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排便量增加,每日200克以上,粪质稀薄,其含水量大于85%,如果病程超过4周的腹泻称慢性腹泻。
本病首载于《内经》,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之论,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病,并有长夏多发的特点;同时指出病变部位,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谓:“大肠小肠为泄。”《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基础。《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从脏腑辨证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中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提出实滞下利用“通因通用”之法。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景岳全书·泄泻》曰“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论著颇多,认识日趋完善,病因上强调湿邪致泻的基本机制,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中提出久患泄泻,“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的理论,所以治疗采用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泄木安土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