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炎症、先天性遗传性或代谢间质病变所致高血压,包括慢性肾盂肾炎、痛风肾病、多囊肾等。
肾间质病变所致的高血压早期一般无水肿、高血压的表现,仅查体时发现有氮质血症或尿检有少量蛋白尿(+~++)和白细胞,常无管型,偶有少量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低于0.5g,尿β2微球蛋白增加。在氮质血症之前已有小管功能异常,如肾浓缩功能障碍,尿钾丢失增加,导致低钾血症,也有因远曲小管排泄功能缺陷引起高钾血症。晚期GFR下降,肾小球严重硬化时可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1.慢性肾盂肾炎 常有间歇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菌尿和尿路结石,由于反复发生的细菌(或真菌、支原体)侵袭肾盂,肾实质引起的炎症。除慢性间质性肾炎外,还有肾盏肾盂炎症、纤维化及变形,所以,X线下可见双侧肾大小不同,一侧肾脏肾皮质瘢痕、肾盂变形。
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由于病变损害肾盂、肾盏、乳头髓质,尿浓缩功能受损害,夜尿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差,多尿,而致低钠、低钾(失盐性肾炎、失钾性肾炎),有的病例由于尿酸化功能障碍,可发生继发性肾小管性酸中毒。虽然一侧肾功能明显减退,但血压依然仅轻到中度升高。
2.痛风肾病 临床表现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终末产物尿酸生成过多。早期仅有轻度腰痛及微量蛋白尿,以后逐步伴轻度水肿(40%),血压中度升高(60%)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呈酸性(pH<6.0=,结石常呈砂石状,结石增大时可有肾绞痛及血尿,但X线上多不显影。常伴继发性尿路感染。由于慢性肾实质病变等引起肾功能减退,也可继发性地使血尿酸升高,沉积于肾引起病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者常有关节病变(80%)及关节周围滑囊、软骨部位红肿痛。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尿酸持续明显高于正常、每日>4.17mmol/L(700mg/d)。一般病程长至10~20年,未治或失治可致氮质血症。老年病人饮水少,腹泻时脱水,使尿尿酸浓度升高,可导致肾小管腔内梗阻性肾病、急性肾衰竭。
3.肾结石 肾结石是由于慢性感染、代谢异常或长期口服某些药物所致肾小管内钙化、结石形成。临床表现为疼痛、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尿镜检及留24小时尿做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定量和晨尿测pH有助于结石的病原诊断(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胱氨酸)。
结石从尿道排出或手术取出后可按色泽和硬度粗略鉴别。尿酸盐肾结石见“痛风肾病”。与尿酸盐结石不同,草酸盐及磷酸盐结石常在X线显影,并且可在碱性尿中形成,但草酸盐结石质地最硬,棕褐色;磷酸盐结石质脆,灰白色。胱氨酸结石质柔软,呈淡黄色。鉴别结石性质有助于早期防治。
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囊性肾脏病变。其早期临床表现可发现肾脏小囊肿,随着年龄的增长囊肿的数目和大小逐步增加。多数在30岁以后发现,肾脏呈囊状融合性病变,总体积增大,甚至超过正常体积5~6倍。高血压是本病的早期症状。无氮质血症的患者中就已有近60%发现高血压,这种患者常伴肾体积增大。因此有腰、腹部不适,突然加剧的疼痛常为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或合并结石所致,此时常伴镜下血尿和白细胞尿。蛋白尿一般1g/24h以下。多囊肾患者大约50%死于肾衰竭,50%死于高血压所致心脑血管事件。因此,降压治疗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