,谷芽、麦芽各30克,以开胃。

3.脾胃虚弱 胃脘胀满,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喜按喜温,纳呆,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无力。

治则:健脾益气,行气止痛。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延胡索各15克,砂仁4克(后下),柴胡10克,木香10克(后下),升麻、陈皮各6克,炙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若得冷食胃痛加重,口流清涎,四肢不温,此乃脾胃虚寒,宜加干姜10克,肉桂2克,以振中阳;若大便烂,日多次,舌苔腻,此为兼湿,加苍术10克,茯苓15克,以祛除湿邪;若脘痞,口苦,舌苔转黄,此属湿邪化热、寒热夹杂,宜佐黄连6克,黄芩10克,以苦寒泄热。

4.胃阴不足 胃脘灼热疼痛,餐后饱胀,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舌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治则:养阴益胃,荣络止痛。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益胃汤加减——沙参10克,麦冬、白芍、延胡索各15克,生地黄30克,太子参2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口干甚、舌红赤者,加花粉15克,石斛15克,以养阴清热,大便干结者,加玄参15克,火麻仁30克,以润肠通便;纳呆者加谷芽、麦芽各30克,乌梅10克,山楂12克,以开胃消滞。

5.胃络瘀阻 胃痛日久不愈,痛处固定,刺痛为主,痛作拒按,或大便色黑,舌质暗红,或紫暗瘀斑,脉弦涩。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加味——五灵脂10克,蒲黄8克,三七末(冲)3克,延胡索、郁金、枳壳各15克,乳香6克。每日1剂,水煎服。气虚者,加黄芪30克,党参20克,以补气行血;阴虚者,加生地黄30克,牡丹皮10克,以养阴活血;黑粪者,加血余炭10克,阿胶(烊)15克,以止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