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临床主要分为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寒湿困脾证、肠道津亏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食滞胃肠证。治疗应根据邪正虚实,分别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祛寒、生津等治法。虚实错杂者,应当扶正与祛邪同用。
1.肝郁气滞 本证常见于病程早期及女性患者。大便秘结,欲解不能,腹胀腹痛,疼痛多为绞痛或胀痛,攻窜不定,每遇情志不舒即发作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六磨汤加减——沉香(后下)、生大黄(后下)各6克,木香、槟榔、乌药、郁金、茯苓各12克,枳实10克,厚朴9克。腹痛明显者,可加延胡索12克,青皮9克,白芍15克,以行气止痛;肝郁化热,见口苦咽干者,可加黄芩12克,菊花15克,以清肝之热。
2.肝郁脾虚 本证常见于青年女性患者。腹痛腹泻常发生于抑郁、恼怒、情绪紧张之时,泻后痛减,疼痛多在少腹部,胸胁痞闷,胁痛肠鸣,嗳气,矢气频作,伤感易怒,喜叹息,纳食欠佳,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白术、白芍、党参各15克,佛手5克,防风、柴胡各12克,陈皮、煨木香各9克,郁金、煨葛根各10克,甘草6克。烦躁易怒者,加龙胆草5克,栀子、牡丹皮各12克,以清泄肝火;夜寐不安者,加炒枣仁、夜交藤各15克,磁石20克(先煎),以安神定志。
3.脾胃虚弱 本证常见于禀赋不足或劳倦思虑之人。饮食稍有不慎(如进食生冷、粗糙、油腻等物),即可发生排便次数增多,便质溏薄或完谷不化,并常夹杂白色黏液,脘闷不舒,或有腹部隐痛,痛而喜按,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扁豆各20克,黄芪、白术、茯苓、莲子肉各15克,砂仁3克(后下),陈皮、甘草各6克,桔梗5克,薏苡仁30克,藿香12克。腹痛明显者,可加乌药、延胡索各12克,白芍30克,以理气止痛;泄泻而腹部畏寒者,可加炮姜、熟附片各3克,煨木香9克,以温补脾阳。
4.寒湿困脾 本证常见于久居寒冷潮湿之地及过食生冷油腻之人。体胖,口中黏腻,纳呆,泛恶欲呕,头身困重,脘腹胀闷,腹痛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温中除湿。
方药:厚朴温中汤加减——厚朴、陈皮、茯苓各9克,木香、草豆蔻各6克,甘草、干姜各3克。脾虚者,加炒白术9克;湿盛者,加泽泻、苍术各12克。
5.津亏热结 本证常见于病程日久的老年患者、产后失血的妇女及感染性疾病发热后的患者。腹部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或者粪便如羊屎状,日排数次却排出不畅,可在左下腹触及条索状包块,面红,潮热,汗多,心烦,口干欲饮,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则: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大黄6克(后下),虎杖20克,火麻仁30克(打),杏仁、白芍各15克,枳实10克,厚朴9克,白蜜30克。燥热内结日久,耗伤阴液,表现为口干唇燥,舌红少苔者,可加用增液汤(玄参、麦冬各15克,生地黄30克),以养阴增液;便秘腹泻交替者,可加党参、莲子肉各20克,白术30克,郁金12克,佛手5克,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
6.寒热错杂 本证常见于病程迁延日久或治不得法,错用寒热之品者。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错,大便夹杂黏液,烦闷纳呆,口干,舌红苔腻,脉弦滑。
治则:平调寒热,益气温中。
方药:乌梅丸加减——乌梅、黄柏各9克,花椒4克,制附子、炮姜、黄连各3克,党参、白术、白芍各15克,茯苓12克,当归、甘草各6克。少腹冷痛者,去黄连,加小茴香9克,以散寒止痛,理气和中;大便黏腻不爽,里急后重者,加槟榔、厚朴各9克,以化湿导滞。
7.脾肾阳虚 本证常见于禀赋不足及久病体虚之人。腹痛便溏,食少腹胀,久泻,兼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弱。
治则:温补脾肾。
方药:四神丸加减——补骨脂12克,肉豆蔻、五味子各6克,吴茱萸3克,大枣3枚,生姜3片。腹胀者,加沉香粉3克(冲服);腹痛者,加高良姜9克;久泻者,加诃黎勒9克;腰酸者,加熟地黄、牛膝各10克。
8.食滞胃肠 本证常见于饮食无规律或暴饮暴食之人。腹痛肠鸣时作,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夹杂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吐酸腐,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茯苓各12克,陈皮、连翘、半夏各9克,莱菔子15克。积滞较重者,加大黄、枳实;化热明显者,加黄芩、黄连、泽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