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气郁结 多属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患者,每见右上腹有轻度或短暂的隐痛或钝痛,常有口苦、咽干、不思饮食,无明显寒热、无黄疸或有轻度黄疸,尿清长或微黄,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平或弦紧。
治疗原则:疏肝利胆,行气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5g,枳实15g,厚朴15g,茵陈15g,白芍15g,木香12g(后下),槟榔15g,甘草3g,大黄10g,郁金15g,茯苓15g,鸡内金15g。每日1剂,水煎服。若有黄疸,加栀子12g,车前草20g清热利湿;呕恶加竹茹、法半夏各12g化湿止呕;大便秘结,大黄宜后下通腑泄热;胁痛甚可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5g加强行气止痛之功;淤血明显,舌有瘀斑者,加三棱12g,莪术12g活血祛瘀。
2.肝郁脾虚 多见于慢性胆囊炎,右上腹隐痛或上腹部胀闷不适,口淡,纳呆,伴嗳气或伴恶心欲吐,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疏肝利胆,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方药:柴芍六君汤加减 柴胡15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5g,党参12g,枳实15g,法半夏12g,谷、麦芽各30g,鸡内金15g,陈皮6g,茵陈15g。每日1剂,水煎服。阳虚者可加吴茱萸1.5g,炮姜8g,温运中阳;湿浊内盛,苔白厚腻者,加白蔻仁6g(后下)化湿降浊;右上腹痛甚可加郁金、延胡索各15g,理气止痛。
3.肝胆湿热 多属于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持续上腹部绞痛,阵发性加剧,有压痛及轻度腹肌紧张,伴有口苦咽干,心烦喜呕,寒战或恶寒,高热,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有时有身目发黄,舌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或滑。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行气利胆。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金银花、蒲公英各15g,枳实、厚朴、黄芩、茵陈各15g,大黄12g(后下),白芍15g,栀子12g,金钱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右上腹疼痛甚者,加木香12g(后下)、延胡索15g,川楝子15g理气止痛。
4.脓毒内蕴 多见于胆囊积脓或坏疽性胆囊炎,持续性上腹部剧痛,伴有寒战、高热、神志淡漠,甚至昏迷、谵语,全身晦黄甚至有出血现象,尿色如红茶而量少,大便燥结,腹部拒按或可触及包块(肿大的胆囊),舌质红绛,舌苔干枯或无苔,脉弦数或沉细而弱。
治疗原则: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方药:犀角地黄汤、龙胆泻肝汤合大承气汤加减 水牛角(先煎)30g,赤芍12g,牡丹皮12g,生地黄30g,龙胆草12g,栀子12g,柴胡15g,黄芩15g,大黄(后下)15g,芒硝(冲服)10g,枳实15g,厚朴15g。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口服清热解毒,涤痰通窍;脉细无力或神志淡漠加用参附汤或独参汤以固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