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障碍问题

心理障碍问题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脑操作的基础是简单的“0”和“1”的关系,对于那些大部分时间纯粹用电脑进行工作的人来说,由于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便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特征性的表情淡漠的“屏幕脸”。据推测,使用电脑和网络的人中约有2%~5%可能会成瘾。各种瘾病发作时的症状称作为戒断反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一)“屏幕脸”的另一层含义

电脑操作的基础是简单的“0”和“1”的关系,对于那些大部分时间纯粹用电脑进行工作的人来说,由于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便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特征性的表情淡漠的“屏幕脸”。同时,长期与电脑打交道也容易养成非此即彼的习惯性思维定式,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这种人普遍存在着社交能力差、接触不良的现象。此外,目前电脑的工作和娱乐层面已从个人平台向网络化转型,而网络中的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很容易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缺乏亲和力与团结协作精神,不懂得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种缺乏人性化的冷漠性格与表情淡漠的“屏幕脸”恰好形成了内外一致性的表现。

(二)网络燥狂症

已有充分的资料表明电脑带给使用者的挫折感远大于成就感,在现实工作中,多数人仅仅把电脑看作是简单的工具,加上操作内容的简单重复和枯燥,这本身就会造成不良的心态,甚至会助长躁狂、抑郁、施虐等人格倾向并强化了电脑带来的挫折感。另外,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在某个很短的期限内赶着完成某项工作或者在网络大量信息的轮番轰炸下,很容易疲劳并失去对情绪的控制,这时选择对没有生命的物体实施攻击来发泄不满情绪是很容易理解的。当然,这些非生命物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时常带给他们挫折感的键盘、鼠标、显示器、硬盘等电脑硬件,所以这种难以控制的心理和行为加上电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形象地构成了“网络躁狂症”。

(三)电脑瘾病

首先看一看匹兹堡大学的一份调查问卷,包括以下一些题目:是否对使用互联网络感到难以适应?是否觉得需要长时间使用网络才会得到满足?没有上网的时候身体是否会颤抖?平时生活中手指是否会不自主地作敲打键盘的动作?是否会幻想或梦见互联网络?等等。如果上面这些症状在你身上已经出现了,那么你就要小心得了“电脑瘾病”,这是一种确确实实存在的职业性疾病,属于身心疾病范畴,在医学归类上属于心理学领域的变态心理或适应不良,也可以列入临床上的功能失调病症,、、。

据推测,使用电脑和网络的人中约有2%~5%可能会成瘾。但是在症状浮现之初没有人会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使用者不会有所警觉,因为大家认为自己是在操纵一部机器,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它没有可能会造成人体的伤害。殊不知一旦上瘾,要想离开电脑或网络就如同戒毒或戒酒一样难以做到。再加上目前医疗界对该病的认识或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目前仅仅有一小部分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会主动寻求帮助和治疗,而更多的人不愿意正视问题的存在,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上瘾。

各种瘾病发作时的症状称作为戒断反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对于“电脑瘾病”而言,戒断反应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发作时躯体反应非常严重,可以有全身打颤、痉挛、浑身难受、双手颤抖等,有的除了在心理上表现为烦躁不安、情绪不稳、若有所失外,还可以有严重的即时行为异常(如摔桌椅等暴力行为)和长期的社会行为异常(如对家庭、社会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周围一切)等等,由于对这种瘾病缺乏必要的认识,很多医生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经常误诊为“周围神经炎”、“周围血管病”、“癫癎”、“人格障碍”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