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官贵人们大摆茶宴和文人雅士们煮茗清谈的同时,民间的茶事活动更有声有色,更能在日常生活中怡养身心。
在中国湖南,湘江水流过的地方,那里有几种特殊的保健茶,既醒脑又健身,在此供大家一览。
(1)鸡蛋米花茶 这种茶,用滚沸的红茶水冲泡,其中又加事先用晒干的糯米饭粒爆成的米花,外加蜂蜜和两个以上煮好剥壳的鸡蛋。饮用时先用调羹将鸡蛋铲开,把蛋黄弄碎和水搅和,这样,红茶水变成了蛋黄水,饮用起来喷香可口,清凉甜韵,并且还有生津解渴之功效。
(2)擂茶 擂茶原名叫“三生汤”,就是将生茶、生米、生姜合在一起,用水浸泡之后,放在陶制的擂钵里,用木棒反复擂成糊状,在加适量的食盐或红糖就成了“擂茶脚子”。饮用时,将脚子放在碗里调匀,然后用沸腾的开水沿碗冲下,你立即会看到碗里有淡色的花瓣如云朵游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如果趁热饮上几口,就使你心旷神怡。喝擂茶时,还有很多辅佐食品,如粑粑、炒米泡、油炸薯干、酥黄豆、酸辣泡酱,有甜的、有咸的、也有辣的,摆上十碗二十碗土特产食品,满满一桌,这叫“压桌”。现在的擂茶大多用芝麻、花生和茶叶,没有花生就用黄豆、绿豆。爱吃擂茶的人家,有的光芝麻一年就要吃掉几十斤呢。
(3)油茶 在湘西南山区一带的苗族和侗族同胞,喜欢喝打油茶。油茶的“打”法十分有趣,先把茶油倒入加热的锅中,待油加热后加进一瓢水,再将捣碎的茶叶、姜末、干枣等投入。再用木勺在湿透的茶叶上不停的拍,渐渐地那鲜美的褐色茶汁便被“打”了出来。待客时,先在茶碗里放上煮米花、煮花生米、熟苡米等,再把滚滚的茶汁冲进碗里,即成油茶。如果是贵客来了,还要在油茶中加点鸡汤或鸭汤,以示敬意。
早在唐代,这里的少数民族就懂得坚持饮茶能预防各种常见病,会用茶叶煮粥治疗感冒、发热、痢疾等病。苗族古谚说:“早晨三杯茶,郎中饿得爬”,不是没道理的。宋代,他们在茶中加茱萸、薄荷、葱姜同煮,后来又在茶中加薯类、苞谷等食品,既充饥解渴,又有保健作用。
(4)蜜饯茶 蜜饯茶又叫万花茶,用半熟的冬瓜、桃干、杏干和半熟的柚子皮,将之做成花状蜜饯。吃茶时,将蜜饯泡在茶内,就成了蜜饯茶,蜜饯经水一泡,成了一朵生动的鲜花,或变成一尾游动着的鲤鱼,令人赏心悦目。同时,蜜饯渗出的糖汁、果香和茶香拌和在一起,幽香袭人,吃起来更是甜口提神。
(5)茶肴 五香茶叶蛋就是茶肴。我国传统的茶肴还有茶叶豆腐干、茶叶香肠、茶叶鸡等。近些年来,后起之秀层出不穷,脍炙人口。滑嫩清香的苏州“碧螺鱼片”,色泽鲜明的“碧螺炒蛋”;安徽厨师用黄山毛峰烟熏制成“云雾肉”;四川名厨们则用香樟树木屑和红茶一起,熏烤出色金红、肉酥嫩的“樟茶鸭子”。在家常菜里,于清淡鲜爽的菜肴里添入绿茶、花茶,于浓郁厚重的菜肴里配以红茶、乌龙茶,相得益彰,味道更新。
人人皆知茶叶是抗衰老、抗氧化、预防癌症的佳品,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不多创造一些茶趣、茶汤、茶点呢?
(王旭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