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丽江山慈姑IphigeniaindicaKunthetBenth.
别名:草贝母、土贝母、假贝母、山慈姑、益辟坚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鳞茎圆珠形,外皮褐色;茎单一。叶线形,先端渐尖,基部成鞘状,有平行纵向脉。总状花序,花紫黑色,花被片6片,分离;雄蕊6枚,花药内向。蒴果长圆形,宽约7mm。花期夏季。
分布和生境: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四川和云南中部及西北部。生于海拔1900~3300m的草地、沟边及松林中的酸性沙壤土及红土地带。
毒性:鳞茎有毒。常当贝母误服而中毒,死亡率高,服用量超过30g者生存甚少,中毒症状:消化系统有严重的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粪便水样并带血液,以致脱水。少数患者有麻痹性肠梗阻,同时有流涎、咽喉明显烧灼感。神经系统有眩晕、疲乏无力、全身肌肉(特别是腓肠肌)及关节疼痛,膝反射减弱、抽搐、惊厥,严重者深度昏迷、脑水肿,常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循环系统,开始血压升高、脉快而弱,以后血压降低、休克、心力衰竭等。泌尿系统有尿量减少、血尿等(陈冀胜等,1987)。该植物中毒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机能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长期服用可发生粒性白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脱发等(罗振亚,1978)。
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含秋水仙碱(colchicine)、β-光秋水仙碱(β-lumicolchicine)、角秋水仙碱(cornigering)、N-甲酰去乙酰秋水仙碱(N-formyl-N-deacetylgolichicine)等(J.L.Kaul,1964),云南丽江等地所产丽江山慈姑鳞茎中秋水仙碱含量为0.1%(周俊,1977),四川越西县产含量为0.3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972;涂茂利,1983)。而袁理春等(2007)采用HPLC法测定丽江山慈姑鳞茎不同部位及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越西县野生居群秋水仙碱含量的结果表明:丽江山慈姑地上部分基本不含秋水仙碱,鳞茎秋水仙碱含量由外及内依次降低,其中外膜质层为0.134%,鳞茎外层为0.171%;22个野生丽江山慈姑居群中,丽江红岩中的秋水仙碱含量最高,可达0.61%,永胜板桥乡最低,为0.13%,平均含量为0.40%。
秋水仙碱在体内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oxydicolchine),后者剧毒。秋水仙碱24h在体内总量不得超过6mg,其致死量约为20~30mg。小鼠腹腔和静脉注射秋水仙碱LD50分别为2mg/kg和4.13mg/kg,皮下注射MLD为3mg/kg;大鼠腹腔注射LD50为6.1 mg/kg,皮下注射MLD为4mg/kg;兔静脉和皮下注射、口服MLD分别为3、5、50mg/kg;狗皮下注射和口服MLD分别为0.571mg/kg和0.125mg/kg;猫皮下注射和口服MLD分别为0.5mg/kg和0.125mg/kg(陈冀胜等,1987)。毒性发作较慢,往往在用药3~6h后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衰竭、虚脱及呼吸麻痹等,长时间使用可产生粒性白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LewisR.J.等,1980)。
秋水仙碱是细胞有丝分裂毒剂的一个典型代表,能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其结构的C环能与纺锤线微小管蛋白结合,阻止其聚合反立,防止分裂期纺锤线的形成,使细胞不能发生收缩运动,因此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最后因细胞结构异常而致细胞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