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术治疗胆囊炎的效果如何

手术治疗胆囊炎的效果如何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手术治疗胆囊炎,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一般说来,手术疗效取决于患者年龄,手术时机。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其手术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胆囊切除术;二是胆囊造口术。一般经6~8周,病情稳定后再行胆囊切除术。如果诊断不能十分确定或合并有心、肺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可待诊断明确或全身状况得到改善后再行胆囊切除术。

手术治疗胆囊炎,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全世界每年有上百万的患者要作这种手术,但是手术治疗也不是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有的术后还会产生并发症,仍可有0.5%~3%的病死率。特别是因病情突然恶化而被迫施行手术者,病死率更高。一般说来,手术疗效取决于患者年龄,手术时机。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越晚,效果越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已使手术安全性和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术后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临床上对于有下列情况者,就要及时选择手术治疗。

1.临床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病情继续恶化,非手术治疗不易缓解的患者。

2.胆囊肿大或逐渐增大,腹部压痛明显,腹肌严重紧张或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

3.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诊断明确,经治疗后腹部体征加重,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

4.化验检查,血中白细胞明显升高,总数在20×109/L以上者。

5.黄疸加深,属胆总管结石梗阻者。

6.寒战,高热并有中毒休克倾向者。

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其手术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胆囊切除术;二是胆囊造口术。造口术多用于较晚期的患者,估计难以耐受胆囊切除或者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以引流脓液或去除结石。一般经6~8周,病情稳定后再行胆囊切除术。如全身情况极度虚弱,也可长期安置胆囊造口管引流;至经胆管系统造影无结石存在时,可以拔除造口管。如果诊断不能十分确定或合并有心、肺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可待诊断明确或全身状况得到改善后再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实践表明:发病后48h内施行手术治疗者,其中15%已有胆囊坏疽甚至穿孔,如发病超过72h,手术病死率增加,所以一旦出现手术指征应及早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