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针 体针疗法又称为毫针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十四经络上的腧穴施以一定的操作方法,以调通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体针疗法是我国传统针刺医术中的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疗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
(1)取穴:以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为主穴。肝胃不和加肝俞、太冲、行间为配穴;脾胃阳虚加脾俞、气海、三阴交为配穴;胃阴不足加三阴交、太溪为配穴;瘀血内阻加血海、膈俞为配穴;胃热挟滞加下脘、天枢、内庭为配穴。
(2)施术:脾胃阳虚、胃阴不足者用补法,余用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2.耳针 耳针疗法是用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适应证较广,奏效迅速,操作简便,副作用少。
(1)取穴:胃、皮质下、脾、三焦、交感、神门。
(2)施术:每次取2~4个穴位,中等刺激,留针20分钟,左右耳交替使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梅花针 梅花针又称七星针,是用5~7枚不锈钢针,集束固定在针柄的一端而成,它是由我国古代的“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发展而来,属丛针浅刺法,是以多支短针浅刺人体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
(1)取穴:胃俞、胃仓、脾俞、内关、足三里、章门、气海、厉兑、隐白、上脘、中脘、下脘、天枢。
(2)施术:用重弹刺法,以微出血为度,每日1次。
4.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一种外治方法。它能治疗针刺效果较差的某些病症,或结合针法应用,更能提高疗效,是针灸疗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其易于燃烧,气味芳香,且燃烧时热力温和,直达肌肤深部。运用艾灸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下列方法。
(1)灸神阙:先用细盐将肚脐填平,再取一厚0.2~0.3厘米的姜片,中间用粗针刺数个小孔,然后置于盐上,最后取清艾绒一撮捏成圆锥状,大小如花生米,置于姜片上点燃,待燃尽后,易炷再灸。此方法多用于脾胃虚寒、胃脘冷痛、吐泻并作,四肢厥冷等症,慢性胃炎患者胃痛隐隐、神疲乏力、面黄肌瘦者,每日灸5~7壮,连续灸20~30天,即可收到满意疗效。
(2)灸足三里:取清艾绒捏制成花生米大的艾炷,置于足三里穴处。皮肤上可擦少许凡士林或蒜汁,以便黏住艾炷,然后点燃,可连灸7~10壮,灸完后由于灼伤可形成灸疮(即瘢痕灸法),也可用艾条熏灼足三里处,每天20~30分钟,连灸10~15天为1疗程。瘢痕疗法主要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长期不愈,既可调和胃气、保护胃黏膜,又可增强体质,因而对治疗顽固性胃脘疼痛尤为适宜。用艾条熏灼,刺激较轻,适用于慢性胃炎症状较轻者。
(3)艾条灸法:对于脾胃虚寒之胃痛,或中老年人胃脘隐痛、食欲缺乏,可用艾条温和灸中脘、梁门、足三里穴。具体方法是,取艾条1支,点燃后直对穴位,距离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一般灸10~15分钟,使皮肤出现红晕而不烫伤,每2~3天1次,症状减轻后可适当减少施灸次数。病愈后仍可坚持灸足三里,每周1次,或每年定期施灸,不仅能健脾和胃,改善胃肠功能,还可增强体质,防病延年。另外如果患者腹中冷痛,加灸神阙、公孙;伴恶心呕吐者,加灸上脘、关门;伴大便泄泻者,加灸天枢、大肠俞。每日灸1次,每次10~30分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