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这些人的生活也都既离不开动,又离不开静,但作为一种信念,却有自己的“动”论或“静”论,在养生保健的实践中,侧重于多动,或侧重于多静,虽不全面,但也会取得一些良性效果,这些效果又会反证他们的“动”好或“静”好的信念。笔者总结了20世纪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于1999年提出《健商》的同时,提出了“心灵商”概念,也是为了强调静的作用。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邪不可干,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

无论从哲学自然辩证法、养生学的观点来看,只强调动或只强调静都有片面性,但生活是复杂的,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生活实践,有时会使人只体会到动的好处,或静的好处。何况,理论思维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论“主动派”还是“主静派”都形成了一些关于动或静的理论,这些理论又反过来指导着人们的养生实践活动,这些理论又都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生活实践的根据,以至使许多人在头脑中坚信“动好”或“静好”。尽管这些人的生活也都既离不开动,又离不开静,但作为一种信念,却有自己的“动”论或“静”论,在养生保健的实践中,侧重于多动,或侧重于多静,虽不全面,但也会取得一些良性效果,这些效果又会反证他们的“动”好或“静”好的信念。

笔者总结了20世纪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于1999年提出《健商》的同时,提出了“心灵商”(MQ)概念,也是为了强调静的作用(认为目前许多人在竞争及快节奏生活中静得不够)。唐代孙思邈的“灯用小炷”论,不但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磨灭、而暗淡,在目前反而进一步在国际上流行。还有气功,其实质也是以静养生,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主要也好在静养之功。这一章对这些“静论”以及静养之效拟逐一介绍给读者,以便较深刻地理解以静养生之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