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我分泌的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组内分泌疾病。
甲亢病人血中可检出一种称为长效甲状腺刺激物的免疫球蛋白,它不受垂体控制,直接缓慢而持久地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发病。
(1)临床表现:甲亢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大多起病缓慢,典型病例有如下表现:
一是——甲状腺激素过多综合征。
①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神经过敏,易于激动,多言善虑,多急躁,双手平举出现震颤;
②代谢增高表现: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食欲亢进而体重减轻;
③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气急,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第一心音亢进,脉压差增大,心律失常,心脏扩大致心力衰竭;
④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亢进,大便变稀及次数增加。此外还可能发生营养不良、肌无力、月经失调、男性阳痿、黏液性水肿等。
二是——甲状腺肿大:我若弥漫性肿大,可听到血管杂音和摸到震颤。
三是——突眼:眼裂增宽,双眼炯炯有神,闭目时眼睑震动,注视近物时双眼闭合不良;若出现怕光、流泪、复视、眼内异物感时称为恶性突眼。
四是——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大量出汗、心率每分钟常超过140次,常有腹泻、呕吐,中性粒细胞增多,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等。
五是——辅助检查:基础代谢率高于15%;131碘(131I)摄取率超过正常;T3、T4增高。
(2)治疗:甲亢病人首先应减少精神紧张,避免各种刺激,保证充分休息,必要时使用镇静药如地西泮(安定)、巴比妥类等;给以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心动过速者可用普萘洛尔(心得安)等药物。同时还应给予下列治疗:
一是——抗甲状腺药物:常用甲巯咪唑(他巴唑)口服,每次10毫克,当减至2.5~5.0毫克时,以此量维持不少于1年,总疗程需1.5~2年。其他药物应用期间,应2~4周复查1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若白细胞低于每升3×109个,或中性粒细胞每升低于1.5×109个时,考虑暂时停药,换药或加用泼尼松治疗。
二是——放射性131碘治疗:适用于年龄大于35岁、不宜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复发者。
三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适用于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
四是——甲状腺危象的治疗:①迅速控制甲亢,选用复方碘液,首剂口服50~60滴,以后每4~6小时服30~45滴;或碘化钠(钾)0.5~1.0克溶于500毫升液体中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停药;②大剂量甲巯咪唑(他巴唑),首剂60毫克,每天3次,口服,症状缓解后改为一般用量,也可选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③普萘洛尔40毫克,每4~6小时1次;④迅速以物理和药物降温,可选用冬眠疗法;⑤氢化可的松每天300~500毫克,静脉滴注;⑥使用抗感染药物;⑦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吸氧、补充大剂量B族维生素,纠正心功能不全等。上述治疗,均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