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彭祖谷仙卧引法

彭祖谷仙卧引法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今徐州尚有彭祖宅、彭祖井等遗迹。彭祖精通养生导引术,年过百岁而不衰。并指出彭祖是吐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之术的创始人。后世传闻彭祖所述的养生导引书很多,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等书中收载许多彭祖的养生导引方法。因导引的部位不同而治疗各种不同的病证。后者同彭祖导引法的“引肾”“引脾”等的引脏腑气法。其练法是以意领气到达患病的脏腑或肢体筋骨,即可治疗该脏腑或肢体的疾病。

彭祖谷仙卧引法,除百病延年益寿。居常,解衣被,卧。

伸腰、填小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

又云:伸左脚,屈右膝,内压之(右膝内压左脚上),五息止,引脾。去心腹寒热,胸臆邪胀。

挽两足指(趾),五息止,引腹中。去疝瘕,利九窍。

仰两足指(趾),五息止,引腰脊,(愈)痹、偏枯,令人耳声(聪)。

两足内相向(脚趾相对),五息止,引心肺。去咳逆上气。

踵内相向(脚尖向外),五息止,短股(引大腿内气捷行),徐(疏通)五络之气。利肠胃,去邪气。

掩左胫,屈右膝,内压之(右膝着左腿上),五息止,引肺。去风虚,令人明目。

张(张开)胫两足指(趾),号(呼喊)五息止。令人不转筋。

两手牵膝置心上(心口、胃脘),五息止。愈腰痛。

外转两足十通,内转两足十通止。复诸劳。

凡十节,五十息,五五二百五十息。欲导引常夜半至鸡鸣,平旦为之。禁饱食沐浴。

【注释】 ①彭祖:古代著名养生家。《汉书·古今人表》记载:“彭祖姓篯名铿,陆终氏第三子,颛顼帝玄孙,轩辕黄帝第八代裔孙。”《史记·舜本纪》说,彭祖自尧时举用,历夏、殷,封于大彭。大彭国,即今江苏徐州。至今徐州尚有彭祖宅、彭祖井等遗迹。彭祖精通养生导引术,年过百岁而不衰。葛洪在《神仙传》说,彭祖在殷代末年曾传授养生导引术给殷王,殷王行之大效,因怕他再传给别人而要杀掉彭祖,彭祖便藏匿起来。70年后有人在流河之西见他骑着骆驼行游,于是道家便列彭祖为仙人。《庄子·逍遥游》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并指出彭祖是吐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之术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老彭即指彭祖。后世传闻彭祖所述的养生导引书很多,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等书中收载许多彭祖的养生导引方法。

【按语】 本文摘自明·胡文焕的《养生导引法》,所介绍的是彭祖卧式导引法,有除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它首先说明导引时应在清静居室中,松衣解带,仰卧在床上。其导引术共有十节,每节以五息为一次,每节连做五次。因导引的部位不同而治疗各种不同的病证。其次,说明导引的时间宜在夜半至鸡鸣或平旦(天大亮时)。导引前禁饱食和洗发、洗澡。

本篇导引法有两个特点。

特点之一是引脏腑气法。“引肾”“引脾”“引心肺”“引腹中”“引腰脊”等,是指以意念导引内气集向脏腑肢体来治病的方法。佛家的止观法与此相类,如《重蒙止观》中说:“安心住在病处,即能治病”。《云笈七签》亦说:“长引吸而咽之,存入所患之脏腑。若非脏腑之疾,是谓肢体筋骨者,亦宜先存入所主之脏也。闭极又引,凡得九咽,觉其脏中有气,乃存其气攻于所苦之处。”后者同彭祖导引法的“引肾”“引脾”等的引脏腑气法。其练法是以意领气到达患病的脏腑或肢体筋骨,即可治疗该脏腑或肢体的疾病。如引肾法可攻治消渴;引脾法可去心腹寒热、胸臆邪胀;引心肺法可去咳逆上气等。无病时,作为保健强身,可以把内气意引到某个脏腑和肢体,以强壮某个脏腑和某个肢体。

道家的服气法、调气法也与引脏腑气法相类似,如《备急千金要方》引彭祖论曰:“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中……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内,至骨至脑;气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蜷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一通。”文中的禅观之法就是引脏腑气法。

特点之二是出声调息法:第八节的“张胫两足指,号五息止”,代表了古代功法中的另一派别的出声调息法。多数练功家主张一呼一吸“皆不欲令已耳闻其气出入之声”,“以鸿毛着鼻上而不动,径三百息,耳无所闻”,让呼吸微细、深长,是为了静养人体的精气神。出声调息法是随呼吸出入呼号出声,类似“声音诱导法”。如先用鼻吸气,呼气时闭口,随着呼气用口鼻一起呼号则发出“哼——”的共鸣音,同时呼气时收腹,使气入丹田,这样有利于意守和气贯丹田。许多练功者,在运气时常发出“啊”“哈”等呼号之声,在外观上感到高亢有力,而重要的是让气贯丹田。本来呼吸本身就带有一定声音,发声有抒怀畅志、使气机流通的作用。利用发出的声音,诱导气贯丹田或意引内气到肢体某一部位,是有利于练功的。故有的人主张,练呬、呵、呼、嘘、吹、嘻六字诀时也可发出声音,以便意守和治病。一般呼号,以随呼气出声为宜,呼气时出声比较自然流畅,易于掌握。歌唱家唱歌时都注意气沉丹田,从而使歌声高亢有力、洪亮贯耳。出声调息法有它的独特之处,歌唱家、话剧演员等练此功更为适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