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毛泽东答日本田中首相问长寿之道时说:“基本吃素,坚持走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基本吃素”可说是中国的素食观,与那些“吃素”、“吃斋”者一点不吃荤是不同的。“吃素”中也有全素、奶素、蛋素和蛋奶素之分,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基本吃素”。
西方的“荤素之争”始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一些文人也介入了,例如托尔斯泰、雪莱乃至萧伯纳等。萧伯纳也是个“素食主义者”,自诩比普通肉食者至少健康10倍。西方不分主副食,饮食原料多取之于畜产品(肉、蛋、奶、黄油、奶酪等),经常“拿肉当饭吃”。而素食主义者又一点不吃肉,他们的荤素之争是两个极端之争,与我国的“荤素之争”不同。
我国的饮食基础是以粮食作物为主体的,饮食原料多取之于农产品,形成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体的膳食结构,有主副食之分。我国饮食由“贫困型”、“温饱型”进入“副食型”、“营养型”、“美食型”的多重境界,出现了吃荤吃素、吃肉吃粮的混杂局面。有的人由吃粮为主转为吃荤为主(他们认为吃荤是享受,是生活好的标志),有的人仍坚持传统饮食方式,以素为主。
英国素食总会主席马克斯韦尔·李说:“素食少患癌症、心脏病和高血压,且防胖,我是众人皆荤我独素。”他也赢得了高寿。美国人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荤食反而便宜,穷人便吃荤多,而富人们知道多吃荤食的危害,素食虽贵仍以吃素为主,于是形成了特有的“美国病”——胖子反而是穷人,他们的慢性病发生率也高。素食主义者萧伯纳才思敏捷,有“当代人最清楚的头脑”,体质“可与著名运动员相媲美”,享年94岁,被誉为“文坛寿星”。他认为素食照样可以长寿,并说:“素食本是英雄与圣人的食物”。他一生喜好素食,一向以粗面包和蔬菜为主食,早晚饭以可可茶、黑面包、通心粉、小扁豆、鸡蛋和生菜为主;午餐常到素餐馆吃素食;晚年时老当益壮,清瘦而体健,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即使已届暮年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积极进取,多思勤写,笔耕不辍,成果丰硕。在他生命的最后4年,仍平均每年写一个剧本,他一生共写了52部剧本、7部小说,1935年70岁时,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国各地每年都举办素食节,每次总是人潮涌动,参加者都会大吃素食,认为“素食得当也健康长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